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新蒲:虾子胡氏有名宅

#历史开讲#

胡氏民宅入户院门

经虾子经开区往新舟机场方向走,穿过“红乐村”牌坊,可看见一个人工打造的湖泊--百灵湖(也叫落石湖)。湖的北岸,静卧着一座别致而优雅的庄园。庄园依山傍水,风景钟灵毓秀,于竹林古树间隐隐约约可见重檐雕栏,墙垣外波光粼粼。岸边曲径通幽,四周靓丽民居错落有致,鸡犬相闻,俨然一个世外桃源之所在。这里就是民国“倒袁名将”胡忠相解甲归田之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氏民宅(也叫胡氏庄园)。

胡忠相,字献之,祖籍湖南,遵义虾子人,生于1871年,为黔北民国时期贵州军政人物之一。胡忠相年少时就一心练武,被选为武秀才。1910年毕业于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堂,任辎重兵副军校(格同通判,正六品)。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它的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叶挺、邓演达、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人皆毕业于该校,胡忠相与他们均是同学或校友。

1912年,唐继尧出任贵州都督,为了培养军事人才,与何应钦一起创办了贵州陆军讲武堂,由滇军将领韩凤楼兼任堂长,而讲武堂的队长、大队长则多数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生担任,学员从滇、黔军中各部队抽调连长以下军官进行轮训。受唐继尧的邀请,胡忠相出任讲武堂教官。后来主政贵州的军阀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当时正好就读于讲武堂,胡忠相成了他们的老师。特别是家境贫寒的周西成,胡忠相十分欣赏,曾为他代缴学费。

1913年,贵州护军使刘显世改巡防军为陆军,扩充为6个团。胡忠相从讲武堂教官改任黔军精锐第六团团长。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倒行逆施,在京称帝。12月25日,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戴戡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出兵讨袁,护国运动开始。此时的胡忠相是蔡锷部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在娄山关和川南与北洋军作战中屡立战功。后来,护国运动变成了军阀之间相互争抢地盘的混战。胡忠相团跟随袁祖铭的黔军转战川东,开始打了几次胜仗,后袁军逐渐势弱,连连失利,最后一败涂地。胡忠相厌倦了军阀之间的混战,产生了解甲归田之心。于是带着袁军数十匹马的响银,回乡归隐。

他在川东驻扎时,曾见曾国蕃麾下湘军将领鲍超的私宅(已不存)建筑别致,心甚喜爱,便在当地找到了木匠手艺高超的易木匠,吩咐他在鲍宅细心观察房屋结构艺术,约定期限到乐石台仿建。3个月后,易木匠如期前往,经过精心规划备料,随即动工修建,历经十载,1918年方才建成了胡氏庄园。

胡氏庄园整个建筑群主体是传统木结构的青瓦房,平面布局为双四合院,一楼一底,占地约六亩,其中建筑面积约一亩。有正厅、左右厢房、前厅等共20余间。房屋结构考究,窗花雕工精细,楼宇错落有致。内园正门上书篆体“怡庐”两字,正门背面上书“堂棣增荣”四字,是遵义鸿儒赵恺手书名迹。庄园外以青砖砌墙环绕包围,并用白灰细粉。历经百年风雨冲刷,粉掉青砖裸露,老树古藤或悬于墙外或绕于墙头,更添庄园苍凉残破之美。

胡忠相在此隐居期间,唐继尧率军北伐途经遵义时,特来看望过他。周西成曾为他架设了专用电话,修建了专用公路。还亲自到这里为老师拜寿,并亲题“陆军少将第”金匾高悬于门楣,率子向胡忠相行跪拜礼。1941年春,遵义鸿儒赵恺偕浙江大学教授丰子恺、李瑜、罗巴山等一行游沙滩,曾住宿于胡忠相的庄园。他们与胡忠相一起畅谈遵义文化、沙滩文化,凭吊郑、莫、黎先贤,饮酒赋诗作画,并将此行汇总成《子午山记游册》一书。书里面有丰子恺画的胡忠相庄园和题诗,也有胡忠相与他们的唱和诗。1946年,胡忠相安然离世于胡氏庄园。

解放后,胡氏后人迁出庄园,该建筑成为了虾子红乐小学的校舍。这座高品味的传统民居建筑,在贵州实属少见,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于是在2002年,被供布为遵义县文物保护单位,红乐小学迁出。2003年老宅获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虾子胡氏民宅内院

院内顽强生长的紫荆花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遵义   虾子   鸿儒   北洋   护国运动   木匠   贵州   军阀   庄园   学堂   有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