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李鸿章把22岁女儿嫁给老大臣,没想到两人子孙竟如此出名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清朝晚期的统治者一直将自己当成掌握他人命运的主宰,直到帝国主义列强用炮火轰开了紧锁的国门后,才意识到那些曾被他们所看不起的东西,都是会要了自己命的玩意。

在战火连续烧了一段时间后,晚清政府越发地感觉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他们却依旧拉不下脸面向西方学习。

于是朝廷中的思想观念就形成了分流,其中洋务派坚定地提出了要学习西方的技术用来击退敌人的方案,其中最出名的理念就是魏源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晚清时的堕落景象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助推了一把火。

晚清政府派出了李鸿章等人对起义进行镇压,在镇压的过程中,他们见识到了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强大实力,于是便将魏源的思想进行改进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然而当时的旧思想根深蒂固,几乎所有人还坚持认为不该自降身段,去学习西方人的技术。

李鸿章为了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多次发文进行抨击,却依旧得不到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视。

然而李鸿章1888年的一项举动,却将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他究竟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李鸿章

大家闺秀的烦恼

事情被传出来后,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段婚约,甚至觉得李鸿章是年纪大了犯了老糊涂,竟把自己平日里最宠爱的女儿李菊耦,嫁给了一个毫无前途可言的糙老汉。

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理念中,最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

李菊耦身为李鸿章的女儿,在社会上的地位自然也不低。

更何况在李鸿章对她教育的重视下,李菊耦从小就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这在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是罕见的现象。

李菊耦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刻苦努力,在知道父亲开展洋务运动需要和外国人交流后,她自学起了英语,成为了父亲李鸿章最得力的翻译助手。

后来李菊耦更是凭借着出色的文采,成为了京城远近闻名的才女,前来李家提亲的青年才俊更是多到快踏破了门槛。

那么李鸿章为何要将自己出色的女儿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呢?这不是将女儿的幸福当玩笑吗?

其实是因为李鸿章实在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托付女儿的后半生,而产生这种情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李鸿章在朝廷中的身份。

在当时的晚清王朝,朝廷很少会对汉族人委以重任,更别说让他们身居高位了。

然而李鸿章却在满族人“排汉”的情况下,不仅拥有了大学士的身份,还身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以及海军衙门帮办等三个重要职位。

有了这些职位的加持,也难怪李鸿章会被誉为“汉人之光”

而正是因为这些代表着无限风光与权贵的封号,让李菊耦的婚姻成为了一个难题。

不少的权贵家族想要和李鸿章结为亲家,是为了实现政治联姻,好让自家儿子凭借着李鸿章女婿的名头,在朝廷中能够混得风生水起。

可李鸿章为了自己能在后世留下好名声,将那些心思不轨的上门来提亲人一一拒绝。

可敢到李鸿章家提亲的人大多都是朝中权贵,也都非常重视脸面,可李鸿章的拒绝却让他们认为丢了面子,久而久之就传起了“和李鸿章做亲家就是巴结权贵”的说法。

李鸿章

后来陆续上门来提亲的人家慢慢变少,但李鸿章并不想为了嫁女儿而草草了事,于是李菊耦的婚事便一拖再拖。

离奇的“糊涂”婚姻

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孩子十四五岁就要成亲,李菊耦到了22岁依旧单身,不免在社会上传出一些流言蜚语。

李菊耦在流言的抨击下逐渐变得沉闷起来,就连每天梳洗也会对着镜子里的人像发呆。

面对女儿的改变,李鸿章感到无比痛心,于是他开始主动留意身边的人,想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婿,了却女儿的婚姻大事。

正当大家准备进一步发酵对李菊耦的不良言论时,李鸿章发现最合适的女婿人选竟然一直都在自己身边,他就是李鸿章在慈禧太后面前力保下来的幕僚张佩纶

然而当李鸿章属意张佩纶的消息被传出去后,人们都觉得李鸿章是慌不择路,再怎么样也要挑一个工作稳定的青年男子,怎么能选一个刚被流放回来的老头呢?

其实张佩纶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糟糕,他曾经也是名动京城的青年才俊,只因为一场战争的失败,让慈禧太后和他算起了一笔大账,才导致被流放。

张佩纶

1983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佩纶心心念念地报国理想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机会。正当张佩纶带着将士们奔向战场的时候,慈禧太后却因为害怕被西方国家报复,而让张佩纶终止原本的作战计划。

张佩纶不解慈禧太后这番退缩的举动而连上多封奏折,请求慈禧太后能够批准战士们继续战斗,但慈禧太后一直没有给出答复。

还没等张佩纶做出决定是否要违抗慈禧太后的旨意时,敌人就已经趁他们不注意发起了进攻。

长期沉浸在自己是天府之国中的清军,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顿时手足无措,更别说临场应变去反击敌人了。

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清军被敌人打得丢盔弃甲,敌人则得寸进尺地加速侵犯我国的领土。

慈禧太后在战后把战败的原因,全部归结到是张佩纶胆小怕事,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上来。

另一方面,张佩纶不愿在朝堂中与人同流合污的处事作风,早让他将朝廷中的官员们得罪了个透。

因此,当慈禧太后在朝堂上罗列出张佩纶所谓的错误时,保守派的官员也有了十足得底气,将对张佩纶的不满全部发泄了出来。

慈禧太后看着大臣们如此慷慨激昂地弹劾张佩纶后,心中跟着舒了一口气。

毕竟张佩纶曾经的奏折给了她不小的压力,此时她终于可以借着机会将张佩纶流放出去,从此就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张佩纶深知自己没有反抗的机会,只得无奈地收拾好包裹,带着家眷在黑暗的政局笼罩下,踏上了被流放的路。

