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岗记事(5):盆地意识盆地人

南阳是一个盆地,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带,西依秦岭,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南临汉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盆地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封闭,这是地理地貌决定的,后天很难改变。

随之而来的,是闭塞。

交通闭塞,文化闭塞,经济闭塞,意识闭塞。

这就衍生出了一个名词:盆地意识。


然而,最早提及“盆地意识”的,却是四川。

因为跟四大盆地比起来,南阳盆地实在是不算什么,压根儿排不上号儿。

而四川盆地因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而知名,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氛围。


在上世纪90年代,“盆地意识”这个词汇颇为流行。

因为读书升学,杨小猛从一个盆地(南阳盆地)出来,进入了另一个盆地(四川盆地),所以对这个说法特别上心留意。

彼时我们的经济尚待腾飞,对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们普遍没有很好地认知,因此我们经常拿自足自满自大自负自狂自傲等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无知与不足,给自己带上“盆地意识”这顶帽子用以自勉自励。同时,也希望我们自己能够打开格局、开放思想、提高意识,用实际行动来进行创新发展经济。


南阳人这么说自己,四川人也这么说自己。

也难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毕竟都是盆里人,都是自嘲,都想自激。


不同的是,南阳人一直在这么说自己,时至今日依然如故,好像没有什么大的长进。

四川人呢?我不清楚现在是否还会如此评价自己。

但是,如果你要是试图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盆地意识”,百度百科会显示未收录该词条,但同时给出了“四川人”这个与“盆地意识”紧密相关的词条推荐。

显然,“盆地意识”这个词汇已经被特化了,已经成为四川人的专属词汇了。


其它的盆地就真的没有“盆地意识”了吗,跟四川盆地的“盆地意识”又有什么本质差异呢?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相似的地理环境,是会培育出相似的人群的。

盆地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农耕文明时代,因为山路阻隔,交通闭塞,人们出盆不易,因此就在盆内循环。

小规模的农事生产,男耕田来女织布,分工明确且简单,自给自足自娱自乐自安然,基本上没有什么复杂的商品交换,直接导致了经济及文化的闭塞。


但即便是同为盆地,四川盆地与南阳盆地的确还是存在不少差异的。

四川盆地因为有了都江堰的存在,使得蜀地川西平原沃野千里,两千年来旱涝保收物阜民丰吃喝不愁。

有了经济基础保障,四川人在吃上面下足了功夫,吃出了各种花样。

杨小猛去成都读书时才知道原来没有什么食材是四川人不能拿来烧烤串串香麻辣烫的。

四川的经济乃至文化自成体系极具特色,这让蜀人有了自傲的本钱。

“川人留川磨成牛,川人出川惊海内。”

四川因其独特的人文氛围,加上这些年蜀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川盆地大有“盆地即天下”之势,四川人自有其骄傲的资本。


国学大师程千帆曾在蜀地“蜀学”文风尚存时漂泊四川8年之久,程先生对于四川及川人有一些结语:“四川这个地方,一方面是外面的人根本不晓得四川的学者有多大能耐,另一方面,四川的学者还很看不起外面这些人。他看不起自有他值得骄傲的地方。”


可是,南阳呢?

南阳人的“盆地意识”跟四川人的“盆地意识”还真的不一样。


南阳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早早的给自己带上“盆地意识”的帽子。

你说我格局显得小气,是的,我们有“盆地意识”。

你说我思想不够开放,是的,我们有“盆地意识”。

你说我创新难以开展,是的,我们有“盆地意识”。

你说我服务意识不足,是的,我们有“盆地意识”。

戴上帽子后好像就万事大吉了?

说好的“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呢?


南阳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本是好事,但是并未将其转换为动力,并未在后续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进行持续性改进,仍然保留着闭塞落后不思进取的状态。


能够意识到不足已然不易,然而知易行难,要想有所改变有所进步,这需要莫大的决心和毅力,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方向和行动。


在杨小猛印象中,南阳人的“盆地意识”帽子已经戴了三十多年了。

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如果无法付之于行动,那么这顶帽子只怕还是要持续地戴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盆地   南阳盆地   意识   南阳   词条   闭塞   词汇   帽子   独特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