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诸葛亮骗了?北伐只是一个幌子,这三点才是他真正想做的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而其中蜀国能与另外两国相争的最大助力,便是蜀国优秀的军师——诸葛亮,当初刘备三顾茅庐,方才请得这位运筹帷幄,智谋了得的诸葛军师出山,事实上,刘备的这三顾茅庐绝对是三国之中最稳赚不赔的一笔买卖,因为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千秋江山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奇才,但是他辅佐的刘备,开局的牌并不是太好,这才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在夷陵一战中,蜀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蜀国的前途愈发渺茫,是诸葛亮冒着风险扛起了蜀国的事业,而且直到刘备死去,诸葛亮仍在为蜀国的未来做打算,诸葛亮的名言便是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今都是忠臣的典范。

不过有人也会质疑诸葛亮的做法,譬如在蜀汉生死存亡之际,诸葛亮仍在坚持那看似毫无意义的北伐,国之衰微,不计存亡而计扩张,这让很多人都很不解,诸葛亮真的有那么厉害嘛?是不是读者谬赞他了呢?事实上,这是被诸葛亮的计谋给骗了,诸葛亮的真实目的有三点,北伐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的计谋。

第一点:为蜀汉栽培新的将领

看过《三国演义》的大多数人,对于北伐都是非常不理解的,因为此时的蜀汉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自己的老巢还是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呢,诸葛亮竟然收拾人马就要开启北伐之路了,而且别人挑柿子还要捡软的捏呢,诸葛亮可倒好,上去就捡了块最硬的骨头啃,他挑中的全是曹魏的地盘,要知道曹魏在三国之中的比例一直都是最大的,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实力雄厚,蜀汉与曹魏相比,不说是以卵击石吧,也差不多了。

此时诸葛亮清点了一下蜀汉的兵马,大致也只有二十万人左右,而且这是所有的兵力,还得分出一部分人来守卫蜀汉现有的领土,满打满算能上北伐战场的只有五成左右,也就是十万兵马,平日里虽然被诸葛亮嘱咐了要严加训练,但是战场上拼的可不只是勇气和力量,更多的还是各国的实力。

蜀汉如今的实力对上魏国来说,那就是妥妥的一个大失败,我们这些看客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诸葛亮身在局中,又怎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呢,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他自己的打算,他是在为蜀汉培养新人,因为三国鼎立已久,蜀汉第一批将军虽然勇猛,但是年岁已高,在战场上的反应已大不如前,这时候就需要新兴力量的诞生。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诸葛亮就是在为蜀汉培养后浪,待到百年之后,蜀汉才不会因为没有好的将领而消亡。

蜀汉第一批将军已老

第二点:以攻代守,借助外部危机抵挡内部矛盾

蜀国正是生死存亡之际,不过是因为外面曹魏孙吴的虎视眈眈,其内部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因为蜀汉内部的人员组成大致分为三派,分别是元老派,以关羽张飞为首;拿下荆州后,又吸收进诸葛亮魏延等人的诸葛派,在益州时,杨仪也加入了进来,有了益州派;这几派人看似和谐,实则暗地里风起云涌。

尤其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这几派人的矛盾也愈来愈大,风雨欲来,诸葛亮不得已之下,才想出了用外部矛盾来化解内部矛盾的办法。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不得不说,实在是高明啊,能想出来这种办法来调节矛盾的诸葛亮,绝对不可能是故弄玄虚的草包一个。

第三点:拿下陇右之地

其实北伐只是一个幌子,诸葛亮自己肯定也知道,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之外,诸葛亮还真有一件想做的事情,那便是占据陇右。刘备生前也有这么一个打算,因为陇右这块地盘有其特殊的便宜之处。

陇右之地

陇右这块地盘地广人稀,并不盛产农作物,所以原住民也很少,所以其他两国对这块地盘倒也没有相当的重视。殊不知陇右盛产良驹,且陇右面积之大,非常适合训练骑兵,若是蜀汉能够得到这块地盘,不仅可以在此处伏击曹魏,还可以在这处土地上发展自己的骑兵,势力不容小觑。

而且蜀汉的真实处境只有诸葛亮了解,他不肯坐以待毙,选择了主动出击,正是因为他还藏了别的巧思妙计来化解蜀汉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益州   魏国   蜀汉   茅庐   蜀国   生死存亡   兵马   军师   幌子   矛盾   地盘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