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最后的3个军统特务,隐姓埋名64年后,2013年留下一张合影

军统作为国民党的谍报机关,它里面所包含的特务人员,谍战部队曾经在革命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勾心斗角,刀尖舔血,杀人于无形,这些是人们对于军统的一贯印象。

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国民党的主要两个特务组织之一,负责人是戴笠

戴笠

在戴笠的带领之下,军统的特务像一张悬挂在天空中的大网,囊括和监视了进步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国民党的政客以及外国友人和共产党人的。这个机构不仅是蒋介石锄奸行动的利剑,更是他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秘密武器。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时,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大多都跟着蒋介石败退到了台湾,只不过蒋介石还留了个心眼儿,他不想一直在台湾那里生活,而是想在日后继续反攻大陆,获取政权

蒋介石

要想完成这个目标,里应外合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他们在大陆安插了许多的线人和特务,这些人都听从蒋介石的指挥而行动,但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不想继续做反人民的事情。后来他们在大陆安定了下来,切断了和台湾那边的联系,回归到平常人的生活之中。

2013年,大陆的最后三个军统特务碰面,虽然之前不认识,但是他们重新聚在一起也引出了当年的风云之事。

那么,他们为何在大陆生活?之前经历了什么呢?

同姓“戴”的军统特工

军统是国民党设立的特务组织,成立于1938年8月,负责人是戴笠,他发展的特务人数将近5万名,分布在国民党的各个公职机构当中。他在培养特务的时候只有一个方针,那就是“唯领袖之命是从”,因此不管是清除内奸抑或是党同伐异,军统的人无处不在。

蒋介石与戴笠

不管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解放战争中,这些特务们都游走在暗夜里,一直为他们的组织而效忠着。随着蒋介石在中原上战事的失败,他们也被安排到了大陆各处,有的人听从台湾方面的指挥而行动,有的人主动切断了和台湾方面的联系,在大陆过起普通人的生活。

因为早就知道蒋介石善于弄这些蝇营狗苟的动作,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除恶行动展开了。党中央快速地组织起来,要求他们全面清查潜伏在社会当中的特务以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安全威胁的谍报人员。

图源网络

经过了三、四年的打击,这些残余势力一个一个被揪着出来,仍怀有异心的特务们也被全部被抓了起来,而且那场运动的影响也延续到后面十数年,比如一开始警察调查杀害江姐的凶手没有被及找到,但是政府未曾放弃,一直对这些人的行踪进行追查。在十年之后江西省的一个小村落,杀害江姐的刽子手被警察一一揪了出来。

随着消灭的特务人数越来越多,国民党的间谍似乎也只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符号,他们渐渐只存在于老人的口中。可时至今日,谍战永远不是一个可以停止的东西。

在2013年,国民党的三个留在他大陆的特务再度聚集。只不过他们那时已经都是垂暮老人,不能再对国家构成怎样的威胁了。

王庆莲、戴一谦、祝仁波合照

2013年的某一天,浙江省江山市的某一个敬老院里面突然出现了骚动,80多岁的戴以谦老人让医护人员好好将他打扮一番,因为他在今天要约见老朋友。临近中午的时候,敬老院门口缓缓驶进了一辆汽车,从车上下来的是一男一女,他们也都像戴一谦一样,都是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老者。

这三个人见面之后直接抱头痛哭了起来,他们的手久久地握在一起不愿意放开。旁边的摄影师抓住时机为他们照了一张相,照片中三个老人站成一排,面色和煦,就像普通的慈爱的老奶奶老爷爷一般,恐怕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三个人腰身佝偻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军统特务,曾经游走在暗夜里的谍报人员。

三人交谈合影

戴以谦是1941年加入军统的,他那个时候仅仅17岁。只不过年少的他分不清何为党派,何为势力,何为政治,只想将报国的热情投入到抗日的战场上。

在战场上历练了一年之后,戴以谦被分到了江西铅山的军统东南办事处,他在那里做管理军务的副官。虽然身在军统,但是他接触不到中枢和权力部门,因此他就一直浑水摸鱼地过日子。

可年轻的他每日每夜想的都是能继续再上战场报效国家。后来恰逢戴笠乘坐飞机来到了江西省察军统分局视察工作,戴以谦和戴笠搭上了线,经过两人的聊天得知,戴以谦算起来竟然是戴笠的内侄,他还要管戴笠叫一声十叔公。

戴笠

有了这层关系,戴笠便觉得一定要将戴以谦放在自己的身边。因为他是自己的亲戚,又年纪有为,必得为自己效忠才是,于是在戴笠临走之时,他将戴以谦一同带着回去。

有了戴笠的扶持,戴以谦在军统里混得如鱼得水,他本性纯良,自从加入军统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抗日的战场做贡献,因此在破译日本电报、获取机密档案的时候,戴以谦不辞不让,尽心尽力。可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尽管他曾经为抗战做出了贡献,但跟在戴笠的身边久了也难免迷失了自己的心智。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没能看清形势,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后来解放军大军解放了全中国,他成了国民党军队里投诚的一员。在那个时候,他没有为了求生而隐瞒自己过往,而是老老实实地向党报告了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因为他的确对国家有功,又的确做过错事,所以戴以谦被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

唯一一位女性特工老人

在出狱之后,他的家庭早已妻离子散,妻子为了规避他身上的嫌疑早就已经带着孩子改嫁他人,因此,无亲无故的他被政府安排在了敬老院。虽然只能满足日常的温饱,但是敬老院顾念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还是会给他一定的救济金。

因为曾经在战场上战斗过,所以敬老院的志愿者也对他非常尊敬。戴以谦便适时地提出,是否还能够再见见当年的战友。尽管身份敏感,但是政府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毕竟他那时已经是耄耋之年,做不了什么了,所以志愿者便将王庆莲老人找来了。

