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要做成大事,会喊口号非常重要!

秦纪二(卷七)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原文】: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

【译文】:

陈胜、吴广便诈以已死的公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为名,培土筑坛,与众人盟誓复兴“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随即攻陷大泽乡,接着招收士卒扩军,攻下了蕲县。起义军沿路扩充人马,等抵达陈县时,已经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的规模。

【问题】:陈胜吴广打出的口号厉害在哪?

前文说到陈胜、吴广成功控制这支900人的队伍,决定起义抗秦,陈吴二人第一件事,是打出了自己的旗号,这点值得细究。

为什么陈胜吴广要诈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大楚的名头厉害在哪?这样做有哪姓好处?

【分析】:

先看如果不打旗号,会有什么坏处。

不打旗号,陈胜这帮人就只是一群不遵法纪的逃兵,就算能攻下个把县城也只能沦为贼寇,很快就会被秦朝正规军消灭。

因为他们不仅自身缺乏凝聚力,也得不到外界势力、天下豪杰的关注和支持,一群散兵游勇、无头苍蝇的流窜、暴动,有什么好在意的。

反之,打出旗号,效果就截然不同。

首先需要明确,大泽乡所在的蕲县位于今天安徽省宿州市,地处淮河以北,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

蕲县这个地方对楚国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正是在蕲县,公元前224年,也就是大泽乡起义爆发的15年前,楚国最后的有生抵抗力量被秦军彻底消灭,楚国大将项燕阵亡。

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史记王剪列传》)

或许也是天意,大泽乡起义就爆发在蕲县,这个楚人亡国败军的伤心地。

陈胜吴广此时在大泽乡打出复兴大楚的旗号,就有以下好处。

首先,对这支队伍来说,有了明确、宏大的奋斗目标,不再是逃兵,而是复兴家国的英雄,队伍就有了灵魂,军心、士气可用,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会大大增强。

其次,对中间势力来说,是投石问路,更是借势。

仅仅15年的时间,远远不能抹平楚人的亡国之痛。

楚国的旗号消失已经过去了15年,如今在大泽乡再次升起了楚国、项燕的旗号,无疑会勾起楚人的亡国记忆,更能激发楚人的怒火,楚人做亡国奴这么久了,报仇雪恨,即在今日!

这样就成功地把原本900人逃兵和秦朝官府的矛盾,转化为楚国亡国之痛和秦国征服者的矛盾,这是借势。

结果是,从蕲县到陈县,沿路豪强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起义军,起义军迅速从900人扩充到了数万人,成为了反秦大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后,是对秦朝官府来说,这是分庭抗礼。

不打旗号,秦朝官府面对的起义军就是一群贼寇而已,是贼与官之斗,打旗号,楚国大旗树立,这就是秦国和楚国两个国家之争。

而更巧妙的是托以公子扶苏的名义。

要知道,尽管扶苏反对秦始皇的苛政策略,但他毕竟是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的代表人物。楚地的起义军,却以秦朝的核心人物为精神灵魂,表面上看有点匪夷所思。

对此,李开元老师在《秦谜》这本书中给出了一个假设,李老师根据秦国和楚国的世代联姻等系列线索,合理推测扶苏的母亲很可能是楚国的王室贵女,即扶苏有一半楚国血统。

长公子扶苏的品行为天下人敬仰,他的遭遇也令很多人惋惜。

不论扶苏有没有楚国血统,打出扶苏的旗号,以此否定秦二世的正当性,这样可以给起义军披上一层正义之师、拨乱反正的色彩,可以争取一部分秦朝官吏和地方豪强势力的理解、同情,这些人无论是采取支持还是善意中立态度,都有利于此时弱小的起义军争取发展壮大时间,这是很关键因素。

所以,打出扶苏、项燕和大楚的名义,可以最大化激发蕲县周围楚地势力的民心支持,最大程度争取中间势力的友善态度,尽可能地减少敌人的势力,是极为睿智的策略。

【闲扯】:

一个响亮醒目的旗号,可以凝聚自己人的人心气势,更可以博取中间势力的关注支持,尽可能地争取、凝聚更多资源和力量,以实现既定目标。

这点在商业界非常明显,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会喊口号、会讲PPT报告、会和投资人讲故事说愿景,这简直是吃饭的本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陈胜吴广   楚国   起义军   秦朝   逃兵   资治通鉴   官府   亡国   旗号   公子   口号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