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婚后第一次跟蒋介石回到奉化溪口,原配毛福梅是何反应?

“我誓死也不出蒋家老宅!”

1927年8月,一心求娶宋美龄的蒋介石紧赶慢赶地回到奉化溪口老家,可当他向原配妻子毛福梅说出“离婚”二字时,毛福梅竟激动得大声嚷嚷。

其实,这不是蒋介石第一次向毛福梅提出离婚,这次虽然跟之前一样都遭到了毛福梅的强求反对,甚至毛福梅还摆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架势,但都阻止不了蒋介石这次下定的决心。

蒋介石这次之所以这么坚持,不外乎是对宋美龄的爱慕已久,而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宋美龄背后强大的财团支持,以及宋家与美国政府之间的亲密联系,这对他的政治生涯可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毛福梅的坚决不同意,蒋介石实属无奈,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果后,他只好厚着脸皮请出了萧王庙镇的舅父舅母出面进行调解。

最终,在舅父舅母的软磨硬泡下,毛福梅终于妥协,但唯一的条件是“离婚不离家”。

就这样,蒋介石终于与毛福梅离婚成功,而后于1927年12月1日,八抬大轿、风风光光的将宋美龄娶进了家门。

可婚后,有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摆在了蒋介石面前,那便是依据奉化老家风俗,新婚夫妇必须回乡省亲,拜见列祖列宗。

可是,“离婚不离家”的毛福梅还在蒋家当着女主人,那毛福梅要见到蒋介石貌美如花的新婚妻子宋美龄又该作何反应呢?

封建包办婚姻

1901年的一天,浙江奉化溪口一个宽敞的庭院里挂满红绸,乐手们吹着小号,敲着大鼓,正热闹地举行着一场婚礼。

婚礼上,主人家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敬着酒,可在这如此欢乐的场景下,却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显得格外愁楚。

这一个瘦小的身影便是年仅14岁的新郎蒋介石,在母亲王采玉的不断施压下,他不得不迎娶比自己大5岁的原配妻子毛福梅。

毛福梅1882年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岩头村,当时,毛福梅的家称得上是岩头一带的望族。

毛福梅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虽说没有学过什么文化,但在嫁给蒋介石之前,她可是家中父母疼爱的宝贝。

拜过堂后,毛福梅被媒婆牵着回到了新房,而后盖着红盖头的她,需在新房里等待着自己的丈夫。

不难猜想,此时的毛福梅应该正沉浸在对于婚姻生活的美好幻想中!

可令毛福梅万万没想到的是,她所期待的婚姻,不过是旧时封建社会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罢了。

而选择了接受过新式教育,尤其憎恨封建包办婚姻的蒋介石对她来说,注定了一辈子都将是辛酸与哀愁。

果不其然,毛福梅的辛酸生活打从结婚当晚就开始了。

那天晚上,硕大的新房内只有毛福梅凄冷一人,她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到后面更是直接坐起来,穿上衣服在房门处眺望,可无奈的是怎么也不见蒋介石的人影。

直到第二天拂晓,早早准备为全家做早餐的毛福梅,这才透过书房的窗户,看到了在里面呼呼大睡的蒋介石。

婚后,毛福梅也总是不受蒋介石待见,蒋介石觉得毛福梅没有文化,脑子里全是旧时的三纲五常,也不爱梳洗打扮,整天土里土气,让人看了就心烦。

所以,随着日子的推移,蒋介石对这位原配妻子越来越厌恶,几度借着上学之缘由不回家。

对于蒋介石的态度,毛福梅一开始会用蒋介石年龄尚小不懂事来安慰自己,但日子一久,她也深知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蒋介石不过是对自己的极度嫌弃罢了。

但本着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老话,毛福梅从没有过任何的抱怨,既然不能得到丈夫的喜欢,那她就一心扑在家务上,尤其十分照顾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一来二去,王采玉倒是对自己这个儿媳妇十分满意。

