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 - 霸州经济转型应当重视胜芳文化的价值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东淀是华北地区海拔最低洼处,低洼的地理环境必然会有众多河道汇集在这里。胜芳南临东淀,北望燕山。胜芳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胜芳如同镶嵌在华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烟波浩渺、芦荷相映的捧抱之中,愈加光彩照人。

美国生物地理学家、作家贾德·戴蒙认为:“人类历史命运的决定因素是地理,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其发展脉络。”水文化哺育滋润出华北地区这个著名的水文化城市。古时的胜芳物产丰富、帆船林立、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在康乾盛世已经达到了北方省级政治中心府治的城市人口规模,并留下了非常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专家普遍认为,胜芳可堪称华北地区民间文化活化石。融入胜芳人血脉里的文化,是一笔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

——据专家考证,胜芳是隋唐运河重要的交通枢纽。专家还判断穿过古镇的河道就是隋唐运河永济渠的故道。明清时期胜芳依托着天津通达保定的大清河航道,在华北地区仍然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在中国具有相当高的水运地位。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沿线不但是经济流,更是一幅丰富的社会、经济、艺术、人文的波澜壮阔之画卷,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隋唐运河是隋朝为了征服高句丽,加强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而开挖得最长、最早的大运河。

根据中国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断定胜芳在历史上曾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先生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严耕望先生对隋唐运河永济渠的考证,依据宋朝文献记载认为:永济渠北端应是自天津独流镇西入拒马河至信安,然后北经永清东侧,安次西北抵达今北京。天津市著名历史学家罗澍伟老师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王文录研究员均持隋唐运河永济渠途径胜芳这一观点。罗澍伟先生认为,金史中所记载的“信安海壖”(金朝向中都转运粮食的储运基地),应当就在胜芳这一带。罗先生还判断穿过古镇的河道就是永济渠故道。如果这一判断得到考古认证,将具有重大的文化与旅游开发价值。



明清时期,胜芳成为大清河航道中最为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大清河的航运作用在直隶地区仅次于南北运河的又一条重要内河航运通道。胜芳依托着天津通达保定的这条大清河航道,西连着白洋淀、保定府河,东至天津海河,经在杨柳青与南运河相连通往静海、沧州、青县、泊头、东光、吴桥、德州……乃至江浙一带,经天津三岔河口与北运河相通于通州、北京。胜芳依托着天津通达保定的大清河航道,在华北地区仍然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在中国具有相当高的水运地位。

在康熙版的文安县志的《疆域图》也标明胜芳周边有发达的水系,有六十六条河流汇聚胜芳。罗澍伟先生,依据《畿辅通志》 “贸易时舳舻千计” 的记载认为“像这样规模的水运码头,在中国北方非常的少见。”民国十一年《文安县志》记载:“古者日中为市,所以兴商业,易有无也。文邑市廛惟胜芳为最盛,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百货杂陈,商贾云集,故列为直隶六镇之一。”从民国版的《文安县志》中的《文安水路图》看,中亭河、大清河支流、大清河石沟通胜芳的河道,胜芳通台头、独流的河道均交汇在胜芳,是一个五岔河口,在穿过胜芳镇市区的河道两边有众多的码头,这里自然成为周边方圆几百里的航运中心和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

——洼淀文化是胜芳又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冀中洼淀在历史上素有 “水上长城”之说, “边关文化”是留给世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明清时期,东淀、乃至白洋淀所盛产的水产品,大都冠名胜芳特产通过胜芳河沿岸的码头转运到天津发往北京、东北等其他省市。胜芳因独特的水乡物产与生活方式而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饮食及水乡文化。