王庆莲

王庆莲不同于戴一谦,她不是接触军统中枢的机要人员,只是军统的普通文职人员。

作为一名普通的文职人员,权力倾轧没有她的份。王庆莲便在军统里踏踏实实的工作,那时候领导给她派的任务就是翻译日文的密电,将情报破获出来,好传播给一线战场的将官们。

王庆莲获取完成任务的时候并没对军统有任何的厌恶之心,因为她没有接触到这个职位黑暗的一面,因此她的工作也对抗战是有贡献的。可后来王庆莲就发现了异样的地方,她经常能发现戴笠的行动队出去抓人,而且抓的人还是自己的同胞,这让她对自己的身份以及职位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年轻时的王庆莲

后来,王庆莲一步步发现军统局的真面目,一步步发现戴笠和他的走狗的恶劣行径,于是她在解放战争时期向自己的领导提出了辞职。

回乡之后,王庆莲和母亲过起了安生日子,他们在家里拥有着一亩良田,两个人以做农活为生。新中国建立之后,抓捕国民党要犯的运动轰轰烈烈展开,还没等人来抓她,王庆莲直接到了公安局交代了自己的身世和从前的履历。

因为她是文职人员,又对抗战有贡献,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势做出杀害共产党人的事情,因此王庆莲被政府调查明白后就被释放了出来。甚至因为她对抗战有个贡献,政府还安排王庆莲进入粮食局工作。

王庆莲与家人

在粮食局工作的那几年里,王庆莲逐步看清了共产党人的本质,也逐步明白当时的军统究竟是做什么的,要知道当她从军统辞职的那年才不过19岁。

19岁也只是一个孩子,王庆莲能够在那么小的年纪里全身而退足可见她的聪明才智。后来她在粮食局工作了半生,家庭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保障,王庆莲非常满意。

直到有一天一位志愿者找到了自己,说军统有一位老朋友想见见她,那时可把她吓了一跳,还以为又要惹出什么风波来。结果等志愿者说明前后事情之时,王庆莲欣然答应。

虽然过往的岁月已成回忆,但是一起在军统里工作过的经历却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她答应了志愿者会来到浙江与从前的同事相见。

王庆莲

三个军统老人重聚

第三个老人名叫祝仁波,他加入军统的原因和王庆莲非常相似,两个人都是出身于底层,因走投无路,吃不起饭,所以看见了一个募兵处就进去了,实际上并不知道军统为何物。

在加入军统之后,祝仁波做的是机电维修工作,靠着出色的本领,他在军统待得比较舒服。和前两位相比,祝仁波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和打打杀杀的事情相隔较远。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祝仁波并没有感到害怕,他觉得自己没有杀过人,也没有犯过事情,政府并不会为难他,而事实正如他所料一样。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祝仁波主动向当地政府交代了自己从前的身份。

祝仁波

在他的袒露里,政府也赶紧查明了他从前的所作所为,也对他进行了严密的审核,于是祝仁波最终没有进入监狱,更没有遭到国家的审判,可是正当他要安心过自己的生活时,他无可避免地遭到了冲击。

虽然他未曾在军统里做过什么恶,但毕竟也是国民党人,当地的有一些不明智的老百姓碍于他从前的工作经历便对其冷眼相待,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他也遭受了不小的政治冲击。对于这些,祝仁波总是笑笑说:“这都是我应该的。”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源于当年蒋介石带兵离开大陆的时候名单上也有他的名字,因此很多的人就认为,祝仁波一定是中枢人员,肯定残害过老百姓,所以大家才对他有如此恶劣的态度。

祝仁波

对于过往的事情,祝仁波已经不再过多解释,政府对他进行一轮又一轮核查的时候,祝仁波也没有非常生气。在一切事情结束之后,祝仁波过上了普通的生活,因为他有维修机电的经验,所以他在家乡过得还算可以,能够依靠自己的小手艺养家糊口,换取微薄的收入。

因为他经常免费为大家修一些小家电,当地的居民都非常喜欢他。在平静的生活里,祝仁波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一天志愿者找上了他的家门,他才发现原来还有人惦记着他,惦记他的人竟然是从前的同事。于是,他也想和这些素未谋面的老同事见见面,一叙往日之情。

祝仁波

在2013年,这三位昔日的军统特工重新见了面。他们聊天里曾说,虽然在建国之后,他们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可是他们也最终都被人民所接纳,融入了新生活当中。在养老院合过影之后,他们三个人相扶相携进入室内开始回忆过往。

他们回忆起了曾经在军统里的生活,回忆起了他们的领导以及戴笠,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等人的事迹。面对的那些已经过去的事,他们三个人感慨万分。

说到激动处,王庆莲老人流下了泪水,因为他曾经在建国之后遭受到了批判,被下放到了农场进行了20多年的劳动。她悔恨于自己当时的识人不明,也感激政府能够重新接纳她。

除此之外,他们三个人也都在说着如今美好生活和从前社会崩盘的迹象大不相同。

两位老人

“正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之下,咱们这些老百姓才能过上普通的生活。什么军统,什么特工,那都是不需要的。只要国家繁荣富强了,普通人也都能安安稳稳地,谁想过那些不太平的生活呢?”祝仁波老人虽然因为年纪大有些口齿不清,但是当他将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在场的志愿者们都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说实话,他们三人曾经是军统特工,且国民党是出了名的有钱,他们三个人曾经享受的待遇津贴也不会很低到哪里去。可时至今日,他们仍然能这样评判自己的过往,这无疑是对新中国和党的最大肯定。而他们这种思维的转变也证实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军统   特务   解放战争   隐姓埋名   蒋介石   国民党   志愿者   从前   年后   老人   大陆   人员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