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配得上“好评如潮”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狂飙》播出后期,很多观众对该剧的评价是“烂尾”。然而,在各大网络上,针对《狂飙》的评夹依然是褒扬的多批评的少,说是好评如潮真不算夸张。但是,撇去喧嚣和泡沫,认真地想一个问题:《狂飙》真地配得上好评如潮吗?

其实,《狂飙》烂掉的不仅仅是尾,头、躯干、四肢都是残缺的。不客气地说,除张颂文、高叶等个别演员的表演外,《狂飙》就是一部又假又尬的烂剧,根本配不上好评如潮。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这个观点成立吗?本文将阐述我这个普通观众对《狂飙》的观感。请注意,我要说的仅仅是编剧,是故事呈现,而不涉及演员表演。

主干故事自相矛盾,《狂飙》编剧把自己编成笑话!

一部电视剧能否成立,关键是主干故事是否合理、成立。主干故事,就是众多故事的提领、引发者。《狂飙》的主干故事合理吗?成立吗?

《狂飙》的主干故事是省政法委派出以徐忠为主的督导组,调查群众反映的京海市黑恶势力猖獗的问题。京海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是市长赵立冬,赵立冬的保护伞是省政法委二把手何黎明。何黎明是徐忠的上级,也是一手提拔徐忠的“恩人”。重要的是,何黎明违法、违纪的证据就在京海市。

概括这个主体故事就是:何黎明派遣精兵强将去查自己,他要对自己政治生命实施自杀。

这样的故事简直是荒唐,编剧不是视观众的智商为无物,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笑话。由于这个主干故事不成立,《狂飙》整剧就不成立。话说回来,主干故事都可以拉胯的电视剧,凭啥“好评如潮”?谁能解释一下?

重点情节漏洞百出,《狂飙》编剧玩的就是“业余”。

九十年代初期,因特殊原因结识了中戏87级编剧专业毕业生刁亦男、骆欣,88级编剧专业毕业生霍昕。在不同的场合听到过他们讲述同一个问题:重点情节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当然也含电视剧。

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观点,不妨以此为标准,看一看电视剧《狂飙》的几个重点情节——

高启强黑化的开始

强哥黑化故事的开端,是他卷入徐江之子电鱼身亡事件。强哥在电鱼现场附近树林撒了一泡尿后,发现水中电鱼的人有点不对,赶忙关掉电源把人拉上岸,却发现人已经死了……

电鱼死人的事儿立案了,调查了,监控更拍到了强哥乘车途经事故地点附近的画面。但是,强哥居然没事儿。

作为强哥黑化的直接动因,作为强哥和安欣的第一对立交手描述,这个故事简直业余到滑稽。

强哥把被电死的人拽出了水面,这么明显的动作,警察勘查现场时不会发现异样和痕迹吗?

假如不能发现异样,安欣也就没必要怀疑强哥与此事有瓜葛,也就不具备引发后面一系列故事的基础了。

如果警察有发现死亡现场有异样,会不会怀疑是谋杀?会不会找到附近树林里那泡新鲜的尿?

如果说警察不怀疑是谋杀,没有搜索现场,找不到那泡尿,警察是不是太不负责了?死者毕竟是大佬许江的儿子,从公从私,警察都不该这么不负责吧?

如果这泡尿找到了,结合监控,事发时有可能到此处的京海人都来验血,强哥还跑得掉吗?他至少要进拘留所蹲几天,把事情解释清楚再出来。当然,如果这样,后面的一系列故事都不能发生了。

由此可见,电鱼这个重点故事也是不成立的。这里不是说不能电鱼,不是说强哥不能刚巧到了事故现场,而是说强哥绝对不能在现场撒尿,更不能拉扯水中的尸体。

强哥黑化起因的重点故事讲得这么荒谬,我也是服了《狂飙》编剧的业余。

◆◆安欣丢枪

安欣,历经艰辛白了头。他的第一个艰辛就是佩枪丢了。这个情节不新鲜,至少是十几年前,姜文就拍了一部很精彩的电影,名字就叫《寻枪》。姜武主演的电视剧《追踪》,也是一个由刑警丢枪引发的故事。一个老套的故事,也是主人公坎坷命运的开始,编剧居然又讲得顾头不顾腚,再次尽显业余的本色。

安欣丢枪是大事,不仅是他的大事,也是京海市公安系统的大事,毕竟涉枪案件从来都是大事儿。

很快,唐老大因此被逮捕。唐老大被捕后,按照高老二的谋划,供出了一个假同伙。假同伙没几分钟就被识破,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稍微专业一点,警察只要对假同伙讲一下后果就完了:提供伪证,涉嫌包庇盗抢枪支的刑事案件,至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期。十年徒刑,喝多少假酒才能替人顶罪?