历史上,包括东淀在内的冀中洼淀以北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进犯的最前线。冀中洼淀在历史上素有 “水上长城”之说。在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和齐国的防线、宋辽这里也是对峙的边界,日伪时期这里有红色大苇塘抗日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在历史上,冀中洼淀特殊环境的军事防御作用并不亚于塞北长城,影响了中原政权长达几百年的疆域版图。在宋、辽、金、元时期,因为这里有堪称“水上长城”的冀中洼淀,因此成为中原政权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进犯的前线地带,作为中原政权的边界军事重镇,胜芳成为双方对峙、争夺和厮杀之地,当时的“边关文化”,给这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因为洼淀是战争双方争夺的重点,胜利者总是会选择地理条件更好的低洼地带作为战略根据地。而失败的民族所能够选择的往往就只能是向海拔更高的地区逃离。

这里更有被中国载入战争史的可歌可泣的信安独守抵御强大蒙元骑兵进攻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奇迹。在金与蒙征战时期,金国为抵御元蒙骑兵的进攻,升格信安县为镇安府,此时的镇安府管辖十几个州县。镇安府正处于北部蒙元进攻骑兵的最前沿,之所以镇安府能长期抵御强大蒙元进攻,是因为有依托着堪称“水上长城”的冀中洼淀和信安以南的十几公里处地处河口的水路码头胜芳,能为前线作战提供军事补给有着直接关系。

由于冀中洼淀具有水生植物丛生的特殊地理环境,不但成为老百姓躲避战乱、朝代更迭时罪臣避难理想的地带,而且天然水生物产能为逃生、灾年逃荒提供丰富的食物。因此,自然这里成为周边文化汇聚之地,也成为了河北平原地区文化没有断代的一个地区。



“胜水荷香”作为文安八景之首,在文安县志有“胜水荷香,在城东北七十里接天津通大海,夏日荷开百里相连,为畿南胜槩。”和“胜水荷香,在胜芳朱明启夏菡萏飘香亘数十里不减西湖佳胜也”的记载。同治九年天津诗人在《津沽竹枝词》中有:“白莲花艳胜芳镇,红药花开大觉庵;七十二沽花共水,一般风味小江南。”对胜芳的赞美诗句。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胜芳作为一个华北水乡的风貌,也不难理解为何出现“南有苏杭,北有胜芳”这句俗语。

胜芳地处白洋淀之东淀,东淀百姓习惯称之白洋淀为西淀,白洋淀与东淀互为姊妹淀。东淀在历史上的社会发育与经济发达程度要远高于白洋淀。过去东淀、乃至白洋淀所盛产水稻、鱼虾、松花、螃蟹、莲、菱角、芦苇等水生产品都是冠名胜芳特产的名义,通过胜芳河沿岸的码头转运到天津发往北京、东北等其他省市。同时天津销往冀中地区的生活用品和工业产品,也是运到胜芳分销出去的。胜芳因独特的水乡物产与生活方式而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东淀大洼特有的品质优良的水产品与得天独厚就地取材的优势,是保证烹调出色香味俱佳菜肴的物质基础。这里出产的松花、藕粉、河蟹,统称为胜芳“三绝”。在北京曾流传过“长江的鱼,黄海的虾,胜芳的螃蟹,北京的鸭”这句俗语,北京八大楼之首的正阳楼所选用螃蟹就是胜芳蟹,还有清宫慈禧年间的宫廷菜系中有“十二品”来自于胜芳。

——在明朝永乐年间,有江浙一带官宦之家移民到了这里,自此奠定了胜芳“五方杂处”的城市生态基础。在清朝雍正年间胜芳城市人口规模超过天津、保定和通州,成为北京周边最大的城市。鸦片战争后,这里受天津的影响又过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使胜芳成为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水乡文化商业古镇。

运河是胜芳文化之源,运河文化与洼淀文化的交汇而孕育出了中国这个水文化城市。自金朝定都北京后成为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的皇城,因胜芳地处京畿,京畿文化自然深深地影响到这里。明朝永乐年间,有江浙一带官宦之家移民到了这里,自此奠定了胜芳“五方杂处”的城市生态基础。

