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新疆30年安定

文 |白白

编辑 |老涵

前言

在赫赫有名的清朝收复新疆的战争中,左宗棠作为头功将领一直备受清朝百姓赞誉和后辈敬仰,但是在这一战中,他曾经下达“所有我军抓获的俘虏一律杀掉,不许留下一人”的指令。

这一指令让很多投降了的、想要留一条命的敌军失去了生的希望,也让很多人诟病左宗棠太残忍了,但殊不知左宗棠的这一指令是换回新疆30年和平的无奈之举。

左宗棠:俘虏也要斩杀,不是我太残忍

1876年,已经60多岁的左宗棠率领数万军队直指新疆反叛势力,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虽然拖着年迈的身体行走在荒漠之上,但是凭借他那坚韧的眼神就可以稳定军心,大杀四方。

此次出征主要是平叛南疆的敌对势力阿古柏军,这个军队的主要头领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伯克穆罕德·雅霍甫。

这支军队的突起是因为在1866年初,当时还属于清朝统治范围内的新疆,有着一万五千名清朝士兵驻守。

但是由于这些士兵对辽阔的新疆疆土并不了解,再加上没有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所以导致有很多新疆本地有势力的伯克们心生反叛之心。

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这些伯克们为了在新疆这个辽阔的土地上分得最大一块蛋糕开始对清军的攻击。

还没站稳脚跟的清军自然是打不过这些地头蛇的,所以最后只能草草收兵,将新疆大部分重要位置拱手相让,而自己只能退守到塔城和哈密等地。

而这些轻而易举就打败清军的伯克们虽然都分得了一杯羹,但是显然很不满足,所以就从“外战”开始转为“内战”,开始上演伯克与伯克的对决。

但就在大家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支坐山观虎斗,喜欢坐收渔翁之利的军队正在悄然崛起,就是阿古柏军。

阿古柏军在大家都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从天而降,轻松的就将这些已经经过大战的军队收服,顺便将整个南疆都收入囊中。

连战连胜已经让阿古柏军士气高涨,所以将整个新疆版图都收入自己麾下的愿望,在这支军队里越演越烈。

所以他们开始攻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新疆重大板块,面对这样一支战无不胜、有勇有谋的军队,这些驻守在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的伯克们也只能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双手奉上,以此来换伯克们性命无忧。

就这样,阿古柏军在新疆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强大帝国,但是这支擅长打仗的军队,却不擅长治理自己打下的江山。

在建立帝国之后,阿古柏军的首领开始颁布一系列治理措施,比如采取最封建古老的采邑制,也就是将首领辛苦打下的土地分给自己的大臣们,然后大臣们自己管理自己所拥有辖区的子民们。

而这些大臣们的俸禄也是靠征收自己辖区百姓的税收来获得,而具体要征收百姓多少则是由大臣们自己定夺。

这也就是说,如果大臣们心情好一点不想难为百姓就少征收点,但是如果赶上心情不好或者家里缺啥少啥了就向百姓们多征收点,所以那时百姓的死活只在于大臣们的心情了。

而且百姓们所承受的不止这些,他们不仅要面对沉重的税收,还要承受时不时就有军人前来收取所谓的保护费。

阿古柏帝国对百姓们的层层加码自然换不来大家真心的拥护,所以深受迫害的百姓们自然希望有人能推翻这毫无人性的帝国。

也就在这时,左宗棠率领清朝军队来了,他们虽然对于阿古柏军队采取斩草除根,一个都不留的残忍做法,但是对于不参战的百姓却采取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和不伤害无辜之人一丝一毫的政策。

而且左宗棠还命令清军为军队收复了的辖区百姓,分发适合当地种植的各种粮食种子以及牲畜等利于辖区百姓生存的东西。

不仅如此,清军还在所行的沙漠中种植杨、柳等树木,这都是因为左宗棠真的是高瞻远瞩,知道新疆要想保持长久的和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当地百姓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为沙漠里增添绿意就是最务实的举措。

