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测序 对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人群来说 有检测的必要吗?

有任何疑问、批评及指导,请毫不犹豫地私信作者!



复发性自然流产

流产(pregnancy loss or miscarriage)指的是在胎儿存活之前妊娠终止,是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根据其发生频率,流产分为散发性流产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因RPL为频率描述性疾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妇产科学学会对其定义不尽相同。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也叫复发性胎儿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 以上并于妊娠 28 周前的胎儿丢失。近年来逐渐放宽标准。这个定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略有不同。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国际辅助生殖技术监测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onitor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ICMART)和 WHO 将 复 发 性 自 然 流 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定义为 ≥2 次发生在妊娠 20 周之前的自然流产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发生在早期妊娠的早期妊娠丢失(early pregnancy loss, EPL)。


早期妊娠丢失

虽然对术语没有达成共识,但有研究认为更倾向于使用EPL,一些国家性组织将其描述为早期妊娠时不能存活的宫内妊娠,早期妊娠是指从末次月经至孕12+6周。但至少有1个组织使用孕10周作为临界值,因此难以比较各项研究。EPL包括胚胎或胎儿无心脏活动的妊娠和有空孕囊的妊娠,后者有时称为无胚胎妊娠。

以前使用的术语包括自然流产(miscarriage或spontaneous abortion)、萎亡孕卵(blightedovum)和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这些术语没有明确标准化,不一定能表达出临床决策所需的信息,而且有时互换使用,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患者的困惑。一项研究纳入145例讲英语、因早期妊娠EPL接受治疗的美国女性,发现她们更倾向于使用miscarriage和EPL,而不是早孕失败(early pregnancy failure)或spontaneous abortion,她们认为后两者不那么明确。


中期妊娠的早期妊娠丢失

中期妊娠的早期妊娠丢失(early second-trimester pregnancy loss)是指在孕13+0周之后、20+0周之前发生的妊娠丢失。20孕周这个临界值较随意,并且与<20孕周和>20孕周的妊娠之间的任何生理差异无关。中期妊娠的早期妊娠丢失或死胎占妊娠的2%-3%。感染经常是主要或次要因素。

而中国指南虽未降低对流产次数的要求,但将时间放宽至妊娠 28 周内 2-4次。根据不同标准,欧美报道的RPL 发生率仅在1%~5%,而我国并无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


RSA的病因


RSA病因复杂多样,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虽然RPL在各个国家与学会之间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临床医生对 RPL 病人筛查的病因是一致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内分泌或代谢异常、感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孕妇的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发现,在早发流产病人中,44%的流产组织发生染色体异常。但每次妊娠均为独立事件,研究显示,与散发性流产相比,RSA病人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降低,并且,末次妊娠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RSA病人再次妊娠后的累积活产率明显高于流产物染色体正常的RSA病人,这提示仅仅由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流产的RSA患者再次妊娠后发生流产的几率低于预期。但不能说明孕妇自身或夫妻双方进行的遗传学检测是“无用”,其目的在于分析流产原因,发现染色体/基因异常的携带,便于遗传咨询、产前指导/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等


特发性复发性流产

经过详细的检查,排除上述病因,仍有约50%的RSA病人无法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或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idiopathic or unexplained RPL, uRPL)。uRPL人群病因不明确,只能提供经验治疗,但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女性年龄(尤其妊娠年龄>35岁)流产发生次数是uRPL病人再次发生流产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药物对于预防uRPL病人妊娠后流产的再次发生、增加活产率的治疗是无效的。这些药物有孕激素,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或两者合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uRPL的发生会增加病人夫妇双方的心理压力、引起身心疲惫不堪,若能提高RPL 病人的病因明确诊断率,针对相应病因进行治疗,则对病人夫妇的帮助是巨大的。


研究对象

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RSA病人。

病人纳入标准为∶

  1. 病人夫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孕早期(孕12周前)临床妊娠自然流产,排除输卵管妊娠、人工流产和葡萄胎;
  2. 外周血常规G显带核型示,病人夫妇均为正常核型(46,XX;46,XY);
  3. 经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无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及获得性异常(慢性子宫内膜炎、内膜息肉,子宫肌瘤);
  4. 无APS及自身抗体阳性;
  5. 基础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及血生化检测,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共纳入从 2004-2015年收集的 1024 对 uRPL 病人夫妇,平均流产次数为2.55±0.97(2-8)次,女性病人平均年龄为30.38±5.15(19-46)岁。