在明清时期胜芳已经成为京、津、保三角地域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这里有逐渐形成的航运、草行、鱼行三大传统支柱行业。到清末有商铺400多家,钱庄20多家,还有铁、木、瓦、扎四大传统手工业。在清朝雍正年间胜芳城市人口规模超过天津、保定和通州,成为北京周边最大的城市。胜芳虽没有达到临清、济宁等运河重要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已远远超过了州、县治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北方省级政治中心府治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当这个时期胜芳已经成为了中国屈指可数的重要城市之一。鸦片战争以后,受天津的影响这里又过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成为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水文化商业古镇。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胜芳仍然保留着非常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人具有独有的文化情怀和文化自觉。胜芳文化具有很强的地缘性,是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文化形态。专家们普遍认为,胜芳堪称华北地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其所保留的许多历史细节都值得研究者去发掘,也称之为汉学研究理论的试金石。

经济的兴盛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胜芳历史上发达的航运、鱼行和草行传统行业,承载着娘娘庙会、关帝水会和火神三大庙会祭祀体系,传统社会的民间文化生活异常丰富。从天津流传“北京的人、天津的水、胜芳的会、安国的药”的一句俗语中充分印证了历史上“胜芳的会”的盛况。中央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项阳研究员在学术界率先提出了胜芳传统文化的“胜芳现象”,并指出这里仍然保持着“传统社会中县治一级所有国家礼制完整性的存在。”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胜芳仍然保留着非常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虽然地处北方,却因周围被湿地所环绕,形成了独特的有别于北方农耕文化的民间文化。胜芳目前民间文化仍然保存着有花会、民间信仰、节日、民歌等多个体系构成并互相嵌套的文化系统,还有独特的婚俗和语言文化。现任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曾指出:“胜芳民间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它的独特性、多样性、原真性和专业性。”胜芳人具有很强的文化情怀、文化自觉。胜芳文化具有很强的地缘性,是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文化形态。专家认为胜芳堪称华北地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其所保留的许多历史细节都值得研究者去发掘,也称之为汉学研究理论的试金石。

胜芳人独具淳朴、慈善,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怀,不但在亲缘关系上具有接济亲人的传统,而且在地缘社会上,胜芳人也有齐心共济、风雨同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生态,古镇标志性建筑物的标识是对胜芳社会生态最好的诠释和表达。古镇“三宗宝”之牌楼的匾额 “护国庇民”和“人伦之至”,表现出胜芳人所具有的强烈 家国情怀和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胜芳戏楼上方牌匾“动天倪”,表达出了胜芳人所具有的爱憎分明的思想境界。胜芳河上的普济桥、永济桥、通济桥、广济桥和裕济桥五座古桥把“五方杂处”的城市系统紧密地连为一体。历经几百年,这些古镇地标建筑所标注的词语,在时刻教化和警示着这一方百姓。这些词语的出现并非率性和随意,她代表着胜芳独有文化基因的现实表达。

——融入胜芳人血脉里的文化,是一笔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是胜芳人坚忍不拔的人文性格和胜芳风雨同舟的社会生态,使这里的百姓能够抵御住匪患、战争、饥荒等各种厄运和灾难,守护住了自己的家园,使得文化香火得以代代相传的有力保证。是胜芳人依靠商业文化的力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创造出了“无水也能活胜芳”的经济奇迹。胜芳人所具有的包容开放、不排外的性格和善良悯人的情怀,使得胜芳成为了外地人创业的沃土。

之所以胜芳人能够克服抵御各种灾难厄运、坚守家园,使得文化香火得以保持并代代相传。是因为胜芳人具有善恶有报、坚忍不拔、忍辱负重和乐观向上的人文性格所取得的,是因为胜芳具有齐心共济、风雨同舟、自助自救和同甘共苦的社会生态系统所取得的。

