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自传(二):情谊维系的邦交不可靠,强大自身才是正道!

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孙中山

险中求胜的君王路,邦交风云再起

公元前645年,懵懵懂懂的太子圉入秦为质子。

秦穆公脑洞大开,秦晋之好的维系需要从娃娃抓起,于是在公族之中选女子婚配太子圉,选来选去,标准一再提高,或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穆公的女儿嬴文成为圉的夫人—怀嬴。

太子,父死继承君位,地位显赫,可惜只是法统和理论上的必然,理论和现实还有十万八千里,其中的煎熬,非你我普通人所能想象!

公元前641年,秦国吞并梁国。梁伯的子孙以“梁”为姓,思念故土,而太子圉也是悲伤不已,因为梁国是其母国,梁国灭亡让太子圉失去继承君位的外援。如果你不理解,可以参见“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宠幸褒姒,废掉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太子宜臼的娘家人不干了。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侯、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太子宜臼继位,迁都洛邑,史称“周平王”。

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着急了,自己年幼入秦为质,晋国内无亲信重臣,年幼难以服众,失去父亲的庇护,一旦事变,流浪在外的伯父重耳抢先归国,那自己岂不是鸡飞蛋打?太子圉,不甘心,一定要搏一个未来!

归心似箭的圉,有点舍不得娇妻怀嬴,想带着爱妻一并出逃。背负特殊使命的怀嬴,忠义、爱情面前迷茫了,选择了逃避。

深明大义的怀嬴对太子圉说:“我的父亲让我嫁给你,是为了监视你,作为秦国子民,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可是我又是你的妻子,眼睁睁地看着你在秦国受苦蒙辱,心如绞痛,你走吧,回到晋国,当你的君王!你放心,对你的悄然离去,我不会透露一点消息。好男儿志在四方,我有心却不能陪你左右,就此别过,今生不见!”

太子圉咬碎了牙齿,跺了跺脚,满怀惆怅地离去。公元637年,晋惠公病死,太子圉在都城降继位,史称“晋怀公”。

国恨家仇,晋怀公对自己的老丈人秦穆公一脸愤恨,像极了自己老爸的样子,秦晋之好再起波澜!

奇货可居的重耳,逢场作戏的翁婿情

太子圉不告而别,深深地伤害了老丈人秦穆公的感情。此子,果然是“无耻至极”晋惠公的种,不按套路出牌,多年潜心豢养的“小绵羊”没有培养成秦晋之好的形象大使,反而长成了初露锋芒的中山狼。

耗费巨大心血、屡屡失策的政治投资,让自诩英明神武的穆公有点脸红,扰乱了“渭水垂钓”的心境。无毒不丈夫,你们父子屡屡负我,休怪我不客气,根基不稳的“狼子野心”需尽早诛杀,以防后患。可是,师出无名,如何是好?有了,流亡楚国的公子重耳就是一枚不错的棋子,隔山打牛,大事可期!

一生坎坷的重耳

公元前637年,秦穆公遣人迎滞留楚地的破落户重耳入秦,或许是心有灵犀,重耳欣然应邀。秦穆公看着可怜兮兮的六十岁老叟重耳,同情心泛滥,厚待之,让二婚的怀嬴嫁给重耳。老头子虽然结了好几次婚,心里却瞧不上二婚女怀嬴,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屈意纳之。

一女两嫁,奇葩的秦穆公

有次清晨,怀嬴端水侍奉重耳,重耳洗漱完,耍起了“甩手舞”,水珠子溅了怀嬴一脸。怀春的富家少妇岂能吃亏,怒道;“你是晋国的公子,我是秦国的公主,门当户对,你凭什么瞧不起我?”重耳脑袋一嗡,寄人篱下,还摆什么谱,连忙谢罪求饶,总算揭过了这一茬。

翁婿“情投意合”,感情迅速升温,重耳越来越符合秦穆公的挑剔的目光:重耳,这才是我心中的好女婿,这才是我理想中的晋国国君,这才是秦晋之好的最佳人选。

昙花一现的晋怀公,“后来居上”的晋文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昔日的太子圉,早已今非昔比,大权在握,人生得意,可高兴归高兴,君王还是有心事,有愁事,那就是老而不死的伯父重耳。无论是资历声望,还是品德才能,二十岁小伙子如何是老而弥坚重耳的对手?更可恨的是,秦国收留重耳,居心叵测,不得不防。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晋怀公打定主意,一时解决不了重耳,那么先剪除其羽翼,对其臣子侍从下手。于是晋怀公下令:晋国攀附逆臣重耳流亡之人,至期而归者,生;不归者,尽灭其家。可惜,效果寥寥,无人响应,晋怀公决定“枪打出头鸟”,彰显君王威势,逮捕了狐突。

公元前655年,晋国骊姬乱政,重耳外逃。狐毛、狐偃随重耳周游列国,虽一路坎坷,每况愈下,却始终不离不弃,为“忠臣义士”的典范。说起来,狐偃与狐毛是重耳的舅舅,也是其股肱之臣。二人都是狐突的儿子,狐突自然也就成了晋怀公的眼中钉。

怀公说:“子回则免罪。”

狐突道:“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贰,何以事君?”

恼羞成怒的晋怀公,杀掉了硬骨头的狐突,以消心头之火。

年轻气盛的晋怀公,攘外不得法,反而让国内骚乱,没有料想到诛杀狐突的严重后果:肉体抹杀,简单粗暴,可与之相随的是失掉民心,让公卿大夫人人自危。

晋怀公的末日已经来到了!

晋怀公,焦头烂额,内忧外困,而重耳春风得意,君位已是搓手可取。

涅槃重生—晋文公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大笔一挥,命精锐士卒3000人护送颠沛流离二十年的重耳归晋,晋国公卿大夫栾枝、郤谷内应为援,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抵达国都绛,即位为君,史称“晋文公”。

可怜的晋怀公,则亡命天下,逃到高梁,不久被杀。不到一年的君位,屁股还没坐热,就已经尸首分离。

几家欢喜,几家愁!跟随重耳的臣子侍从,借从龙之功,“鸡犬升天”,晋惠公、晋怀公的旧臣亲信则坐立不安,或死或逃,令人唏嘘不已。

秦晋之好,已是肉眼可见,皆大欢喜!

预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本文的,请关注点赞!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晋国   秦国   秦晋之好   翁婿   老丈人   邦交   公卿   侍从   君王   正道   公元前   自传   情谊   太子   强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