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石翊镜头下的陕南汉中(下)

汉中中山街之全景

汉中城内的中山街,今日仍称中山街。“中山”二字,是为了纪念孙中山。中山街西起钟楼十字,东至丁字街南口。明清时期的汉中府署衙门坐落于中山街东段,所以中山街以前又叫做府街。

南郑柳林铺汉纪将军墓之景

城固县的柳林镇,民国时期属于南郑县管辖。传说这里埋葬着西汉王朝的开国将军——纪信。楚汉相争之时,纪信为了掩护刘邦,被项羽烧死于河南荥阳。因为这个缘故,纪信便被后世民众作为城隍神祭祀。老照片中的墓碑上写着五个大字:“汉纪将军墓”,这方墓碑是清嘉庆二十五年金城史彪所立。如今老照片中的墓冢早已不存,墓碑也已残缺不全,只留下了“将军墓”三字。

南郑柳林铺汉纪将军墓庙之景

柳林镇纪信墓往南约三十米处,就是老照片中的汉纪将军墓庙,又称辅德王庙。元代,纪信曾被册封为辅德显忠康济王。传说中,柳林镇是城隍神——纪信的埋葬地,这里的城隍是汉中府的总城隍,所以这座城隍庙也修的气势恢宏。旧时,农历正月初八、四月二十八,这里都会举办庙会。

沔县定军山之景

位于陕西勉县的定军山。定军山有大小十二座山峰,俗称“十二连峰一颗珠”。西侧主峰顶上有一洼地,俗称“仰天洼”,可屯兵万人。三国时期,这里曾是古战场。传统京剧中,还有依据《三国演义》故事改编的剧目——《定军山》。

沔县诸葛武侯墓之正面景

位于陕西勉县诸葛武侯墓前坟亭中的墓碑。这方墓碑虽小,但却不简单。看过《甄嬛传》的人,都应该对果亲王允礼有些印象。作为诸葛孔明的头号粉丝,果亲王允礼在雍正十三年曾途经勉县,专程前往定军山下武侯墓拜谒,留下了诗词,也留下了这方他亲笔题写的''汉诸葛武侯之墓''碑。现在,这方石碑仍在原址竖立。

沔县诸葛武侯祠之景

陕西勉县武侯祠内的牌楼,高约十米,“八角起窍”。四柱三开间,垂檐二滴水,斗拱重叠,雕龙绘凤,冠冕堂皇,蔚为壮观。据李复心《忠武侯祠墓志》载,此牌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清雍正十三年,果亲王允礼途经勉县,曾下令重修。之后在清同治二年,牌楼毁于兵燹。同治六年沔县县令莫增奎、典史王鸿翱又汇集众力,进行了一次重修。现在牌楼正面,为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十一个大字,由胡丙煊所书。牌楼的背面为“天下第一流”五个楷书大字,是清乾隆年间陕安兵备道道台宋丰绥所书。老照片中的牌楼,现在仍旧存在,样式稍稍有些不同。

沔县武侯墓庙之景

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武侯墓的照壁、山门。现在仍旧是这个模样。

沔县诸葛武侯之真墓景

这是武侯墓中的后坟亭。后坟亭又称献亭,民国六年修建。这里曾被堪舆家认为是诸葛亮真墓所在处,曾引起一段“公案”,争论多年。现在大体还是这个模样。

沔县诸葛武侯墓之森林景

老照片中便是武侯墓冢。当时的拍照者,喜欢站在武侯墓冢上留影。武侯墓冢周围,古柏参天。传说这些柏树,原有54株,象征诸葛亮享年54岁,可惜在各种天灾人祸后,现在只余下22株。

沔县黄沙镇马超墓庙之景

陕西勉县武侯祠东侧百米,就是马超墓。在《三国演义》中,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墓前又有马公祠,现在隔壁是继光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汉中   陕南   南郑   城隍   柳林   勉县   牌楼   中山   陕西   墓碑   将军   镜头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