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军队将士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体验呢?

很多人都认为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导致了宋朝积弱与重文轻武,实际上太祖年间的杯酒释兵权主要针对的是唐末以来贯穿五代的藩镇势力。藩镇势力必须要消灭,唐朝因藩镇而衰败,五代的自相残杀也多是藩镇找事。至于真正的开国功臣,如潘美、曹彬、党进、王全斌等在杯酒释兵权后迅速走上台前,在北宋前期的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太祖执行文武并重之策,在位期间文官用心武将用命,在开疆拓土的同时保证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经济的发展,开创建隆之治。军队方面,赵匡胤培养出来的十五万禁军无论面对后蜀南唐还是辽国都是战无不胜的状态。

宋太祖坐相

而真正的重文轻武则发生在赵二时期。因为车神在高粱河抛弃军队的行为导致军方与皇帝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危机,再加上他本人的皇位颇有争议,赵二为了打压军方,稳住皇位,开始重用文官,有意的让文官踩在武将头上。从赵二开始,宋朝的重文轻武国策开始执行。

那么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中,宋朝的军队表现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笔者换一个视角把大家带入宋夏战争期间的两场败仗深度体验一下。

三川口

你是刘平,从小敏而好学,不仅文章出众也勤习武艺,长大后考中进士,因为熟悉军事被调往西北掌兵。宋朝是一个以文为尊的时代,但是由文转武的你不仅没有抱怨反而积极调研西北军事,筹备平定西夏的方略,凭借自身的努力,你职至环庆路副都总管、官至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这在宋朝,已经是妥妥的高级军官了。可是你身为武将,却还是要听从延州知州范雍的命令。

说起这个范老夫子你就没好气,去年西夏李元昊自立为帝,眼看宋夏边境烽火将燃,这范老夫子却听信了李元昊的鬼话,李元昊说自己准备继续向宋朝称臣,范雍就真信了,然后把宋夏边境的延州防务搞得外紧内松。

长此以往,帝国的西北边境怕是要出乱子啊!

三川口

正当你伤神之际,突然有小校来报:“范大人遣使来信,李元昊率军十万寇边,金明寨已经被突破。延州此刻只有守军数百,危在旦夕,范雍范大人特调你部火速驰援延州。”

你听闻军令后大惊

“延州乃西北要冲,怎么可能只有几百守军!”

“范大人中了李元昊声东击西之计,把守延州的石元孙将军派出去支援土门了。”

你气得直跳脚

“范雍那个匹夫!延州乃西北边防的重中之重,怎么能轻易放空!”

片刻之后你冷静下来了,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如果真如范雍所言,延州定然早就被李元昊盯上了,范雍的使者是怎么突破这重重围堵和西夏游骑过来报信的?可千万别拿自己兄弟的命开玩笑呀。

可如果自己不去,那延州一定是要失陷的,到时候就不是我刘平能担待得起了。

下定决心后你不再犹豫,率数千骑兵火速出发,同时向你的下属发出命令命他们率军赶赴延州。

在半路上你遇到了救援土门归来的石元孙,二人合兵一处后继续向延州进军,因为自己部下多骑兵,行军速度快,所以到延州城外十余里的时候其他将军还没有赶上来,于是你又折回了二十里,终于同万俟政、郭遵、黄德和部汇合。

兵合一处稍作清点,此时你已经集结了步骑万余,将士们士气旺盛,求战心切。你遂率军向延州挺进。

三川口距延州五里,有河流、山銮,地形分割比较严重。你率军抵进三川口时为防万一命士兵结成战斗阵列。突然,你只听见鼓角雷鸣,四周烟尘四起。只见大批大批的西夏军缓慢抵进。你担心的事发生了,延州果然只是诱饵。

但是事已至此万不能退,你命士兵结成鹤翼阵,与李元昊隔河相望,西夏有十万之众,数倍于你率领的军队。

但是你和你的手下丝毫不惧,勇将郭遵、王信一马当先,率骑兵冲出阵型向西夏军发起进攻。

李元昊见状也派出自己的一员将领率骑兵迎敌。

只见勇将郭遵手持一杆铁枪,手腕上还挂着一支铁鞭。所过之处血流成河,西夏人莫不能当。西夏将领见状主动迎上郭遵,只见敌将拨开郭遵铁枪试图进攻,突然郭遵手腕一翻,挥起铁鞭就是一击,西夏将领瞬间脑浆迸裂,命丧当场。

