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主力远在边塞是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分封制害国不浅

军队主力远在边塞是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分封制害国不浅

分封制与郡县制千年之争,不会一下变过来,有所反复太过正常,唐宋元明清依然存在的,本朝建国初依然存在,随后高饶事件解决了大部。分权与集权方式不一,后世依旧存在,如今美帝哪种呢,可以思考

秦始皇在全境内推行郡县制之前,郡县制就已经在原秦地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在原秦地取得成功,有着详实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淳于越等人才会在论证中败北!

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秦始皇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一块试验田取得成功的方法,快速地强行推广到所有耕地,从而忽视了不同耕地之间的差异。

但是从当时秦始皇的角度来看,秦始皇是选择了最佳的方案,而且是经过充分论证之后的最佳方案。从这点来说,秦始皇当时选择郡县制是正确的!

分封好还是郡县好,完全是一道全国大专辩论会出题,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结论自然南辕北辙。凡是用列举法反驳人的,都还欠水平。其实只要皇帝镇得住,分封还是集权都没事,至于加入其他参数,那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没有任何可比性。

当初学这段历史时,历史说上也是大谈李斯主张的郡县制正确,王绾等人主张分封制错误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我当时就疑惑问了历史老师,秦朝仅12年就崩溃了,没有长治久安啦,历史的结局是李斯主张错误,老师答不出来,并且搞分封制的王朝最短的也有50几年,也比秦12年要长很多;

分封必乱,而不封分则不一定,不能把偶然当必然。秦作为第一个不分封的王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大程度是由于秦是第一个,没有前人经验,各种管理制度也不可能完善,留下各种不足和漏洞,能够顺利的传代下去才是神奇。

也许先分封再慢慢削藩才是对的,就像汉代几个皇帝做的那样。也可能灭六国的节奏太快了,基本盘秦国虽然稳固但是不够大,用嬴政一代的时间消化掉三晋,郡县之,消灭旧贵族势力,基本盘就强大多了。

并且当时的郡县制太过先进!而信息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以至于山东六国群起叛乱数月都快打到咸阳了秦二世才不知道。秦始皇为啥毕生五次巡视天下,他的心里清楚的很。天下统一未久,六国遗后蠢蠢欲动,一方面威震天下,一方面能及时的发现突发事件

秦历来更换新君朝堂都会大肆动荡,在战国时期有的动荡大有的动荡小。但都快速稳定没伤根本。主要原因还是没培养继承人,没培养继承人,继承人就没有自己的势力。秦皇一死权臣势力没人压的住。只能内耗。主要还是继承人问题上。不单单秦朝,各朝各代继承人没培养好,权臣争斗,各地都会爆发起义。

秦灭亡原因之一是秦始皇死的太早,而秦二世、李斯、赵高为了一己私利大量屠杀皇族和文武官员,秦始皇有23个孩子,被杀了22个,何其残忍。谁也看不到死后的事情,但在始皇眼里,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就是周天子大肆分封的恶果,分封必定导致战乱

后来刘邦用“白马之盟”才侥幸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加上汉武帝独尊儒学,罢黜百家,后世史书都是向有利于儒家的写,如果说法家是错,那世界上这么多法治国家早该灭亡了,中国早就统一世界了

这个问题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出现,惠文王时期秦国领土十余年间扩大了两倍多,新征服地区也多次发生大规模判乱,他采取的也是渐进是集权统治和推进秦法制度,设蜀候义渠君也是分封用了两代人时间完成全面统一的,新征服地区完成消化需要至少二十年,已有前面的经验不用盲目自信,只能说秦始皇执政能力差了一点

秦国短命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秦国的部队都在千里之外!跟分封制和郡县制没有半毛钱关系!统一六国后秦国部队将近100万,其中:征战岭南滞留不归50万,在北方边境抗击匈奴30万,其余20万一部分守卫各地,一部分守卫关中!最终北边驻军撤回了20万,加上关中的10万,对抗起义军的也就30万,后来被项羽打败投降后全被坑杀!最后秦国已经没有部队了,它不灭亡谁灭亡?

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军队主力远在边塞,六国才灭,六国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军队不在各地镇着,反而调到边境,造成国内空虚,结果一伙戍卒也能成席卷之势,六国贵族岂不趁机起事?与秦相似的还有同样短命的隋,也是在国内初定之、尚未形成稳定统治之时,就把军队主力过早的弄到边疆去打高丽,国内空虚,于是群雄竞相造反,朝廷在短时间内就土崩瓦解。其实中国的王朝,只要能在开头几十年站稳脚跟,一般都会有两三百年的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秦朝   郡县   秦国   关中   郡县制   军队   王朝   边塞   继承人   动荡   势力   主力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