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为皇弟娶6岁幼女为后,多年后,弟弟一杯毒酒,谢她养育之恩

公元前87年,武帝驾崩后,鄂邑公主入宫管理宫务,并负责照顾年仅8岁的幼帝刘弗陵。

因为汉武帝晚年自绝三族,加之杀母立子,导致刘弗陵继承皇位时,身边没有个可靠的人照顾起居。

于是,霍光等托孤辅政大臣就按照汉武帝的口头遗嘱,将汉武帝现存唯一的女儿鄂邑公主接进宫中,给新帝当保姆兼管家。

也就是说,在刘弗陵大婚以前,宫里的事,都是由这位鄂邑公主说了算。

这就让一些人开始动了心思。

作为托孤辅政之一的上官桀本就是有野心的,奈何汉武帝在最后时刻,还是定了以霍光为首的辅政队伍。

虽然自己也是辅政之一,但是,这地位总是比霍大爷矮了那么一丢丢。

上以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

上官老头的小九九

出于先天劣势,只被封了做将军的上官桀就想着在小皇帝选皇后这件事上扳回一节。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自己的儿子和霍光的女儿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虽然只有6岁,但是,选皇后这件事刻不容缓,所以,就只能用这个女娃娃上了。

这个娃娃管霍光叫外公,理论上来说,霍光不会不同意让这个孩子当皇后。

等这女娃当了皇后,自己便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外戚第一军团,而霍大爷也就只能靠边站了!

可小算盘打得啪啪响的上官桀没有想到,当他和霍光讨论自己孙女婚事时,霍光居然表示不同意!


难道是霍光就看出来了自己心中的小九九?

哎,不管怎么样,让孙女进宫,是上官桀眼前能够压过霍光的唯一机会。

走阳谋不行,咱就搞阴谋。

于是,上官桀的儿子就通过鄂邑公主养的男宠丁外人,搭上了公主这条线,让公主用管理后宫的权利,将上官桀的孙女先招进宫中,然后再行册封。

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

等霍光发现的时候,小孙女已经在宫中住了一段时间了,再反对也已经是既定事实了。

所以,上官桀和他儿子就这样,成为了正牌的皇亲国戚,地位水涨船高。


兑现不了的承诺

当然,政治婚姻,不谈钱肯定就得谈利。

作为回报,上官桀答应丁外人,给他搞个侯爵玩玩。

本以为,以现在自己辅政大臣加皇帝岳丈他爹的身份,这种小事分分钟就能搞定的,但现实再一次打脸。

霍光实行了他的一票否决权。


虽然上官桀、鄂邑公主和皇帝都希望给丁外人封侯,但是,霍大爷就是不同意。

而他的理由也非常地冠冕堂皇:高祖有白马之约,非功不封侯!

好吧,丁外人有啥功劳呢?

可能他最大的功劳就是让鄂邑公主每天能够开开心心地,然后让她能够好好管理皇帝后宫的各种杂事而不发飙吧!


这场政治实力的正面较量,显然,霍光赢得很轻松。

他用事实告诉上官桀,哪怕自己只是皇后的外公,你这个亲爷爷也没法比!

虽然霍光这一仗是打赢了,但他却和鄂邑公主以及自己的亲家上官桀一家结下了梁子。

加上霍光在辅政一把手的位置坐得太久,老二老三多少有些不服气,所以,阴谋也在暗处悄悄酝酿起来。


霍大爷的愤怒:休个年假你们就敢反?

刘弗陵是幼年即为,在外分封的哥哥们,自然也是有一些有想法的,比如燕王刘旦就是一位(话说,这燕王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偏安一隅啊!)

“皇帝目前只是个摆设,想要上位,就要搬到霍光”这是燕王分析出来的局势。

于是,他就和同样记恨霍光的鄂邑公主、上官桀以及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一拍即合,开始密谋,如何扳倒霍光。


第二年,当霍光年休假回来的时候,发现,燕王给小皇帝刘弗陵上了一道折子,内容是弹劾自己。

这个折子的内容我们现在看来很老套,基本上后世别有用心的折子也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

大概就是说,霍光这个人,专权跋扈,用陛下的钱,给自己享受,军队的将领都只知道霍光,不认陛下的命令。我作为陛下您的哥哥,愿意不辞幸苦,回来帮您铲除这个奸佞小人,俗称“清君侧”。

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

霍光也没想到,自己普普通通,休了个年假回来,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

按照大佬的套路,他应该很愤怒,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于是,霍大爷在宫门打了上班卡后,直接去了画阁,挺着1.8米的大高个,站在汉武帝赐给他的《周公辅成王》的巨幅画像前,享受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这边小皇帝刘弗陵看霍光没有回来上班,就奇怪了,问左右:霍大爷呢?不是休完假了吗?怎么还没回来上班啊!