假同伙不用交代别的,只要供出帮他设计伪证的人是高老二就行了。显然,假同伙没有供出高老二。假同伙可以扛着不交代吗?也可以,前提是他像编剧一样,也是个傻狍子。

多说一句:涉枪案件,除非没抓到人。被抓到的人想咬死不给口供,做梦呢吧?

一句话:又编又导的徐纪周先生,能够把安欣丢枪的故事讲得这么“神奇”,跟他当年编导的手榴弹揍飞机的抗日神故事有一拼。

对了,用手榴弹把鬼子的飞机从天上打下来的演员,在《狂飙》里演的是刑警队长李响。说实话,这个演员的演技还是中规中矩的。

◆◆◆安欣卧底。

安欣查到疯驴子的线索,曹队长立刻想起此人已被处理,4年徒刑,此刻正在监狱里。于是,安欣去卧底,接近疯驴子。

问题来了,疯驴子刑期还有多久?两三个月?半年?……

肯定都不行,因为安欣进监狱好歹要有个罪名,这个罪名咋地也得是个一年以上的刑期,一年以下的就不用进监狱了。

假如疯驴子三个月出狱,安欣也跟着出来,不用问就是卧底。如果疯驴子的刑期还有一年,他仅仅是有可能杀害黄翠翠,派一个刑警陪他坐一年的牢,跟谁说谁信?

同样的道理,麻子出狱到疯驴子身边卧底,也是不可能的。如果麻子是服刑期满出狱,为啥要去当卧底,刑警队开的工资高吗?如果麻子是提前出狱,疯驴子咋就能信他,仅仅因为同情编剧业余吗?

卧底这段说编剧、导演业余绝对不冤枉他们,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疯驴子和安欣结识的地方根本不是监狱,而是拘留所。

◆◆◆◆赵立冬安排曹闯杀许江。

赵立冬这个官当的,从根上说就是白瞎了。一个政法委书记,居然指使亲信去杀黑社会老,这个故事已经接近《聊斋志异》的水平了。赵立冬是政法委书记,如果他想弄死许江灭口,至少三种名正言顺的作法:

一是抓捕现场以拒捕、袭警的理由现场击毙;一是抓到后在看守所悄悄杀掉,伪装成自杀之类的,合情合理;最稳妥的就是按照杀人犯判了,直接判死刑不就完了吗,何至于还搞暗杀?

也许有观众会说,许江要是反咬赵立冬一口咋整?

看罪名——杀人犯。人家就没提黑社会的事儿。杀人犯举报当地政法委一把手,只能是挟嫌报复,根本不会被理睬。否则的话,法院判下来的杀人案,一件也执行不成,犯人专挑大官举报就行,举报一个查半年,举报20个十年活过来了。

赵立冬指使警员暗杀上瘾了,还能沟通强哥,让强哥帮他去杀人。赵立冬的智商作政法委书的确不行,作编剧还可以,至少可以编部《狂飙》,以勤工俭学的身份讲述黑社会的故事,还能获得好评如潮。

◆◆◆◆◆安欣当交警。安欣不受待见,发配到交警队当了交警。麦噶蹬呀麦噶蹬,交警的工作可不仅仅是作手势指挥交通,还包括交通违章、违规的处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交警与刑警相比,技术含量也是相当高的,这咋在《狂飙》里“当交警”就成了变相发配呢?难道又编又导的徐纪周先生是跟周星星学的这个梗?人家周星星追求的就是无厘头,《狂飙》至少在表面上还不是无厘头吧?

安欣作交警的故事,往大了说是警种歧视,往实在了说,就是外行加业余,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个:

强哥成为黑社会老大后,明着有集团,暗着有地下钱庄、地下赌场、高利贷。不管是明着的生意还是暗着的勾当,都作得很大。

扫黑除恶针对的就是强哥,却看不到经侦的身影。最后,督导组拿到强哥的黑帐,也是靠老莫的女儿完成的……

麦噶蹬呀麦噶蹬,京海市没有经侦吗?刑侦、经侦、缉毒、内保,全中国哪个地市级公安局不是这样配置的?难怪安欣感叹六年没有抓到高启强一点证据。要是京海市没有经侦队伍,别说六年,六十年也抓不到任何一个黑社会组织的经济犯罪证据。

关于警衔的问题,好多网友都议论过,显然在警衔上《狂飙》编剧很out,关于警种的问题,《狂飙》编剧一样很业余。

写警察的电视剧,写扫黑的电视剧,关于警界常识都没有,想问问《狂飙》编剧:你是专程赶来祸害观众智商的吗?