第一战,宋军胜。

不过这次短暂的交锋却也拦住了宋军骑兵的脚步,西夏军大部成功渡河,渡河后的党项人疯狗般朝宋军扑来。

你立刻下令军中弓弩手放箭,在宋军精良的弓弩释放的箭雨中,党项人成片的倒下。奈何他们人实在太多,第一批进攻的倒下后第二批又扛着巨盾冲了上来,与此同时郭遵、王信所部骑兵也已经杀穿敌阵,正掉转马头杀回来。你见状拨马而起,身先士卒带着宋军将士杀了过去。在和郭遵的内外夹击下,党项人损失惨重,激战一日后,大将卢政又带着200名弓弩队赶来支援。党项人损失千余,所持巨盾也被你夺了过来,只能暂时退却。

你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此时天色渐暗,你同将领们商议对策。有人说现在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了李元昊明攻延州,实际上却是在围点打援。既然咱们已经击退了西夏军,不如先行撤退,以保全实力。

但是你坚决反对这一提议。虽然李元昊以攻延州为名行打援之实,但是延州城里只有几百人,咱们一旦退却,延州瞬间就会被李元昊拿下。到时候危机更加严重。此时能做的只有拖,咱们拿命换时间,拖到其他军队来援。

突然远处传来了喊杀声,敌袭!你瞬间崩紧神经,指挥军队杀敌。奈何党项人多势众,又是突然袭击。尽管你带人奋力杀敌,但是还是被逼退了三十余步。手下4个指挥2000余人陷入包围。此时已经入夜,混乱之下旗号不清,阵型越发混乱。

危机时刻,突然后军也出现了扰乱,小校来报,监军黄德和居然逃跑了!

你立刻带着亲兵去拦人,郭遵为了给你争取时间,也单枪匹马冲入敌阵。

经过你的一番努力,黄德和部两千余人被你拦回来一大半,但是黄德和本人却逃之夭夭。

而勇将郭遵,却再也没能从敌阵杀回来。

他单枪匹马杀入敌阵后,立刻迎来了敌人的特殊照顾,浪潮般的党项人将郭遵团团围住,郭遵挥舞长枪和铁鞭是大杀四方,杀敌上百,连挑几根绊马索后只见西夏人万箭齐发,郭遵倒下了。

你来不及伤心,不能浪费勇将郭遵用生命争取的时间,你迅速指挥部下重整队形,弓弩队再次发挥威力,终于打退了西夏人的进攻。

此后的三天,你带着人同西夏军边走边打,部下伤亡惨重,万俟政将军也阵亡了。

你带人爬上了一处土丘,率残军立了7座营寨,半夜,李元昊派人劝降,你用李元昊使者的头颅表明了态度。李元昊见劝降无望,带兵猛攻。连战数日又损失惨重的士兵们再也无法抵抗了,很快阵型就被李元昊分割包围,终至全军覆没。

而你本人和石元孙将军因为伤势过重力竭被俘。

被俘后李元昊试图收你为己用。但是你身为宋朝将军被俘已经是耻辱了,怎可投降。最终你在西夏病死,终生再未踏上故土。而石元孙则被放回宋朝,他在朝堂上仔细讲述了这场大战,你刘平,还有郭遵、万俟政以及上万名死伤的宋军将士们终于不至于被历史埋没。而弃战逃遁的黄德和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判腰斩,尸首挂于延州城上示众。

延州还在吗?在!

因为你和上万将士用生命争取了三天时间,宋军赶到了延州城下,同时另一部宋军直接杀进西夏境内烧杀抢掠,李元昊只能退兵。

好水川

你叫任福,和刘平一样同为帝国西北的一员将领,三川口惨败后你率军夜袭白豹城,将西夏重镇白豹城烧做白地。

也因此功,你接任了刘平将军的职位,环庆路副都总管。

三川口之战后,帝国为了一血前耻,将当时最有能力的范仲淹、韩琦、夏竦等大臣全部派到了西北。这些人也确实有两把刷子,范仲淹刚一到任延州,就迅速组织恢复战后的创伤,一座座军寨拔地而起,刚刚被李元昊肆虐的延州再次固若金汤。而韩琦到任泾原路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李元昊打进一仗,此一战虽然李元昊又攻破了我们两座军寨,但是在韩相公的指挥下,我任福夜袭白豹,直接敲掉了西夏进攻我帝国的桥头堡,虽然惊险,总归是大胜而归,我任福也着实风光了一把。

好水川战争遗址

可是这个韩相公似乎也太着急了,打白豹城几乎就是和李元昊极限一换一,现在又在主张进攻,还主动挑衅李元昊。老实说,我任福何尝不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可现如今朝廷都没有下定决心,就凭泾原、环庆两路人马,是不是有点太急躁了。

“想那么多干啥,反正到时候怎么打我说了也不算”

你笑了笑。

没过两天,韩相公突然派人传令,说李元昊率军犯边,命你部迅速到泾原路参加军事会议。

你接令后立刻整军出发。

在泾原路,韩相公跟你们布置了这一次的进攻计划。

“此次李元昊的目的是渭州,渭州一失关中大地将沦入敌手,到时候李元昊坐拥长安旧都,可真的就能跟帝国分庭抗礼了。”

“因此,我决定亲率大军赶赴镇戎军,在李元昊的必经之路同其正面抗衡,任福!”