在得知霍光站在偏厅看画时,刘弗陵瞬间明白了。

于是,派人去请霍大爷上殿,然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怀疑过霍光的衷心,燕王那些折子都是污蔑,为了还霍大爷一个清白,这事一定要彻查!

霍大爷一听,感激涕零,跪谢主隆恩!

收网:王权下的血腥

这边霍光是满意了,可那边上官桀和燕王他们就慌了。

谋权这种事情就和武力造反一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现在眼看霍大爷胜出,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于是,燕王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反了他丫的!

之后,燕王和上官桀密谋,让鄂邑公主组个饭局,把皇帝和霍光都请出宫来,然后自己埋伏好部队,直接将两人做了,燕王上位做皇帝上官桀做辅政的一把手,而公主喜欢的丁外人也能顺利地封候,皆大欢喜!

计划很完美,可惜还没等实施,就被泄密了!

在宫中的刘弗陵知道了上官桀和燕王的密谋,找到霍光。

凭借霍光多年的硬实力,轻轻松松将参与谋反的上官桀、丁外人和燕王拿下,并迅速灭族。

但在面对抚养自己多年,如母亲一般的长姐时,刘弗陵还是忍不住心软了。

毕竟,她是自己在世上唯一的姐姐,这么多年,也确实给了自己母爱般的温暖。

而谋反不是小事,他有心放长姐一条生路,奈何还有许多哥哥侄儿们在看着!

稍有不慎,江山倾覆。

最后,刘弗陵只能忍痛赐给长姐一杯毒酒,算是对多年养育之恩的报答!

而霍大爷,在这一次的政变后,顺手铲除了所有能够与自己权利抗衡的力量,从此,辅政只有他一人,这也为他之后行废立新帝之权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实力保障!

后记

至高无上的权利谁不想要呢?霍光想要,上官桀想要,燕王刘旦想要,而刘弗陵更想要。

在政治上,力量即权力。在力量面前,刘弗陵选择了霍光。

虽然,他知道霍光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吉祥物,但是,这又怎么样呢?

如果任由燕王等人清君侧,他怕是连吉祥物也做不成了。


所以,与其让上官桀和霍光在朝堂上斗法,给燕王和自己渔翁得利的机会,不如孤注一掷,支持霍光,先拿下其他人,然后再徐徐图之,哪怕为此牺牲自己最亲近的姐姐,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帝王心术,在后来的小皇帝身上,我们也时常看到。

比如我们熟悉的康熙,先娶索尼老头的孙女为皇后,又借索尼和其子索额图的力扳倒鳌拜,夺回皇权,而最后,索尼去世,其子索额图还是被囚禁处死,这就是皇权下“忠臣良将”的宿命。

如果刘弗陵能够活得时间更长一些,可能他和霍光也不会这样一直岁月静好下去。


只是,天意弄人,年富力强的刘弗陵竟然没能活过中年大叔霍光,早早便倒下了。

在刘弗陵死后,霍光先是迎立汉武帝与李夫人一脉的长孙刘贺为新帝。仅仅一个月,就火速将其拉下线。

史书中记载,当皇帝一个月不到的刘贺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这其中有多少水分,我们也不必太深就。

(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臣敞等数进谏,不变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

在刘贺被霍大爷拉下马后,霍光便换上了一个更加听话的,卫太子的孙子,也就是卫子夫的曾孙刘病已。

可以说,霍光在权臣这条道路上,走得是相当地稳妥和自信。

但是,和所有的权臣一样,活着的时候不翻车,死了也必定翻车。


在霍光死后,刘询发现,自己的原配皇后,居然是霍光妻子毒死的,而目的就是,让现任皇后,也就是霍光的女儿入主椒房殿(当然这个发现的真假也并不重要)。

借着这个东风,汉宣帝将皇后废弃,并将霍家势力连根拔起。

从此,霍光的时代彻底结束,霍大爷也只能成为麒麟阁上的一张画像,作为一个时代的吉祥物,供后人瞻仰!

而皇权,依旧在皇帝的手上,完美!

参考资料:《汉书》《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公主   折子   燕王   养育之恩   毒酒   汉书   幼女   汉武帝   上官   大爷   外人   皇后   皇帝   弟弟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