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都城“九世五迁”,饱受其累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古代王朝,动不动一二百年几代传国,或因社稷需要,或因战乱,因而搬迁,另立王城,王城迁徙,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

唐朝时,唐朝国都有两座,一座是东都洛阳,一座是定鼎天下的长安城,大体上,东都是陪都。

唐朝的都城变化,属于社稷需要,因为考虑到政治、经济等等因素,唐朝才会迁都一次。

而宋代则不同,南北宋之分割点,就是因为金人南下,北宋丧权辱国,皇帝都给人捉了去,为了避开战乱,国都才由汴梁(开封)改为了建康(南京),宋朝进入南宋时代。

宋之迁都,属于规避战乱。

历史上,秦朝也是数易其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国已是三迁都城。从最初的地处西陲的秦部族祖地雍城,到后来战国初期的河西小城堡栎阳,再到后来秦国强盛以后,为了匹配秦国的新面貌,秦孝公决定动土迁都,定都咸阳。

三迁都城,听起来是够劳民伤财,费时费力了吧?

然而这还不是最多的。

中国历史上,说到“数易其都”,最多的其实是商朝。

商朝的迁都有多夸张呢?

商王朝从开国之君,到最后一任君王,也就是商纣王,一共是经历了二十三代,其中他们迁都最频繁的时候,前九代就迁了两次,第十代整整迁了五次!

商朝建国,建都西亳

夏桀是夏朝最后的君王,他是一个暴君,行暴政,好淫荒,不得民心,尽失民心。

于是商汤便率军攻打夏桀,并取而代之,公元前1600年,商汤成为新的天子,天下共主。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600年的事情。

商汤,本名成汤,这位商朝开国之君,算得上是一代人杰,他建国以后,定都西亳(今河南内黄与濮阳交界)。

从流传下来的甲骨片中可知,西亳城大概就是如今的“偃师商城”,是当时整个大商的政治、文化中心,却不算是大商的经济中心,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待会再来讲。

西亳城作为大商的第一代都城,一共经历了五位商王,包括大商开国之君成汤,然后是他的继任者,外丙、中壬、太甲和沃丁等五位。

一迁其都,国泰民安

然后到了第五代商王沃丁这里,他决定迁入新都,为什么呢?

原来,由于西亳的地理位置不够好,当时商朝的人口都分布在大河两岸的河谷平原之中,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上好的繁衍栖息之地,而且适合建立聚落,聚合成片,容纳更多人口。

于是,五代商王开始花费银钱,斥巨资修建新城堡,那就是规模更大,能够容纳更多人口,且正处于最好的经济区位的新都城,史称“郑毫”,而原先的都城西毫,则变成了陪都、辅都、旧城,级别下了一层。

商朝自此进入了两京时代。

郑毫作为商之王城,历经了四代主人,分别是太庚、小甲、雍己和太戊等四位商王,

后来,商王朝又修建了规模更大的“郑亳”,商王朝进入“两京”时代。“西亳”退居到了“辅都”地位。

这之后,又经历了太庚、小甲、雍己、太戊四代商王,再加上此前的五代商王成汤、外丙、中壬、太甲、沃丁,正好是九代。

这九位商王的统治下,商朝历经了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421年,历时179年的时间跨度,被命名为“早商”时期,而这,基本就是商王朝的实力巅峰期了。

特别是在第九代商王太戊统治时期,商朝正是国力最磅礴的时候,那座王城郑亳,在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投入下,建成了一座占地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的超级大城,堪比传说中的巴比伦城。

而且当时的商朝,国库充盈,盛世升平,外无战乱,内无饥馑。

然而,自太戊以后,商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九世五迁,乱象初显

自太戊驾崩后,商朝进入了短暂的内乱中。

太戊之子仲丁继位,成为第十代商王,然而仲丁性格很烂,做了国王却镇不住场子,才会催生出“九世五迁”这样的乱局。

九世五迁,分别是仲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

仲丁即位以后,兴致勃勃地先迁都一次,将王城定到了自己喜欢的隞。

然而仲丁死后,他的兄弟外壬即位,在位15年,然后又经历了一位商王无,河亶甲。

河亶甲继位,将王都迁到了相城(今河南内黄与安阳交界)。

谁知,河亶甲这位短命君王还没等亲眼看到自己梦想的大城捡起,就一命呜呼了。

河亶甲的继任者是祖乙,第十三代商王,也是个不安分的主。

他一看自己的前代商王们个个都爱迁都,于是自己也效仿了一下,将从相城迁到了邢地(今河北邢台一带)。

再然后,仿佛刮起了一阵迁都的怪风,早商以后,商朝的历代君王们个个爱迁都,南庚迁奄,盘庚迁殷,总之没个消停。

而在此期间,劳民伤财,民愤怨天也自不在话下。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两年的受罪,而是前后近十任商王,近百年的艰苦工程,在此期间,究竟产生了多少劳损庶民的罪孽,是真的数都数不清。

难怪商朝最后会灭亡呢,近百年的民怨累积下来,那种沸反盈天的民怨,哪怕是秦始皇来了也承受不起。

上文我们说过,唐朝因为政治需求而迁都,洛阳相比长安,位置更佳,所以才要迁都,但是长安并没有因此废弃,而是聚拢起关中的人气,因此哪怕迁都后,长安洛阳,一东一西,遥相呼应,不过是再添一座大城罢了。

而宋朝迁都,是因为金人南下,宋朝防御不住,北宋国都汴梁都被金人烧毁了,所以为了躲避战乱,休养生息,才迁都到建康,是为趋吉避凶之选择。

而商朝这五迁都城是什么呢?

除了第一、二次迁都,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区位选择,而适量地迁都。

可后来的几次迁都都是什么玩意?

纯粹是为了君王的一己之私,白白消耗民力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都城   汴梁   内黄   秦国   商汤   王朝   商朝   君王   战乱   公元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