在清末民初以后的胜芳,由于国内近代工业的发展和铁路的修建,胜芳水运地位开始下降,加之解放后洼淀水面的逐渐消退,致使胜芳传统三大行业及商贸业全面萎缩。“七七事变”前的匪患、日伪殖民统治和解放战争等时局变化及各种人祸水灾的降临,使得胜芳民不聊生、经济雪上加霜。解放后受国家计划经济所推行的逆城市发展政策和历次政治运动的极左思潮的影响,胜芳这个具有经商传统的城镇被紧紧地套牢在人民公社集体农业生产上,在上世纪60年代胜芳出现了严重饥荒。这些大大限制了胜芳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个京畿重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规模一直徘徊不前、没有得到发展。但是胜芳人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等待机会蓄势待发。

之所以胜芳能够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后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是因为胜芳人依仗着融入胜芳人血脉之中的商业文化基因,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便会奔涌而出,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头脑灵活和敢为天下为先的胜芳人依靠文化的力量,创造出了“无水也能活胜芳”的经济奇迹。这充分印证了文化也是生产力这一硬道理。

上世纪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胜芳的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创造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和第一个亿元村。在2007年胜芳的财政收入达到入6.74亿元,分别高于安次、大厂、香河、永清、固安、大城六个区县的财政收入。2012年全镇全年完成的财政收入9.86亿元,对霸州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30%。由于胜芳企业向周边乡镇的辐射,胜芳企业家们所缴纳的税收占到霸州财政收入的70%。廊坊市所创办的四个规模炼钢厂,胜芳老板就占三个。胜芳有炼钢、热轧、冷轧、制管生产企业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薄壁管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胜芳金属玻璃家具产量占全国同类60%以上。1992年在廊坊创办的新奥集团,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非国有城市燃气专业运营商,不但形成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而且还是覆盖文化、旅游、地产、健康产品等领域的巨大型企业集团。1964年出生的王玉锁,48岁时就创造出600亿的财富帝国,54岁成为河北首富,如今已是身价640亿的全球富豪!

之所以胜芳能够吸引大量的外地人来胜芳打工、安家和创业,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这里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是因为胜芳具有为人谦逊、开放包容、不排外的性格和善良悯人的情怀,加之这里具有浓郁的商业氛围,胜芳良好的人文环境成为了外地人创业的沃土。

在胜芳目前常住的16万人口当中,“外来户”占比将近一半,改革开放至今来自四川、安徽、宁夏、东北等地区的人口达七万之众。他们融入了当地社会,有的繁衍到第二、第三代人。许多外来人口由打工做起发展到创办企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籍企业家陈国彪就是外来人口创业的优秀代表。他创办的金彪家具公司,规模名列胜芳家具企业前茅。2003年,该企业又与山东金晶玻璃集团合资5.6亿元,建成了廊坊金彪玻璃有限公司。自此金彪企业跻身霸州十大旗舰企业。胜芳的外来户先后成立了安徽商会、安徽亳州商会、甘肃庆阳商会、甘肃宁县商会。外地人所创办的企业已经成为胜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1月6日,安徽籍的华人环球卫视刘长礼在胜芳出席霸州安徽商会5周年年会时讲话指出:“来到霸州安徽商会有三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是在河北霸州胜芳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安徽老乡,听说有4万多人,第二个想不到是我们的安徽老乡,在这里做得这么好,看了几家企业,发展都是特别得棒,第三个想不到是我们的徽商企业创新的做法那么好,家具的性价比那么高!”


——未来城市的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文化,文化乃是一个城市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发展的原动力。如果给予胜芳政策支持,那么勤劳智慧、开拓进取的胜芳人一定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依靠自身的文化品牌优势和良好的社会生态,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积极做好古镇保护,打造文旅融合、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文化产业集群,争取把胜芳建设成廊坊南三县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我们深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胜芳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能够再创奇迹与辉煌!

