从小砸缸的司马光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变法?

我们都在小学课文中学过《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但是有一部分人可能不知道,司马光不光是小的时候聪明伶俐,其长大后也是文采飞扬,做过北宋的宰相。司马光最大的成就就是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给后世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小时候连缸都敢砸的司马光,为什么做官时要全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呢?要知道,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可是为了富国强兵啊。要想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需要对司马光的生平有一个大概了解。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 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从这些百科知识可以知道,司马光小时候就天赋异禀,有胆识,有学问,而且名气极大,宋朝当时许多名人都很赏识他,甚至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宋仁宗朝,司马光一直在基层任职,在此期间,他经历颇丰,而且对于当时西夏对北宋的频繁骚扰认识比较深刻。但是,也许是考虑到北宋对西夏战争频繁失利,司马光反对宋仁宗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要求两浙添置弓手,增设指挥使等官职的政策。可以说从那时起,司马光对外邦入侵的策略就是保守的防御策略。他认为绝市和修建堡垒的办法有利于保护边界地区安宁,于是一面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一面决定修堡。对于司马光那时的策略,不能简单地去定义对错,但是从他建议建堡垒防守而不是主动进攻来看,司马光的整体思路就是保守而以防守为上。

从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到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司马光为消除太后和英宗之间的矛盾,前后共上奏章17封。在五年的谏官生涯中,除了关注社会上层,帮助朝廷解决好皇位继承和皇帝的修身要领、治国政纲等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外,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到下层人民身上。他发出了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而且这个思想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奏章里。他在《论财利疏》中指出:当今天下最苦的是农民,因为"农民苦身劳力,粗衣粗食,还要向政府交纳各种赋税,负担各种劳役。收成好的年代,卖掉粮食以供官家盘剥,遇到凶年则流离失所,甚至冻饿而死",建议切实采取一些利民措施。

此时的司马光,思想已经逐渐成熟定型,可以看出,从他多次给宋英宗上的奏折来看,司马光的执政理念就是休战安民。他的的思想,有点类似于孟子的思想,更主张统治者修身言行,提高道德修养,进而减轻百姓负担,施仁政。要知道当时北宋被北方强敌辽和西夏反复凌虐,统治者最糟心的就是北方这两个邻居始终不安分,他不停地上奏折去谈论百姓疾苦,自然得不到皇帝的欢心。就如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和后金的咄咄逼人,有个大臣却一直上奏折劝他体会百姓疾苦不要加税一样,难免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客观公正地说,司马光的很多建议都是善意的,也都是相对正确的。毕竟,谁能够责备一个替贫苦百姓发声的好官呢?然而,如果把眼光再放长远一点,或者格局大一点,那么那些边境的确被辽和西夏反复劫掠的那些百姓的性命和财产,又有谁来关心呢?一味的妥协退让,并没有让强敌变得仁慈,所以对于这一点,我是无法赞同司马光的主张的。

宋神宗即位之后,这个年轻的皇帝与王安石一拍即合。王安石知道神宗想要的是有所作为,想要开疆拓土,或者至少不被两个邻居欺负。但是,打仗需要钱,当时的北宋财政早已经入不敷出,根本无力发动对西夏的战争。所以,王安石提出变法,目的就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们都知道入不敷出的解决办法是开源节流。王安石想到的是开源,司马光反对开源,但是二人都没怎么提到节流。什么是节流,自然是精兵简政,首要的就是裁减官员,降低政府财政负担,然而面对此问题,因为二人本身就处于北宋官僚集团之中,感觉战略上忽视此问题了。

王安石主持变法后为了快速推进变法,他任用了一堆所谓的酷吏,如吕惠卿等。而且他选择官员的方式也显得简单粗暴,凡是赞成变法的,一律重用,凡是反对变法的,一律贬谪。事实上一开始司马光还为王安石开拓,但是随着变法深入推进,保守派被打击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变法过快过急推进导致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显现,司马光逐渐开始反对变法。说司马光是保守派领袖其实并不准确,只是因为司马光反对变法而且他名气最大,影响力最高。当时连苏轼都反对变法,苏轼我比较崇拜,也认为他不是不开明之人,所以可以看出。当时变法的确存在很多问题。然而,王安石性格执拗,越是反对,他就越是要一意孤行,谁反对他,他就打击谁,包括苏轼。再加上他任用的一些人,虽然能力很强,但是人品较差,到最后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

司马光一句话说的对,天下之财,不在官,则在民。所以他认为王安石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变法就是搜刮民脂民膏。但是有一点他错了,因为王安石即便从老百姓手里抠钱,但是并不是为了中饱私囊,而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进而解决因为财政赤字带来的一些列危机。然而可惜,司马光看到了部分百姓因为变法而生活更加疾苦,却忘记了因为长期积贫积弱,国家被强邻欺凌而导致边境百姓民不聊生。苦了这头,就甜了那头,手心手背都是肉。王安石变法,没有为自己捞一分钱好处,司马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但是,掀起的变法派和保守派的党派之争,却绵延了北宋三代帝王,期间反复来回,新旧两党轮番上阵,斗得不亦乐乎。

从性格上来分析,司马光实际上善于从已经发生的历史中寻找规律,看资治通鉴就可以总结出,他深谙为官之道,也对儒家传统思想推崇备至。这种性格,收成有余,开拓却不足。而王安石,不拘礼法,做事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性格极为强势,导致他易被孤立,无法团结有效力量。但总得来说,二人起码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私交不错,完全是因为政见不同而翻脸,抛开政见,二人某种程度上还相互欣赏。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王安石和苏轼身上。不同的是后来苏轼理解了王安石,但是司马光却始终没有理解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以后,起码给北宋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这才能为后续的征伐西夏提供物质基础。虽然,战争有胜有负,如果没有变法,北宋被西夏进一步压缩版图也未可知。反观保守派,虽然打着道义上的旗帜,却也没有为百姓做出什么贡献,即便后续新法陆续废除,不是一样酿成了靖康之耻?没有国家强大,百姓又何谈幸福呢?正如日本侵略我国期间,哪个百姓不是勒紧腰带过日子?如果那个时候国家富裕,日本还敢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掠夺?

司马光做宰相之后,尽废新法,苏轼此时又站出来反对,因为他看到新法有一些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也在和王安石促膝长谈后理解了这个拗相公的苦衷。可惜,司马光一意孤行,还是在死之前废除了新法。王安石的新法类似于王莽的新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是充满积极意义的,但是再先进的东西如果超越了时代,往往不得善终。比如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烧死的布鲁诺。真理,有时候并不会被喜欢,也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神宗   司马   目的   奏折   保守派   疾苦   新法   西夏   北宋   百姓   司马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