而这些在行军过程中种下的绿植也被后人称为是左公柳,这名字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吧,就是为了赞誉左宗棠为新疆发展做出的明智之举,也是歌颂他为百姓着想的仁义之举。

一边是毫无人性,只知道克扣百姓血汗钱的阿克柏帝国,一边则是为民着想的左宗棠军队,新疆的百姓自然知道怎么选择。

所以新疆的百姓开始自发为左宗棠的军队送补给,还想方设法的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军队送上敌军的重要情报。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再加上左宗棠制定的一系列作战策略,很快就将阿克柏军队打得落荒而逃,而本就属于清朝版图的一个个新疆的重要位置也渐渐的被收了回来。

就在1877年,丢失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的阿古柏军首领在逃到喀拉沙尔的时候暴毙而亡,统领死了,这支往日战无不胜的阿克柏军队也就变成了溃散之军。

而左宗棠也得到这一消息后,命令自己军队立刻乘胜追击,将阿克柏军队彻底消灭掉,就这样阿克柏军彻彻底底的输了。

但是阿克柏军首领的长子却在这场战争中活了下来,并且联合了新疆一支想要利用宗教信仰分解新疆的名为浩罕国军队的敌对势力,想要卷土重来。

在这大家其实就能看出来左宗棠所颁布的那个不留一个敌对势力,不接受投降的指令是有多么的正确,因为新疆确实很复杂,如果不斩草除根的话,随时就会在起祸乱。

而对于左宗棠的这一指令,清军也是贯彻到底了,所以清军在发现浩罕国和阿克柏首领儿子的动作时,就开始谋划如何让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于是清军就开始暗中观察敌人的行动,并且暗中分析好了他们所要经过的路线,所以就在清军做好了一系列准备之后就开始收网了。

清军在敌对势力所有途径的一个峡谷中设下了埋伏,在敌对势力进到包围圈后,清军万箭齐发,很快敌人3000敌人一一倒地。

但是还有一些倒地受伤还没有死亡的敌人,还有一些看情况不妙就立刻投降的敌人,不过清军都没有放过,最后3000人一个都没有活着走出这个峡谷。

虽然有些残忍,但是这一举动确实真真正正的震撼了所有在新疆想要蠢蠢欲动的势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保住了新疆百姓30年不受战乱叨扰的和平生活。

左宗棠:觊觎我国领土的外国势力,虽远必诛。

看到这有些人就要问了,同样是新疆的伯克,但是阿古柏军为啥就能脱颖而出?

而那个阿古柏军首领的儿子真的就以为能靠着那个已经早就已经是清军手下败将的浩罕国军队就能成功翻盘吗?

其实阿古柏军从始至终背后就有一个外国势力的帮助,那就是沙俄。

大家都知道清朝后期我国闭关锁国,导致本来繁盛的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一下子一落千丈,而地大物博的中国也就被很多外国小人觊觎,所以都想着来中国分一杯羹,这其中就包括沙俄。

就在沙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时候,阿古柏军就投怀送抱了,但其实阿古柏军的祖先们曾和沙俄是死对头,以前经常打起来,但是可能这些先辈们也没想到自己的后辈要人认贼作父了,做起沙俄的狗腿子了。

但是沙俄对于自己这听话的干儿子也是十分的大方,不仅为阿古柏军队提供各种先进的军事装备,还提供了充足的打仗资金。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要将新疆重要领域伊犁双手送给沙俄,阿古柏军欣然同意了,所以伊犁一时之间被沙俄统治了。

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不是电影里出现的,是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对沙俄侵占我国伊犁做好的回应。

于是,左宗棠在消灭了阿古柏军后,立刻剑指沙俄,沙俄在感受到清军的强烈震慑后,以及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阿古柏军这个没用的干儿子后,就开始有些忌惮清军的威力了,有了后退之心。

此时的左宗棠其实不想要采取打仗的方式了,因为每一次打仗都要死太多人了,而这次收复伊犁,可能还会死很多自己无辜的同胞,所以左宗棠向清朝朝廷建议采取外交谈判的方式收复伊犁。