遗憾的是,作为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廊坊地区包括三河在内的各区市县的学习榜样的霸州,曾经的河北省十强县,到如今经济竟然停滞不前、财政收入出现困局。财政收入不但被三河所超过并与之拉开了数倍的差距,固安、永清、香河、大厂也全面碾压霸州,霸州财政收入在廊坊各区市县排名正向末位逼近。从三河的成功经验看,自92年三河始终深耕燕郊开发区,最后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印证了“燕郊兴则三河兴”的道理。在2018年三河财政收入在河北省排第二名,其中燕郊占到三河财政收入的56.98%。已经是霸州财政收入的2.6倍。作为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河北第一镇”的胜芳,经济远远强于燕郊,可是进入2012年以后,胜芳的财政收入却连年递减,到了2018年胜芳的财政收入仅仅是燕郊开发区的十二分之一。霸州也在2011年彻底跌出了河北十强县,霸州财政收入由2012在廊坊十个区市县中排名第二名,到2018在十个区市县排名已经跌到第七名了。霸州经济出现如此困局,其教训是深刻惨痛的,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和反思。从根本上看,霸州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胜芳兴则霸州兴”之道理,多年来对胜芳工作重视程度所表现出的忽冷忽热,是造成的胜芳经济衰退和导致霸州经济出现困局的最根本原因。

随着津雄黄金水道大清河的通航和津兴城际铁路的开通,胜芳与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胜芳在京津冀核心圈里的区位优势被凸显了出来。在国家大运河文化利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背景之下,这无疑又给胜芳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今后重振霸州经济,我们应当对标三河,向三河学习,要向三河重视燕郊一样去重视胜芳,给与胜芳相当的政策支持。就能让这个具有丰富文化资源,自由发展型的城镇,重新焕发出光芒溢彩。如何利用胜芳水乡商业古镇这一文化品牌,打造大清河流域的文化高地,在胜芳在与雄安新区的错位发展上,如何让胜芳的文化优势在重新振兴霸州经济的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我国各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化乃是一个城市宝贵的无形资产和发展的原动力。未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同于文化的竞争。当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文化将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最核心竞争力。

文化体验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国内旅游人数或旅游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并呈现出一定比例的上升趋势,但目前在国内旅游仍然还停留在观光型旅游为主的模式,当下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类型的旅游产品,而是希望在旅游产品中增加文化内涵、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精神层面日益扩大的需求,文化体验游开始以多种形式出现,与民间文化体验相关的展示、地方特产和工艺品是地域文化的诠释与表达形式,其承载着传播旅游地形象和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的双重价值,文化体验游是地域特色文化展现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文化产业才是大生意的观点得到主流认可,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以文化产业为龙头,其所创造的产能和价值是任何一个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胜芳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物质文化遗存太少,古建筑还赶不上山西平遥的一个小小角落。而我们胜芳古镇仅现存两个半院落(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和半个王家大院)及散落在古镇区的20多所开发价值不大的老房子。那么,胜芳古镇究竟有没有开发价值?古镇旅游开发的优势在哪里?

