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不从容,心急想吃热豆腐,结果到手的皇位飞了,落个身死家亡

李从荣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第二子,按照古时皇权更替,嫡长子优先继承的原则,他与皇位本是绝缘的。但这人命好,由于哥哥英年早逝,李从荣便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

按理说只要李从荣耐心等待,皇位迟早会落到他的头上,可他偏要高调折腾,结果落个了身死家亡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从荣贵为皇子身份显赫,性格也飞扬跋扈,朝中大臣没几个他能看上眼的。范延光、赵延寿两人当时受命为枢密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倾朝野,但见了他也要礼让七分。

即便如此,李从荣不但越权干涉两人执政,还有事没事当众羞辱一下两人,为的就是踩低他人抬高自己,意在群臣面前立威。

泥菩萨还有三分土性呢,何况是两位当朝重臣?不堪其辱的两人秘密商讨良久。最后决定——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于是两人申请外调,自愿从中央下放到地方。

但是报告打上去后,明宗李嗣源却不批准,理由是他现在身体有疾,朝廷大小事务还要靠他们两个,并问他们在工作中是不是遇到了困难,有什么困难可以给自己说。

两人哪敢说是因为他的儿子,只得说了些“能力有限,怕折鼎覆食误了朝廷大事”等空话套话。

明宗李嗣源也以空话套话对两人进行了一番宽慰,外调的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可是,李从荣听说此事后,却大为恼火,觉得两人此举就是对自己无声的抗争,明显就不和自己一心。于是放出话来说:我一旦得居南面(做皇帝),定当族诛权幸,廓清宫廷。

两位枢密使听了这话,更加惶恐,于是再打报告申请外调。这时明宗李嗣源的病已渐重,他在病床上一下将两人的报告扔到地上,说:要去便去,何用表闻!

皇帝这话就相当于大人训斥小孩:想去哪就去哪,别跟我说!你想两人哪还敢再提外调之事。

然而,眼看着老皇帝病情加重,说归天就归天,李从荣随时可能登基做皇帝,两人为保命只得采取迂回策略。

赵延寿因为是驸马,于是央求自己的妻子,做其父皇李嗣源的工作。别说,还真起到了作用,他被外调为宣武节度使。

范延光看赵延寿外调成功,很是艳羡,但他不是驸马,没有公主给自己说情斡旋。想了想便拿出半生积蓄,去讨好明宗李嗣源最宠爱的妃子,最后居然也如愿以偿,做了成德军节度使。

挤兑走了两个朝中重臣枢密使,李从荣更加飞扬跋扈,朝中众臣无不唯其命是从。

此时的明宗李嗣源已沉疴难起,病情危重。

一天李从荣隐约听到宫中传来哭声,心中大喜道:一定是我爹死了,于是打扮一新,专等宫中使者前来迎接他登基称帝。

可是等了一夜,并不见动静。

第二天,他又耐着性子等了一天,越等越急:一来是他急于当皇帝;二来他认为他爹死了宫中没动静,肯定是秘不发丧,想另立他人。

于是李从荣坐不住了,马上派出亲信往告众大臣说:我欲带兵入宫,以备非常。

当时有大臣劝其说:皇上万福,王宜竭力忠孝,不可妄信浮言。这话本是好意,奈何李从荣却放出狠话说:尔等独不念家族吗?怎敢拒我!

众臣见他如此狂悖,哪敢不从。然而,让李从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父皇这时不但没有驾崩,反而病情有所好转。可是这一消息从宫中传来的时候,李从荣已是箭在弦上,于是他索性带领亲兵千人,直闯禁宫。

李从荣如此高调造反,满城震惊,宫中早已做好准备。因为明宗李嗣源的确健在,所以平叛的将领带着皇帝的旨意,只大喊了一声:来军何故从逆,快快回营,免得连坐!

跟随李从荣的那些亲兵牙将,听了这话便一哄而散。李从荣也狼狈奔走,逃回府第一看,侍卫仆佣早已逃得一个不剩。

外面追兵甚急,李从荣迫不得已,弯腰就向床底钻去。进去后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刘氏早已捷足先登躲避在此。

两人在床底抖若筛糠,很快被平叛的将领发现,拉出来一人一刀,便将其送入黄泉做他的皇帝梦去了。

李从荣本来拿一手好牌,却被其打了个稀巴烂,如果他真能从容不迫地耐心等待,明宗李嗣源归天之后,皇位肯定非他莫属。

古人说欲速则不达,正是李从荣迫不及待地想登基做皇帝,反而断送了自己的卿卿小命。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从荣兵败被杀后没几天,明宗李嗣源也因儿子造反而心情愤懑,病情随之加重而撒手人寰。

这时李嗣源的第三子、李从荣的弟弟李厚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并最终捡漏成功——顺利继承了皇位。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皇位   延寿   枢密使   亲兵   宫中   长子   心急   大臣   病情   从容   这话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