但是弱国无外交啊,那时的清政府已经胆小懦弱到一定程度,再也不是那个傲然于世的泱泱大国。

所以在沙俄退了一步后,清政府就认为沙俄做到了最大的让步,是对自己最大的恩赐,所以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下签订了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里瓦几亚条约》。

在这个条约里赫赫写下了虽将伊犁城交回清朝廷,但是这座城外的所有领土都交给俄国代收代管。

还要让清朝赔付沙俄大量的银子作为代收代管的费用,而且还要让沙俄在新疆和内蒙古实现贸易自由,不收取一点贸易税。

一条条不平等的内容让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儿女感到气愤,但是清政府却签了这屈辱的条约。

这就是已经年过六旬的老将左宗棠披甲上阵的结果吗?这就是早在出征收复新疆时,清军将士就已经立下不收新疆誓不回的誓言,然后在沙场上奋勇杀敌的结果吗?

左宗棠不服!清军不服!祖国大地上的儿女也不服!

所以左宗棠再次向腐朽的清王朝献上一计,就是再次派人和沙俄谈条约,而自己则是再率领军队出征新疆伊犁,用武力压制沙俄,让清朝廷在谈判桌上有底气谈条件。

而左宗棠为了表明这次收复新疆伊犁的决心,更是带上了一副棺材,说道自己要和伊犁共生死。

于是在1880年,左宗棠命人抬着棺材,率领四万大军在哈密开始驻扎起来,万事俱备,就等着直逼驻扎在我国新疆伊犁的沙俄军队。

但就在左宗棠准备殊死一搏的时候,沙俄却派遣了军舰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挑衅,其实近年来对于清王朝来说不仅是边防急需解决,海防也是薄弱环节。

所以当沙俄再次攻击我国另一要害,清王朝的领导者们慌了,只能让已经到达新疆的左宗棠回京主持工作。

面对朝廷的召唤,左宗棠只能听命行事,于是年迈的他又要跋山涉水,穿越沙漠回到京城之中。

但是新疆的人民是知道左宗棠为了他们的幸福,不受外国压迫所做出的努力的,于是在左宗棠回京的路上,西北地区的百姓纷纷自发在左宗棠途径的地方跪拜这位真正的大将军,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

面对跪别的百姓,左宗棠一时之间老泪纵横,心中定是满怀无奈和对没有给新疆百姓最好的结果的愧疚之情。

但是经过两个月跋涉回到京城的左宗棠和当时我国的外交人员里应外合,再加上虽然左宗棠这个将领不在,但是依然战斗力十足的左宗棠军队,让沙俄驻扎在中国新疆伊犁的军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只能向沙俄政府求救。

最终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在1881年,沙俄迫于压力和清政府签订了《伊犁条约》。

在这次新签的条约中,将伊犁以及周边的辖区也都归还给清王朝,但仍然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以及斋桑湖以东的区域划分为沙俄,最后经过勘探,这个条约将中国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给了沙俄。

不仅如此,还变相同意了沙俄在内蒙等地贸易自由,不收取税务,早已负债累累的清政府还同意给沙俄九百万卢布作为所谓的“军费”。

虽然这在我们看来还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但是这却是左宗棠和千万清朝士兵奋力一战后最好的结果了,而《伊犁条约》也是近代中国难得的一次外交胜利。

但最后这位抬棺出征的硬汉老人,这位在万里戈壁中为了守护祖国疆土奋力一战的将领,却敌不过清王朝里那些精于内斗,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所以最后左宗棠只能在怒其不争的清王朝含恨而死。

但是左宗棠却带给了这个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最后一点荣光,也成为吾辈中华儿女的楷模。

而纵观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要学习左宗棠为国土不让分毫的态度,也要有在适当的时候斩草除根的魄力,更要有像那些为了我们国家勇于牺牲的先辈们一样的甘于奉献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新疆   沙俄   伊犁   条约   首领   大臣   清朝   安定   势力   军队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