在流放的道路上,张佩纶还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直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在途中,因水土不服身亡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只觉得自己的天塌了。

正当张佩纶万念俱灰时,李鸿章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出现了亮光。

因为李鸿章认为张佩纶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且他赤诚的爱国之心彻底地打动了李鸿章。

李鸿章聘请张佩纶为自己的文书人员,并将他接回了京城。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李鸿章发现了张佩纶是一个坦荡君子,且不为名利而执着。

“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乘龙快婿吗?”李鸿章突然灵光一现,马上就开始要撮合女儿和张佩纶。

原本李鸿章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太愿意接受这桩婚事,所以他才先给张佩纶做思想工作。

结果令他万万没想到,女儿李菊耦并不在意两人的年纪差距,张佩纶却成了难做工作的那个人。

在李鸿章问完张佩纶是否愿意迎娶自己的女儿后,张佩纶连忙对李鸿章鞠了一躬,婉拒了婚事。

他知道自己毕竟都是四十多岁的老汉了,仕途也被慈禧太后封杀,和他在一起几乎没有未来可言。

但李鸿章并没有放弃劝说张佩纶,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李菊耦和张佩纶在1888年完成了婚礼。

然而他们的这场婚礼,没能让人们停止对李菊耦的种种流言蜚语,反而因为悬殊的年龄差多了些讽刺的话语。

但李菊耦并不在意外界的议论,因为她和张佩纶成婚后,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甚至在有些场合,他们之间不用话语的交流,用眼神就能会意。

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张佩纶由于满腔报国热情一直无法实现,他的心里总是被壮志未酬的郁闷所填满。

久而久之张佩纶的身体就承受不住日积月累的压力,在李鸿章去世后没多久,张佩纶也跟着去了,只留下李菊耦一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由于李菊耦没有收入来源,加之她曾经的嫁妆,也被张佩纶前妻的儿子私吞了去。

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断开和亲戚朋友们的人情往来,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越发地吝啬起来。

带着对父亲的思念和对丈夫遗志的传承,李菊耦对自己儿子张志沂的要求变得非常严厉,甚至为了鞭策他努力学习,从原本慈爱他的母亲,变成了时常用戒尺伺候他的夜叉。

但在看到张志沂成为了饱读四书五经的才子后,李菊耦觉得家族有了着落,便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对人间的执念,阖眼和另一个世界的家人们团聚了。

佳作频传的后代

在李菊耦离世后,她和张佩纶的两个孩子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为了维持生计,张志沂不得不肩负起身为大哥的职责,开始出门四处打工。

在打工的途中,张志沂遇到了他天命的缘分——晚清名门的后代黄逸梵

他们二人在相识之后很快地就陷入了热恋,最后在情投意合下结为了夫妻,并在第二年就孕育了将惊艳整一个民国时代的才女张爱玲

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寻常孩子的文学造诣,张志沂看到这样的景象毫不犹豫地就请来专门的教习老师,带女儿领略内涵丰富的古典文化。

但张爱玲的童年却没有一直在甜蜜中度过,后来张志沂和黄逸梵因为观念不合选择离婚,张爱玲就开始在于后母的矛盾中夹缝生存。

后妈经常趁张志沂不在家打骂张爱玲,甚至当着张志沂的面,故意制造和张爱玲的矛盾来让张志沂体罚张爱玲。

后来,张爱玲逃离了已经没有爱的家,和母亲取得了联系,但她和母亲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多的只是陌生人般的客套。

兴许是出于对张爱玲曾经的弥补,在张爱玲长大后,黄逸梵拿出了自己曾经的嫁妆,将张爱玲送去香港大学深造。

在香港,张爱玲开启了一段中西方文化交合的新思想碰撞,她的创作也迎来了一个新阶段。

在香港大学学习后的张爱玲,知道了文字所能带来的力量和感染力,她决定用一杆笔来闯出自己的人生。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张爱玲的处女作《天才梦》正式发表后,她竟然开启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都说艺术源自生活,由于童年和大家庭的种种经历让张爱玲一直记忆犹新,所以张爱玲在创作时几乎没有什么瓶颈。

根据回忆进行故事的叙述,张爱玲的作品鲜活,且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同时期的写作大家胡适,曾点评张爱玲的作品说是“少见的骨肉匀称的佳作”。

然而张爱玲的作品不仅在民国时期火,到了现代她的作品依旧能够在文坛上,被称作是一个奇迹。

“我太羡慕能和张爱玲出生在同一个年代的人了。”贾平凹在看完张爱玲的作品后,眼神都有些炽热,对于张爱玲的赞美更是从不间断。

李鸿章的一辈子和诸多不平等条约捆绑,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的评说,对他的人物形象刻画都显得有些负面。

但当时的时局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所能主宰的,在多方面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下,人的力量就略显渺小。

撇开李鸿章在政治上的失败之举,他对待家人和下属的做法确实可圈可点。

他会在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名动京城的才女,也会在看到在爱国人才,被朝廷排挤后伸出援助之手。

李鸿章独到的眼光促成了一段略显荒谬却甜蜜的婚姻。

也因为他的坚持,才能够让张爱玲出生在了一个思潮涌动的年代,并且惊艳了一整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女儿   洋务运动   京城   晚清   权贵   婚事   女婿   朝廷   大臣   子孙   没想到   婚姻   作品   李鸿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