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一句话直接导致了“焚书坑儒”

统一六国后的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中大宴群臣,趁着酒兴,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的政策夸奖了一番,始皇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谁知,博士儒生淳于越似乎看不惯周青臣的阿谀嘴脸,对皇帝说道:“商、周两朝统治天下1000多年了,都是分封子弟和有功之臣,辅佐君主治理天下。如今皇帝拥有四海,而自己的子弟却还是普通百姓,如果遇到心怀不轨的人,靠什么来打败他们?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做事不效法古人而保持长盛不衰的”。

“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是秦始皇颇为得意的一项创举,但这个儒生淳于越却公开唱反调,自然惹得皇帝不高兴。不过,秦始皇倒也没有当场发火,只是让群臣对淳于越的意见发表一下意见。

这时候,力主改革的宰相李斯站了出来。

李斯说道:“当今皇帝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大业,建立了不世功勋,本就不是淳于越这样的儒生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说的又是商、周两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几百年了,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

“现在天下归一,法令出于皇帝一人,农民应当努力种田务农,士人应当认真学习法律。可这些儒生不认可当今成功的经验,却非要一味的学习古人,以此来迷惑百姓”。

“如果现在的人听到法令,就随意的加以评判,做臣子的,上朝的时候心口不一,下朝之后呢,又信口胡说。以向君主夸夸其谈来博取功名,以标新立异来标榜自己高明,这都不是好现象”。

“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制止,任由其发展,那么君主的威信将不复存在,士人更会结党营私,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情来。”

“因此,我建议,把之前不记载秦国事迹的史书全部烧毁,除了一些博士掌管的书籍外,百姓私藏的《诗》、《书》以及百家论述的书籍,都由郡县收集起来,一起烧毁;对谈论《诗》、《书》以及百家论述的人,推到闹市公开斩首;对借古讽今的人,灭他家族;官吏有知情不报的,与犯人同罪。法令下达30天后,仍然私藏禁书不烧毁的,脸上刺字,加以惩罚。当然,一些关于医学、术士、农桑的书籍,还是要保留的”。

李斯的建议,句句说到了秦始皇的心坎上,不久以后,轰轰烈烈得“焚书坑儒”就在秦朝全国推行开来。焚书坑儒的确加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但却给历史和文化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没有文化承载的统治,注定是难以为续的,秦朝以“霸道”得天下,却在统一天下后,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仍然坚持“霸道”治天下,秦始皇梦想把皇位传至万万世,结果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焚书坑儒   郡县制   儒生   士人   秦朝   群臣   法令   君主   皇帝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