省内外专家均认为,胜芳不但有“离京津最近的水乡古镇”这一奇缺的招牌,而且地缘优势具有很大的客源市场。尤其是这个在北京周边地区有着原生态、文化丰富多样性的 “北方水乡古镇”,她的中华汉民俗文化资源如果得到有效利用的话,力争打造出高端文化旅游这一开发模式,这必将受到世人青睐。据调查显示,美国人来华旅游,不但对中国的山水风光感兴趣,而且非常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在旅游偏好中,有42%游客选择民族文化类的娱乐活动,45—65岁的中老年游客则比例上升到63%,65岁以上的基本选择民俗文化类旅游项目。正如北京联合大学顾军教授在2010年1月31日“胜芳古镇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所指出的,“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未来高端旅游的发展方向必定是文化旅游;胜芳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不应当为低端旅游者设计,而应当面向高端的文化旅游者;胜芳的很多物质性旅游资源都是二三流的,但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是一流的;做成一种活态的文化空间,活态的博物馆;这个可以作为今后做旅游规划的定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常耀华教授在2011年8月15日召开的“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与胜芳古镇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也指出:“胜芳的文化非常有特色,像这种原汁原味的东西极有吸引力。胜芳是文化旅游的一个非常好的点,胜芳的民俗很纯正,有味道,以此为媒介来吸引外国人来胜芳参观,我想外国人多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的东西是非常感兴趣的。”京畿重镇的胜芳地处京津冀腹地的文化核心地带,其文化遗存在汉文化圈里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这是古镇开发旅游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文化品牌的优势,在霸州经济转型时期,将胜芳发展旅游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将文化体验游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要面向国内外高端文化旅游者进行设计,高标准、高起点做好胜芳古镇的旅游发展规划,按照今后旅游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文化体验游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同时,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去保护好胜芳的民间文化。古镇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古镇文脉如同树木的年轮,不同年代所遗留下来的建筑都应敬畏,不能因年限短而不去善待。故此,我认为古城开发不应大拆大建,不应过分地去强调复古、复原。要凭借着古镇不同于城市的空间景观和生活体验,使其成为都市人群寄托乡愁与想象之地,力争把胜芳古镇项目做成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典范之作。有着丰厚的文化沃土的胜芳,只要我们精心呵护与栽培,在这片通灵宝地上定会绽放出多姿争艳的花朵,定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争取在中国北方旅游市场形成 “物质文化游平遥,民俗文化看胜芳”的新局面。如果穿过古镇的河道是隋唐运河遗存这一结论能够得到考古证实的话,这个具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水平的遗址,将具有重大的文化与旅游开发价值,那么可以让古镇胜芳绽放光芒异彩。


桐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如果霸州能够打破行政壁垒,对胜芳的发展给与高度重视,那么勤劳智慧、开拓进取的胜芳人一定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胜芳要以文化为引擎,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争取为霸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争取把胜芳建设成廊坊南三县的经济、文化中心。只要我们能够弘扬璀璨的胜芳文化、恢复优美的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依托和谐的社会生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清正的政治生态,那么对于具有内在驱动、自主发展的胜芳,在今后的文化利用、旅游开发、项目引进方面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建设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因此,在胜芳的产业规划上,建议本着“一区三园”的文化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同时继续做好传统金属玻璃产业升级和引进高科技产业。一区:胜芳古镇文化保护区;三园:即文旅融合园,文化创意园和电子商务园。先前胜芳古镇保护性规划和文旅融合已在霸州大运河公园建设规划中体现。下步高起点地规划出文化创意园(即动漫、电游、短视频、新媒体)和电子商务园(给这个传统的商业文化古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在项目建设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着规划是基础、土地是关键、招商是重点的原则。目前土地是限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地可以采取腾笼换鸟、城市更新的办法解决;在廊坊路以东的老家具城以南规划文化创意园,在老家具城以北规划电子商务园,在胜芳镇廊大路以东要打造出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国际家具城的第三产业新业态。另外,加强土地整理和储备工作,彻底改变项目等地的被动局面,做到项目拿地即开工,提高招商工作效率。还有改变以往偏向内资利用的做法,把加大域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域外项目的引进,不单单是投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和理念。

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胜芳的工作得到上级政府的重视,胜芳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一定能够再创奇迹与辉煌!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与民俗研究所所长萧放教授,在2011年8月“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与胜芳古镇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所指出的 “胜芳是一座文化富矿,应该组织专门队伍、对于胜芳的民生、民信、民艺、民间节日、仪礼等,进行深入调查,并提炼其与今天社会对接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涵。胜芳的文化品牌需要扶持,不需要打造,只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真正重视,胜芳将不仅是霸州的胜芳、河北的胜芳,更应该是中国的胜芳与世界的胜芳。”


(本文为2022年9月1日霸州市政府在胜芳召开的古镇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作者介绍:张玉良,退休干部,地方文化学者,曾任霸州市胜芳古镇管理委员会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霸州   冀中   白洋淀   永济   清河   文化   天津   古镇   财政收入   重视   价值   城市   张玉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