后来,王采玉多次从中给蒋介石毛福梅提供单独相处的机会,也总是会用她作为母亲的威严给蒋介石施压,这才迫使蒋介石与毛福梅偶尔过上一段简短的夫妻生活。

1910年,也就是在蒋介石毛福梅婚后的第9年,毛福梅终于如愿以偿生下了蒋介石一生中唯一的儿子——蒋经国

但也正是因为蒋经国的到来,蒋介石觉得对母亲王采玉和原配妻子毛福梅终于有了一个交代。

于是从那时起,蒋介石开始变得放荡不羁,不仅总是留恋于外面的灯红酒绿,还毫无顾忌的将外面的女人带回奉化。

一次,蒋介石就想借着这个外面的女人跟毛福梅离婚,但母亲王采玉立马就站了出来为毛福梅撑腰,蒋介石历来拗不过母亲,离婚的事也就只好作罢。

蒋、宋回乡省亲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婚,婚后,依据蒋介石老家奉化的风俗,新婚夫妇必须回乡省亲,拜见列祖列宗。

所以,为了在家乡父老面前给蒋介石留足面子,宋美龄这个高贵的千金大小姐,也只好跟着蒋介石往老家去走一遭。

可在回乡之前,有一件事却让蒋介石犯了难。

要知道,蒋介石与毛福梅虽然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本着“离婚不离家”的离婚条件,毛福梅仍然是蒋家的女主人,正端坐在蒋家管事人的位置上,操持着蒋家的一切事务。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作为蒋介石新婚妻子的宋美龄陪着蒋介石回乡省亲,自然免不了与毛福梅打照面,如果两任妻子合不来,见面就打起来了可怎么办?

思来想去,蒋介石认为坚决不能让她们见面,所以提前派人将奉化老家武岭头的一所别墅乐亭给收拾了出来,宋美龄过去后就住那里。

此外,去到老家后的一切行程,蒋介石都安排得十分严谨,只为确保两任妻子不会出现在同一场景之中。

经过一顿细心的安排,蒋介石这才敢带着宋美龄上路。

其实,宋美龄对于蒋介石的这些安排,根本没有在意,因为在她看来,蒋家那位所谓的“原配夫人”完全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

所以宋美龄根本没有把毛福梅视为障碍,毕竟毛福梅已经是过去式,决不会对自己和蒋介石的婚姻产生任何影响。

到达奉化老家后,宋美龄和蒋介石根据安排住进了乐亭,要说乐亭确实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水,鸟语花香,这倒让奔波了一路的宋美龄清爽了不少。

就在夫妻俩歇息片刻后,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客厅外传了过来,“表哥,欢迎回来,小弟特意为您和嫂子备了一桌家乡菜,还请笑纳!”

原来,这位声音洪亮的男子便是蒋介石的族弟蒋周峰,从小与蒋介石一同长大。

“是很久没吃家乡菜了,亏你有心了。”蒋介石立马迎了上去,拍了拍蒋周峰的肩膀。

“这是嫂子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蒋周峰转头向宋美龄问好,顺带送上了当地的特产以作见面礼。

宋美龄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道:“你有心了。”

用餐过后,蒋介石和蒋周峰依然聊得饶有兴味,而宋美龄觉得屋内空气有些闷,便跟蒋介石知会了一声,而后到院子里透透气。

“奉化的空气真是挺清新的……”宋美龄小小声嘀咕着。

就在这时,宋美龄发现大门口有一个奇怪的身影,于是她大步走了过去,可当她刚到门口的时候,那个身影就不见了,这倒让宋美龄很是疑惑。

第二天一早,宋美龄跟着蒋介石到祠堂拜见了列祖列宗,可等他们走出祠堂时,祠堂外已经围了好些人,大抵都是为了瞻仰一下大名鼎鼎的宋家千金。

要知道,宋美龄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对于蒋介石的家乡父老她自然没有畏怯,反而是表现出了其知书达理的一面,不仅向家乡父老们问好,还一一送上了精美的小礼物。

“那不是昨天在乐亭外出现的那个身影吗?”宋美龄对蒋介石说道,而后用手指了指藏在祠堂门外石狮子后的那个人。

“到底是谁,不会有啥企图吧?”