研究方法

应用低深度WGS对uRPL病人外周血DNA测序。应用DNA nanoarray-sequencing平台(Complete Genomics,Inc.Mountain View,CA)以双末端测序(paired-end sequencing)的方式进行测序。

3份样本(收集时间在2004-2006年)测序结果不能满足质量控制而未行数据分析,因此本次研究队列最终包含 1011 对(98.7%)uRPL夫妇


研究结果

在1011对uRPL病人夫妻样本中,共2022份外周血样,在48对夫妻中发现了49例染色体重排,22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27例染色体倒位携带者,另外发现了1例致病CNV、5例可能致病CNVsWGS为RPL夫妻的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额外增加了4.8%。

22例染色体易位断裂位点均通过 Sanger 测序得到验证。 通过仔细对比uRPL 病人初始的常规G显带核型,14例平衡易位在显带核型中得到确认,8例染色体异常(隐匿性易位)不能通过核型分析发现。电话对22位病人就诊后妊娠情况随访,结果显示病人就诊后均有后续妊娠事件发生,但是多位病人再次发生孕早期自然流产。

(笔者注:足以说明染色体核型技术本身分辨率的限制、技术人员核型分析能力的不同等原因造成了这部分患者的“漏检”。但是这种漏检率在染色体核型正常报告中的比例是多少?可能是具有相当比例的,因此需要注意“染色体核型报告提示正常核型”的患者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必要的情况下,行WGS检测。PS.平衡易位断裂位点无法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获得,WGS也无法精准判断复杂的基因重排的断裂位点。)



22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如下表


27例染色体倒位携带者,如下表

WGS在26对uRPL病人夫妇中检测出27例倒位,5例倒位涉及染色体片段长度为12.6-30.1Mb,22例倒位涉及染色体片段长度为512.5kb-7.2Mb,结果见表1-2(uRPL_10853与uRPL_20853为一对夫妻)。在5例涉及片段>10Mb的倒位中,4例能在高分辨显带核型中得到确认。

在13例(68.9%,13/19)涉及片段大于1Mb的倒位中,倒位片段含有至少1处重组热点或者至少1处断裂位点位于重组热点,提示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如果染色体倒位环发生交叉互换,形成含有部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的可能性增加,从而造成流产或新生儿畸形。在对病人后续妊娠情况随访时,几乎所有受访病人有过妊娠史,并成功生育,但有一对夫妇依旧发生多次孕早期流产。


6例CNVs携带者

WGS 检测出6例ACMG归类为致病或可能致病的CNVs,携带者除了表现为RPL外,没有其他表型。在本次研究中,没有确切的证据将这些CNVs与RPL的病因联系,但是WGS的发现对病人后续妊娠可能有临床指导意义。例如,某女性病人在Xq22.3q23染色体区域发现了8.1Mb的微缺失,而这一区域包含有collagen of basement membrane,alpha-5 chain(COL45)在内的多个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或功能缺失会在男性患者中引起严重表型即Alport 综合征,从而可能导致胚胎/胎儿死亡。本次研究中发现的CNVs结果,有助于理解基因在胚胎致死性中的作用,对CNVs在RPL病人中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帮助

总结

建议联合WGS技术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去明确RPL病人的遗传学病因。WGS能够发现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不能发现的低于分辨率的易位及人为忽视的易位,也能在显带核型分析报告为平衡易位的病人中发现复杂易位,为病人后续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常规G显带补充检测WGS不能发现的罗氏易位


局限性

除了人群限于山东地区外,未想到明显的局限性。论文中运用了Sanger、FISH、CMA、高分辨率显带技术等技术去验证WGS技术的准确性,很好!


参考文献:

2019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全基因组测序在扩大诊断复发性流产人群染色体异常病因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核型   基因组   携带者   染色体   胚胎   病因   夫妇   病人   人群   异常   发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