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革命:不流血的革命

前因

葡萄牙殖民独立战争:二战后,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开始了解放运动。葡萄牙殖民地也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1974年4月25日,出于对执政政府长期独裁统治的不满,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爆发了军事政变。


在这次政变中,平民手里拿着康乃馨参加革命,主张用康乃馨代替枪支。因此,历史上称呼这次运动为“康乃馨革命“,又名“四·二五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是曾经作为殖民地的国家,希望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然而,葡萄牙政府却拒绝殖民地的要求,阻碍其所控制的殖民国家独立。


结果,葡萄牙的许多殖民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并进行了长达13年的战争。而在战争期间,人民的负担不断地加重,引起人民的不满。这种不公正行为和长期战争的情况使军队产生反叛情绪。


葡萄牙在非洲人民战争的主要领导者斯皮诺拉公开发言说,非洲战争不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而是要通过政治手段。斯皮诺拉在军队中影响到了极大,在他的观点指引下,军队计划推翻现任政府。最终,在1974年,忍无可忍的葡萄牙人民在军方的带领下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军事政变,这场政变引起了国际关注,不是因为它的军事规模,而是因为它的和平革命理念。


参加这场革命的葡萄牙人民和士兵都手持红色康乃馨。平民拿在手上,而军人插在枪口。以花代枪是这一别出心裁的活动主题,让一场本该沾满鲜血的军事政变变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为什么使用红色康乃馨,也是大有讲究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美丽。在国际上,红色康乃馨具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象征性,也成为很多民主建设社会发展主义党派的代表。早在19世纪,当社会主义者和其他民主主义者参加劳工运动时,他们就在胸前佩戴红色康乃馨作为象征。


二战结束后,红色康乃馨更是被大范围运用在民主和平权运动当中。当红色康乃馨如海水一般覆盖整个革命活动现场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这场革命爆发后,一经新闻媒体宣传,立即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很多渴望为世界民主事业做出贡献的民主人士听到葡萄牙民主革命的消息,立即从世界各地赶到里斯本支持他们。


在当时的情况有些可笑,独裁政权的军队和抵抗运动的军队持枪对峙,枪上别着鲜红的康乃馨。而在他们的周围,有一群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男男女女,与其说他们是支持力量,不如说是游客。这些男男女女的衬衫和帽子上也都别满红色康乃馨,整个画面呈现出诡异的和谐感。


虽然看起来只是葡萄牙内部的一场革命,但由于当时处于美苏冷战局势,其背后的政治力量非常复杂。苏联认为,在葡萄牙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葡萄牙共产党应得到援助,以扩大其社会主义联盟的影响。


但美国最初认为革命势力与资本主义政府对立,存在威胁,因此采取倾向于前独裁政府的立场。


但是随着革命的进行,这股力量势不可当,所以美国决定寻求在革命中支持新政府的可能性。


政治力量暗流涌动,但从表面上看,葡萄牙前政府看起来孤立无援,被世界唾弃。


尽管葡萄牙独裁政府派出军队进行镇压,但是它既没有军事力量,也没有正义作道德支撑,更没有国际声音的支援。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战争当时仍在进行当中,更是无力应对国内局势。最终,这场革命取得了胜利。长达四十余年的葡萄牙独裁政府被推翻,葡萄牙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葡萄牙放弃了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大多数前葡萄牙殖民地宣布独立,因为这次革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对抗,而是以和平的方式成功过渡,新的葡萄牙政府正式成立后,革命发生的那一天,也就是一个四月二十五日被定为“自由日”。现在每逢这个日子的到来,葡萄牙全国都会通过举行纪念教育活动,让它永远留在葡萄牙国家人民的心中。


后果

澳门回归祖国: 革命胜利后,葡萄牙政府向中国提出归还澳门,为1999年澳门正式回归奠定政治基础。


结论

康乃馨革命是一场和平、温和的革命,它给世界带来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世界前进民主化进程。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康乃馨   里斯本   葡萄牙   殖民地   民主   军队   独立   红色   战争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