说罢,蒋介石便命人将躲在石狮子后的那个人请了出来,乍一看,原来是和毛福梅要好的邻居大姐。

在蒋介石的追问下,这才知晓是毛福梅让这位邻居大姐来的。

毛福梅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心,只是单纯想知道宋美龄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能让蒋介石如此这般铁石心肠。

“能不能麻烦你帮我将这些东西带给毛福梅,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了。”回到乐亭后,宋美龄特意把蒋周峰给叫了过来。

只见蒋周峰愣了一愣,随即说道:“其实昨天那桌饭菜和特产是毛福梅准备的,我只是代表她来招待你们罢了。”

听完蒋周峰的话,宋美龄突然觉得毛福梅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女人,只不过她与蒋介石始终不是一路人。

毛福梅悲惨离世

多年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又回去过一次奉化老家探亲,而这一次,毛福梅和宋美龄竟无意中撞见了。

那一天,微风和煦,阳光正好,蒋介石、宋美龄带着胞姐瑞春一家正在公园里游玩。

此时,瑞春的外孙女突然嚷嚷着要吃冰糖葫芦,喜爱这漂亮小姑娘的宋美龄便主动站了起来,然后带小姑娘去公园外买冰糖葫芦。

就在买完冰糖葫芦回来的路上,小姑娘突然朝着三十米开外的一个中年妇女大喊舅婆。

宋美龄有些好奇,便随口问了问这是哪位舅婆,只见小姑娘嗲嗲地回答道:“当然是毛福梅舅婆!”

此时的风还是那么的和煦,宋美龄和毛福梅就这样远远地看了一眼,她们没有走近,没有言语,仅此而已。

其实,和蒋介石离婚后,毛福梅过得并不好,虽然儿子蒋经国是她生命的延续,但蒋介石的冷酷无情无疑是对她最沉痛的打击。

打从19岁嫁给蒋介石,毛福梅就已经没有了自我,一心都扑在了蒋家人的身上。

虽然蒋介石一直都不待见她,但在毛福梅心中,蒋介石就是她唯一的丈夫。

后来,毛福梅爱上了吃素,除了处理家中琐事,其余时候都在佛堂念经,她希望通过自己日复一日的祈祷,让佛祖能够感知她的真心,从而保佑她一生的丈夫蒋介石和唯一的儿子蒋经国。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全国上下陷入混战,由于蒋介石的特殊身份,他曾派人到老家奉化通知家里人及时撤离,否则被日本人盯上就不好了。

可毛福梅就是不走,用一句“我誓死也不出蒋家老宅!”把蒋介石派来的人给轰走了。

要知道,炸弹可是无情的,就在一天晌午时分,6架日本军用飞机从蒋家老宅的上空飞过,依稀瞧见炸弹不断坠落,而后在“崩——”的巨响声中,蒋家老宅瞬间化为灰烬。

而毛福梅,也在这巨响声中丢失了自己年仅57岁的宝贵生命。

事后,蒋经国迅速赶回奉化老家,从一层又一层的废墟中扒到了毛福梅的遗体,看着那面目全非,身体已经支离破碎的母亲,蒋经国痛哭到根本无法呼吸。

而蒋介石在得知此事后,虽然表现得很是冷静,但从他的眼神中还是不难看出有对毛福梅的愧疚与惋惜。

1948年,蒋介石决定重修蒋家族谱,为了表达对毛福梅的特殊情感,他特意将毛福梅以自己母亲王采玉义女的身份给编入了进去,大抵也算作是他对毛福梅的一点补偿!

一段幸福美好的婚姻,应该是每个女孩最向往的,如果能与心爱的人白头到老,那更将是多么浪漫且美好的事情啊。

但我们回头看看旧时封建的包办婚姻,完全是旧时女子们陷入无尽痛苦命运的代名词,悲哀的是,她们根本无从选择。

试想,如果她们能生活在和谐幸福平等的现在,那该有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奉化   原配   乐亭   蒋介石   祠堂   回乡   婚后   老家   蒋经国   妻子   母亲   毛福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