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从王傅看宗王附属机构与中央的关系

#历史开讲#

宗王与王傅的关系

周王就封行至延安,秃忽鲁、尚家奴、孛罗及武宗旧臣厘日、沙不丁、哈八儿秃及教化等联络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平章政事塔察儿、行台御史大夫脱里伯、中丞脱欢等发动兵变,“悉发关中兵”,分道从潼关、河中发动攻击。

不久,叛军内讧,兵变失败,和世㻋前往察合台汗国避难。这场兵变的影响不仅限于关陕地区,还波及了漠北,漠北大将脱火赤曾是武宗旧部,在漠北也发动了兵变,和林地区因此受到严重破坏。两都之战后,“文宗遣哈散及撒迪等相继来迎,朔漠诸王皆劝帝南还京师,遂发北边”,和世㻋在天历二年(1329)正月,即位于和宁之北,但之后其与文宗君臣的矛盾加剧,同年八月暴崩,直到元惠宗在处治燕铁木儿与文宗后人之后,于后至元六年(1340)降旨揭露了文宗杀死明宗的事实。

和世㻋虽被封为周王,但并没有到达封地就封,而且从和世㻋受封到其败逃北边的时间很短,其王府机构是否真正运作都很让人怀疑,但毫无疑问的是,从其王府的规模和官员建制来看,具有真正的宗王王府的性质是毋庸置疑的,而为何单称其为常侍府?李治安先生认为此举“是崇是抑,令人费解,史料阙如,只能留日后再考”。

对此,结合前文辨析,笔者认为,单独设周王王府为常侍府,必然有其尊崇的因素在内,因仁宗违背旧制夺和世㻋皇位继承人身份,已经引起了朝内很多大臣不满,《太傅文安忠宪王家传》记载了仁宗旧臣柏帖木儿劝仁宗放弃此举,而且此时仁宗继位时间较短,很多武宗亲信仍然在朝内和地方拥有军政之权,为了避免受到太过强烈的反响,在分封和世㻋时以云南为分封地,而且提高其王府品级和属官人数,并且冠以跟其他宗王不一样的名号,也算是对其一种补偿。

而且,对比于常侍设立之前的王府,便只有负责镇守太祖肇兴之地的晋王跟镇守军政要地的安西王才拥有改名与提升品级职权的待遇。另外,从常侍的人选来看,其组成成分也是很复杂的,除上文所见《元史》中记载的几位常侍外,《敕赐太师秦王佐命元勋之碑》记载了伯颜曾被仁宗任命为周王常侍,结合后期的叛乱情况看,这七位常侍中既有武宗旧臣,也有仁宗一系人物,但毫无疑问,皆为当时位高权重之人,从中也能看出仁宗对其有“崇”的因素在。

但是,仁宗对和世㻋就封除极尽推崇,以高官厚禄相待以外,是否也有抑制其权力的成分?对此,本人认为是有的,而且从后期发生的叛乱来看,虽仁宗将当时的一批高官封为常侍,提高周王王府的品级待遇,但这一部分人大都是武宗旧臣,也就是说,通过分封和世㻋,不仅将其逐出了权力核心,也把相当一部分武宗集团的实权人物逐出了统治核心,此举有一箭双雕之成效,而且,在王府军事人员的选取上,以中卫亲军、兵部尚书为王府府尉,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从军事上监视周王的效果,从后期的叛乱来看,这二人并未被记载参与,说明很有可能并非武宗一系,而是直接受仁宗控制。

然而,周王和世㻋及其属下并不愿任凭仁宗摆布,遂发动叛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周王手下的常侍和地方实权人物虽有一部分为其父旧臣,而且发动叛乱,但并非所有旧臣都参与,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伯颜,此人为元代后期权臣,但在仁宗时并未担任中央要务,在周王叛乱平定后,其相继出任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江浙江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节制江淮诸军,说明其虽远离中央权力中心但并没有因叛乱被惩处,直到两都之战后迎立文宗,逐渐成为实权人物,受封秦王。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周王与其常侍也就是王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虽王傅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受中央管辖,但由于其自身为前皇帝旧臣,对于当时的国事情况不满,同时又被放逐出权力中心,遂与前主继承人站在同一战线,对抗任命他们的朝廷。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时复杂的斗争是分不开的,反映了仁宗朝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争夺与分配。

其实周王常侍与晋王内史和安西王相有一定相似之处,其都具有其他王府所没有的品级待遇和特殊的名称,这些都体现了其在当时的环境中的特殊地位,但同时又能体现出当时的统治者对其权力的忌惮以及采用各种方式进行限制,虽和世㻋分封周王时间很短,而且其王府并未真正运作,但此举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直接影响了元代中后期的走向。

二为内史倒剌沙助晋王也孙铁木儿谋取皇位事。关于倒剌沙的记载,其任晋王内史前仅有至元十二年(1275)阿合马奏请设立诸路转运司,倒剌沙就是其中的一个转运使,但不能确定是否为同一人。

不过其任晋王内史期间,无疑是与晋王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史称“王府内史倒剌沙得幸于帝(也孙铁木儿)”,不仅如此,还与朝廷站在了对立面,“常侦伺朝廷事机”,“以其子哈散事丞相拜住,且入宿卫”,此举目的无疑是进一步打探消息,并且带回了御史大夫铁失与丞相不和的重要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至治三年(1323),宣徽使探忒来王府,将“主上将不容于晋王”的消息率先告知了倒剌沙,以此引发了晋王集团谋杀英宗事,更说明了倒剌沙与朝廷的对立关系。

柯劭忞在《新元史》中认为倒剌沙对于“南坡之变”事先是知道的,韩儒林先生在《元朝史》中认为倒剌沙是参与“南坡之变”的主要人物。无论如何,在此事件中,内史倒剌沙作为朝廷任命的从二品内任官吏,却帮助宗王谋取皇位,这在宗王王傅中是极为特殊的,其间原因,一方面在于英宗得位不正,朝内旧臣多有不忿者,另一方面在于仁宗、英宗的改革引起了部分利益集团的抵制,加之倒剌沙同族的回回人,此时受到了压制和歧视,王傅背叛朝廷便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文宗   至元   朝内   品级   兵变   元代   叛乱   朝廷   王府   此举   附属   权力   中央   关系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