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考古发现解开疑惑,与现实差距很大

夏禹,华夏上古时期比肩伏羲、黄帝的圣贤君王。大禹最为后世传颂的事迹就是九州治水,为了治理水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世人在论及此事时,无不对大禹的无私与神性感到钦佩尊敬,但事实上,倘若揭掉神话的面纱,大禹的人性也尽显无遗。

一次在青海的考古,揭开了距今数千年的、最真实的大禹治水。

01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大禹,黄帝的玄孙、颛顼之孙。幼年时,大禹随父亲鲧定居中原地区,在帝舜的部落里,鲧得到了封职,一家人地位不低。后来大禹治水,但后世对于曾经是否有这么一场滔天洪水,一直争议颇多。

199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来到青海进行考古工作,这里新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喇家遗址,这片遗址的主要范围大约有20万平方米,是当时最大的一个部落了。

令人疑惑的是,在遗址里发现了保存非常完好的古代面条,这些面条仍在碗中,而没有腐烂分解。要想发生这种事情,必须让面条在腐烂前就进入真空,并且一直保存到现在。

根据其他地方的发现,考古队员确认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洪水灾害,伴随着严重的地震。洪水来得突然,导致这碗面条没有来得及被吃掉就进入了封存状态。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洪水淹没了喇家遗址,很快就向西进入山西,在陶寺地区肆虐。陶寺就是舜掌管的部落。洪水来临,舜派遣鲧治理水患,在神话中,鲧求得了上天赐予的“息壤”,仍然未能平息水灾。

实际上,鲧虽然没有息壤这种神物,但治水方法是相似的,他带人堆砌水坝、河堤,试图拦住洪水,却无济于事。

后来,鲧因治水不力被尧杀死,鲧的儿子大禹接过父亲的使命开始治水。父亲失败的教训历历在目,大禹不敢再采用“堵”的方式来治理,而是疏导水患,抽丝剥茧地治理。

在大禹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部落加入到治水队伍中,大禹更是以身作则,时刻冲锋在前,没有片刻休息。

从接过使命到完成治水,大禹花了整整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没有一次进入。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

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女娇,夫妻新婚不久,大禹便抛下涂山氏外出治水。第一次路过家门,正赶上涂山氏分娩,妻子痛苦的呻吟、婴儿刚刚问世的哭声,种种交叠在大禹的脑海中。

大禹身旁的人劝他进去看看,但大禹坚定地摇了摇头,立即离开了家门,前往水患处。

第二次路过家门,涂山氏抱着儿子在院子里嬉戏,看到大禹,涂山氏立即挥手让他过来。可大禹狠心地扭过头,装作没看见离开了。

第三次路过家门,十年已经过去了,儿子长成了大孩子,乖巧听话。见到大禹,儿子立马跑出家门让父亲回家,大禹只是摸了摸儿子的头,便再度离开了。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平息了水患,得以与家人团聚。有治水的功劳,大禹深得人心,最终舜禅让给禹,禹后来把王位传给儿子启,开启了夏朝,也有了世袭制的先例。

虽然大禹的确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但如果按照严格的史书和世俗政治斗争来看,大禹不入家门其实是有自己的考虑,而非完全出于神性。

02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

首先,大禹最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安危问题。大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不力而被杀死,这就是前车之鉴。如今大禹接过治水的任务,自然要成功做到,否则下场会与父亲一样。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

但水患无穷,以当时有限的人力物力,根本不可能在几天、几个月里平息水患。尤其是大禹选择的路子是花费时间更久的疏导法,更需要为自己争取时间。

倘若大禹在十来年的治水生涯中,始终不见成功,还经常往家里跑,肯定会被认为是不专心、不用功。如果被下属打小报告,说大禹水患未了,倒是不忘小家,他的安全就失去了保障。