你迅速支棱起来

“你有绕后偷袭的经验,此次作战的重点就交给你,你率耿傅、桑怿、朱观、武英部从怀远城出发,经德胜寨绕到羊牧隆城,泾州都监王珪在羊牧隆城同你汇合,你们在此地埋伏,待李元昊从镇戎军撤下截其退路,争取一役而毕其功。”

“韩相公又冒险了,李元昊素来奸诈,万一这次又是幌子怎么办。”

但是想归这么想,以你的身份和地位是绝对没办法和韩相公争辩的,于是你只能接令。

会后韩相公又特地找你,说这次作战能不能把李元昊留住全看你的发挥,你这一路上坚决不能接敌,必须要按照既定路线走,一旦违背军令,当斩不饶。

你还能怎么办呢?

次日,你率军从怀远城出发,不久后突然遇见一队宋军和西夏军接战,你心想反正也在既定路线上,放他们走反而会暴露行踪,所以你直接率军杀入,击退了敌军。

敌军败退后你继续前进,到达好水川后就地驻扎,朱观、武英部在龙落川驻扎同你遥相呼应。

翌日,你催促士兵整备,此时距羊牧隆城只有十余里,眼看就到地方了。

可没走多久,你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两个大箱子。

你派人前去查看,手下打开箱子的瞬间从里面冲出来数十只鸽子,鸽哨声四起,与此同时,周围突然角鼓雷鸣,原本应该在镇戎军和韩相公正面搏杀的李元昊,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果然又上当了。

可局势由不得你多想,你迅速命士兵结阵,前锋桑怿为了给你争取时间率骑兵杀入敌阵,很快就被敌人淹没。你堪堪列好军阵,敌人已经杀至身前,李元昊以举国之力数万兵力埋伏你这数千人。你不由得苦笑:“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战事从早上一直打到大中午,你带着士兵们边战边退。突然你看见了身边的监军耿傅,他身为一个文官,这次突遇袭击居然丝毫不乱,跟着军阵坚持到了现在。你不由得心生怜悯。

“耿监军,打仗是我们武人的事,仗打到这份上我这当将军的,他们这当兵的都该死,可跟你没关系,我安排几个人送你回去吧。”

可你不说还好,一说反而刺激到了耿傅,只见他突然挥起手中长剑,大吼一声直冲敌阵。

耿傅战死。

你没多想,甚至都来不及敬佩,转头带着士兵继续杀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损失越来越多,此时你将部队撤到了一座山头,想背靠山头拼死抵抗。可李元昊既然都把这围起来了,还差一座山头吗?

只见山后突然又杀出来一支党项人,你知道今日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了。身边有人劝你逃命,你大笑一声。

“我身为将军,战败,唯有一死而已!”

那天的好水川,没有一个人活下来,而与任福分兵并进的武英、朱观等部也只有朱观带着一千多人硬是抗到了援军赶来。

在羊牧隆城的王珪,城外烽火四起时就已经带人杀了出去,奈何党项人实在太多。王珪带人冲了几次都没冲进去。王珪试图再次发起进攻时,手下人却不愿意了。

“王大人,非我等怕死,可现在这情况冲进去也是白白送命啊。”

王珪听够并没有怪罪部下,他知道部下们说的没错。只见他下马朝东方叩头,然后没有招呼部下,单枪匹马杀了进去。被王珪感染的部下们此刻也放下了生死,追随王珪朝着党项人海冲了进去。

好水川一战,宋朝万余士兵全军覆没,仅有朱观带着千余人坚持到了援军到来。任福、武英、桑怿、王珪、耿傅、赵津、訾赟、王庆、李简、李禹亨、刘钧等数十位将校全部殉国。

后续

好水川战败后朝廷追究责任,有一说一,这场仗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韩琦的过度自和纸上谈兵。但是韩琦却死抓住你在半路接敌,没完全遵守他的命令说事,苍天有眼啊!敌人就在面前,这撞上了不打难道还能放回去不成?最终你成了好水川战败的责任人。不过鉴于你力战殉国,朝廷还是给了你无限哀荣,你的后代也恩荫做官。

而朝廷也看明白了韩琦的真实水平,把他撤回了内地做官,韩琦在回京的路上,泾原、环庆两路的老百姓穿着丧服拦下了韩琦,一个大娘跑到韩琦马前哭喊着问韩琦:“我儿跟你出去打仗,如今你倒是回来了,可我儿子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藩镇   敌阵   帝国   相公   西夏   宋朝   北宋   部下   将领   骑兵   将军   军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