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灭亡后,那些亡国公主们最后都过得怎么样了?

韫龢是皇帝溥仪最信任的人,当伪满政府垮台他逃跑时,溥仪把家里人全部托付给韫龢帮忙照顾。她带领家人逃去哪里了呢?

爱新觉罗•韫龢是醇亲王府的第二个女儿,人称二格格,她比溥仪小三岁。韫龢出生时,清朝已经开始衰落,可是并不影响韫龢的成长,那时醇亲王府每年还能分得四万多两银子,他们的日子依旧过得奢华。

那时她经常被家人带着去皇宫,她和大哥溥仪常常一起玩耍,两人建立起很深的兄妹情。后来冯玉祥进了紫禁城,溥仪逃出城,在长春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韫龢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大哥。

溥仪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安排韫龢嫁给了伪满洲能臣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刚开始郑广元不愿意这桩婚事,可是又不敢忤逆溥仪,没有办法两个人还是完婚了。

婚后郑广元发现韫龢和那些封建家庭的女孩子不一样,相处久了郑广元爱上了自己的妻子,两人还结伴共赴英国留学。他们在溥仪的安排下住进了溥仪英国老师的庄园。

学业完成后两人回国继续追随溥仪,他们去了长春。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溥仪逃了到大栗子沟。

他又再一次宣读了逊位诏书,他把自己的亲人全丢弃在大栗子沟,自己带着几名亲信准备坐飞机逃走,在临走之前他命令韫龢和她丈夫郑广元处理善后。

带着这么一大家人,他们不知道去哪里,开始在东北四处流浪。为了生活韫龢开始脱掉自己格格的服饰,穿起了普通百姓的衣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学着做饭。

他们在临川县流浪的时候,碰到了曾经宫里的御医安东,在北京时安东和韫龢的关系很好。他建议韫龢让他们尽快回北京,他还送给她一箱草药和眼药水,他告诉韫龢这些也许能帮助她。

韫龢他们一家人流浪到通化时,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一天晚上,天太冷了,孩子们都睡了,韫龢又冷又饿睡不着觉想起曾经的锦衣玉食,她禁不住落下眼泪。

她感到日子太难捱了,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一个尽头,她起床跑到院子里看见一口井,她想着干脆跳进去死了算了。

她跑到井边又想到我死了,老郑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她忍下跳下去的冲动,回房间想了一个晚上,她决定不死了。

这时,通化流行起了眼病,夫妻二人想起自己带有眼药水,拿出来试着给邻居用,这个眼药水刚好可以治眼病。

很多人开始排队来他们家求药,他们就向这些人要吃的,馒头、贴饼子等,只要是吃的,他们统统要,有了吃的一家人暂时能活命了。

夏天韫龢和郑广元学着识别野菜,挖野菜充饥。冬天寒风冷得刺骨,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两人一个曾经是公子哥,一个是格格,都没有任何养家的技能。

想着一家人还是要吃饭的,韫龢把白薯蒸熟想拿集市上去卖。两人都没在街上叫卖过,他们实在抹不开脸面。白薯蒸好,他们只好催促自己的两个女儿去街上叫卖。

在东北他们流浪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决定回北京找醇亲王,也许他能有办法改变下现状。

郑广元找来一辆独轮车,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推车,刚开始这位贵公子难为坏,他们只能走走停停。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郑广元终于能像老百姓那样推车走路了。几经周折他们回到了北京醇亲王府,她的父亲收留了他们。

父亲家里也没有什么财物,韫龢其他兄弟姐妹也回了醇亲王府,家里几十口子人根本吃不上饭。父亲想着把王府卖了,分给子女,让他们谋生路去吧。

韫龢家分到了一些钱,买了平房。夫妻俩领到了选民证,预示着自己成为了普通百姓,不再是封建思想的代表,他俩高兴得一夜没睡着觉。

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回来后被分配了工作。韫龢在居委会工作,郑广元做了一名工程师。

在居委会工作时韫龢认识了一位鲁大姐,两人在闲聊的时候,她知道了这位大姐曾经在宫里做过宫女。鲁大姐告诉韫龢她知道韫龢是醇亲王府的二格格。

相同的经历使两人很快熟悉了起来,她们的关系要比别人亲近些。有次鲁大姐生病,韫龢去看望她,中午还给她做了顿饭吃。鲁大姐很感激,格格给她做饭吃,要是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密切了。

五十年代国家号召妇女走出家庭,要出来工作。整个社会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女人出来工作,家里孩子没有人带怎么办?这时韫龢和鲁大姐两人商量,她们帮人看孩子。

就这样中国第一个街道家庭托儿所诞生了,起初很多家长不放心,没人往她们那里送孩子。她们只招收到三个孩子。

两人都是经历过生活苦难的人,他们明白人的心理服务周到,很快他们的托儿所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们一下收到了几十个孩子。一帮孩子在一起不能无所事事,韫龢就给他们讲故事听,那时最流行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的故事。

有次她正在讲故事,突然有几个人闯了进来,夺走她手里的书,仔细检查书里面的内容。韫龢的心碎了,觉得自己尽心尽力做事,还不被信任,她感到委屈,禁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韫龢不去托儿所上班了,这时鲁大姐来找她。她语重心长地告诉韫龢:你碰到的事情,我都碰到过,我那时还被认为是封建余孽呢?我通过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还当上治保委员会主任,你也要努力得到新社会的认可。

经过鲁大姐的鼓励,韫龢有了信心,又投入到托儿所的工作中。

托儿所收纳的孩子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她们领到了工资。第一个月的工资,韫龢啥也没买,跑到街上买了开国领袖画像。

她把这些画像张贴在托儿所内,那时市里正在开展托儿所大检查,她们托儿所因思想觉悟高被评为全区第一名,韫龢很开心,她觉得自己努力终于得到新社会的认可。

韫龢前半生经历了巨大变化,她受了很多的苦难。不管何种境地,她都努力改变自己顺应时代去做事,这样做能让她很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人不管何时都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因循守旧,不然你只会是被时代抛弃。


文|源嘉

编辑|月伴星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安东   通化   眼药水   托儿所   晚清   亡国   王府   北京   大姐   家人   公主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