戏不够,尬来凑。《狂飙》一直在飙尬。

《狂飙》开播后,很多人有这样的观感:个别寄予厚望的演员演得不好,比如……

这里,不为演员开脱,只是想问一下大家;如果您就是演员,下列场景换您能怎么演?

◆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忽然中断联系长达六年。情哥哥与情妹妹的父亲在一起工作,这位父亲还非常青睐情哥哥,甚至设计促成小情人相逢。即便这样,小情人儿却六年没有联系。注意鸭,不是六星期,也不是六个月,是六年鸥。虽然妹也没变心,哥也没变态,愣就是六年没联系。为什么捏?因为妹换了一个手机号……

这就是《狂飙》中安欣和孟钰之间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假吗?尬吗?如果您觉得这个故事很荒唐,太尴尬,演员就不会产生跟您一样的感觉吗?这么尬的故事,您指望着演员出彩,一定是想多了。说实话,演成现在这个样子,演员对得起影帝的称号。

◆◆没有最尬,只有更尬。两嫌犯,出逃前回家看望老娘。老娘就是个老神仙,啥也没问,就知道作为公务人员的儿子要出逃,眼泪就在眼眶里转……我就奇怪了,她的儿子大小是个处级干部,难道没有公出的经历吗?

接下来更尬,出逃的俩人急匆匆赶到码头,缉捕队伍尾随而至,然后就是把观众尬的一塌糊涂的督导组组长徐忠列队点名劝降。先别说徐组长是不是尬演,咱们分析这样几个问题:

①、显然,督导组、专案组是知道两嫌犯出逃的打算的,甚至知道这俩人离港的码头。那为啥不在路上拦截一下捏,孙子兵法没读过吗?夜长梦多不担心吗?

②、列队点名劝降,貌似很感人,但是这一天缉毒警察就没别的事吗?有案子抽不出来身,队列还咋列?万一有人感冒发烧请病假,点名还咋点?

分析到这里,我是由衷地佩服演员敬业、演技精湛。换我,直接就能笑场。太尬了,不笑场对不起编剧。

◆◆◆《狂飙》的尬,包括尬吹。关于《狂飙》尬吹,前几天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这里不赘述。滑稽的是导演徐纪周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一本正经地说,他不给演员看完整的剧本,要演员对人物反转保持神秘感……

麦噶蹬呀麦噶蹬,观众看电视剧的确是一集一集看,剧中角色出现反转事先可以不知道,以保持神秘感。演员拍戏的时候难道也是一集一集按照顺序拍的吗?如果不是,你不给演员看完整的剧本就能保持神秘感了吗?忽悠观众吹一下,也不能这么尬吧?

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尬,只有更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纪周导演称“我们这个戏也许会走进中国电视剧的史册”。其实没必要说“也许”,要是有记载荒谬和尬的史册,《狂飙》的确有入围的竞争力。

◆◆◆◆《狂飙》的尬,还包括出品方的尬态度。这几天,一位曾有犯罪记录的人,在《狂飙》中出演角色的新闻爆出,《狂飙》的关注度再次飙了起来。

这里,我不想讨论其他问题,只想说说《狂飙》出品方的态度。

这份声明可以明显看出,出品方、剧组在强调两点:

①、此人以前演过影视作品,我们不是第一个用他的;

这个理由不奇葩,但是很尬。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任何一个杀人犯都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犯,难道这就是他脱罪或者辩护的理由?

②、剧组不认识此人,看了简历才录用了他;

看简历选演员是真的假的先不管,这位有前科的演员的夫人是位制片人,圈子的名人,剧组、制片方、出品方居然都不认识她?居然都不知道她老公的过往?这样的解释有没有尬的不要不要的?


手滑了,一口气写了这么多,说实话,跟《狂飙》较真儿,真的不值当。但是,如果较真儿,本文罗列的问题,仅仅是一小部分。比如编剧社会常识的浅薄,政务常识的幼稚,都可以罗列。最后举一个例子,剧中强哥调动媒体记者围攻公安局,麦噶蹬呀麦噶蹬,徐纪周把日本小说原创成电视剧《深瞳》后,落下了习惯吗?是不是以为外国的故事都可以原创到中国?在中国,记者围堵任何一个党政机关在中国都是不可能的,毕竟媒体姓党,媒体都是宣传部直接管辖的……

总结一下:《狂飙》剧情很假、人设很乱、导演很尬。除个别演员的表演和造势宣传外,根本不值得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狂飙   电鱼   政法委   杀人犯   同伙   驴子   卧底   主干   交警   编剧   好评   观众   演员   警察   电视剧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