因此,大禹不得不忍痛离开娇妻幼子,即便到了家门口,也不进去看一眼,免得落人话柄。大禹不敢耽误治水的进度,也不愿被人扣上“玩忽职守”的帽子,一坚持就是13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再者,大禹与舜之间的关系,可能并没有那么融洽。从历史上看,舜是大禹的杀父仇人,不管舜在部落的权威有多么强大、鲧治水有多么差劲,在大禹心中这就是一个无法迈过去的坎。

因此,大禹在治水之时就打定主意要把权力从舜手中夺回来,即便不是为了复仇,也不让悲剧重演。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那场滔天水患威胁的不只有舜的部落,还有其他的一些部落、地区。在以往,即便有舜这位领袖,其他地方的人依然冲突不断,谁也不服谁。

可在无差别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能做的只有团结一心,停止内斗。原本舜应该是他们的领袖,现在大禹被赋予了极高的权力,只要能治水,任何人都要配合他。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需要规划引导洪水的路线,沿途不可避免地要吞没一些村庄。对此,大禹要提前做好安排,让那些搬走的人有处可去。

这样一来,因治水而迁徙的部落不仅不会怪大禹,反而对他感恩戴德。大禹逐渐成了各个部落的守护神,大家对他言听计从,权威自然发生了转移。

“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之,然后通也。”

为了体现自己的无私,大禹干脆连家门也不回,亲自做好表率。见到大禹如此坚决,各个部落的成员们更是心服口服。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三过家门而不入将这种威信推动到了顶峰。尤其是经过13年努力,水患终于平息,大禹成了比舜功绩还要高的神。

此时,大禹带着那些自己的拥护者找到舜,要舜进行禅让。禅让制,在古代都说是“让贤”,其实真正坐在高处的人,哪个真舍得拱手让江山?舜自然也不答应,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专家在对陶寺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陶寺遗址发生过人为破坏的痕迹,而且时间久远,甚至连墓穴都被破坏了。由此可以推断当初这里发生过一场惊天之战。

03 借机而上,一统九州

在治水的十三年里,大禹丈量华夏,对各个地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为他登上帝位、掌管天下做了准备。

在斗争胜利后,舜只能“禅让”于大禹,由此建立了夏朝。

“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

夏朝初立,大禹便走了与以往的帝皇不同的道路。他在涂山召开大会,遍请诸侯进行会盟,这场大会明面上是大禹检讨自己的过失,实际上是确立地位与威信。

涂山大会结束,大禹利用诸侯进献过来的金,打造了九尊鼎,分别以“冀、兖、青”等命名,也就是“九鼎”。这九尊鼎上铭刻着不同地方的山川名物、飞禽走兽,极具特色。

这就是大禹划分九州的代表。早在治水时,大禹就根据水流路线划分了九州,如今九鼎既成,天下九州的分配也随之确立。

“九州”之中,豫州作为中央枢纽,王城所在,是至高无上的王权归属,大禹成为了凌驾九州的王。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可以看出,大禹之所以能够轻易夺取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将天下分为“九州”这样的不同行政区,将原本混乱、无序的天下整理起来,再坐到宝座上,就是顺理成章了。

而划分九州,正是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四方跋涉、游历天下,才能根据自己的见识和印象完成这个工作。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看,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是他为了保护自己、彰显人格魅力,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他做的是正确的。

但仅凭如今的吉光片羽,很难完全客观真实地还原曾经发生的一切。不管现实如何,我们更愿意相信那个来自蛮荒时代的传说,饱含华夏民族的美好品德与坚毅力量。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

那个一心为民、甘愿让贤的舜;尽力而为、身死子替的鲧;大公无私,百炼成钢的大禹。这场浩大的洪水,成为了统一天下的契机,大禹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才有了华夏民族后来团结一心,生生不息。

但洪水不是我们要感谢的对象,大禹才是。大禹化害为利,将洪水治理得当的同时,还造福民生,推动历史的发展,成为了万世景仰之英雄。

参考信源:

1, 大禹治水的真相 澎湃新闻网

2,《史记·夏本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大禹治水   大禹   家门   水患   华夏   遗址   洪水   疑惑   差距   很大   父亲   儿子   现实   部落   何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