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


今天,俄乌战争已打响近一年,在这一年里双方互有攻守,至今仍在鏖战中。2014的克里米亚事件便是此次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当年,克里米亚并入俄联邦,俄罗斯事实上接管了该领土,此举迎来了乌克兰的不满。要说到克里米亚,俄罗斯对于这个半岛有着极其强烈的占领欲,在十九世纪中期甚至在此与英法等国进行了一场可以称之为第一次世界级战争的大战。

克里米亚地区



战争背景

奥斯曼帝国

十九世纪,衰弱的奥斯曼帝国仍然掌握着大量的土地,面对日益衰落的奥斯曼,欧洲列强对其的觊觎之心越来越大,都想在它身上分一杯羹,但又担心利益分配不平衡所引起战争。

拿破仑三世

法国在拿破仑战争失败后,英俄奥等国1815年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以及结成了神圣同盟用来牵制针对法国,法国迫切需要打破这两道枷锁从而恢复大国地位,同时神圣同盟中英国担心俄国对欧陆影响过大打破势力均衡,英俄之间并非铁板一块。

1535年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结盟共同反对神圣罗马帝国,为表感谢法国获得了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的出身地伯利恒的教堂的保护权。但随着奥斯曼的衰落,在强大的邻居俄罗斯帝国的威胁下,圣地保护权在1757年被还给了希腊人,直到1850年,法国要求归还圣地保护权,此时奥斯曼帝国已无话语权,争执双方主要是法俄两国,战争危机一日胜过一日,后人称其为“圣地问题”。其实这是法王拿破仑三世的圈套,目的就是为了引发新的战争从而破除四国同盟,因为英俄在近东的利益矛盾越来越深。

伯利恒

1853年2月,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希科夫亲王作为俄罗斯全权特使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苏丹答应在圣地保护权和宗教问题上做出一切必要让步,同时,要求奥斯曼从门的内哥罗撤军,这等于将巴尔干半岛拱手让给沙皇。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无法答应这苛刻的要求,苏丹有底气的原因是,英国政府答应这次危机将同往常一样支持奥斯曼,更别说这次也有法国的支持。

奥斯曼于1853年5月拒绝了俄罗斯的最后通牒,并允许英法联合分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俄罗斯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流域公国。

1853年10月9日,奥斯曼要求俄国退兵归还这两个公国,俄罗斯不予理睬。1853年10月16日,俄罗斯向奥斯曼土耳其开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为保持并扩大在土耳其地区的影响力,参加了奥斯曼方面对俄作战。



战争过程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海战

1853年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争夺黑海制海权,因为巴尔干山脉众多,陆上运输物资极为困难。

11月27日,由俄罗斯海军中将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纳希莫夫指挥黑海舰队进攻希诺普湾,土耳其方面不敌,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此次战役被称为“锡诺普海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木制风帆船最后的辉煌一战,此后蒸汽船被广使用,木制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854年英法参战,世界三大列强汇集于同一战场,战争扩大。为了消灭俄罗斯的黑海舰队,结束俄罗斯在黑海的优势,联军必须拿下俄国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此后英法与俄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争夺战,期间双方陷入了长期的阵地战,又遭受了传染病的折磨。1855年9月8日在数轮猛烈的炮击下,英法终于拿下要塞,此战中无数士兵死在霍乱、炮火下,英军的圣阿诺德元帅、俄军的海军中将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科尔尼洛夫等数位高级将领阵亡。



尘埃落定

尼古拉一世

1855年3月2日,在狼狈不堪的失败中,沙皇尼古拉一世暴亡,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服毒自尽。但无论如何沙皇的去世对前线是重大打击,1856年1月16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奥地利的要求选择停战,3月30日《巴黎和约》签字,俄罗斯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罗斯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罗斯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土耳其,并归还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俄罗斯被迫吐出了战前所有胜利果实。

战争由1853年10月进行至1856年1月,俄军损失50余万人、土军损失9. 6万人、英军损失10万、法军损失9.5万,战况极其惨烈。


战后影响


阿拉斯加

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开始大力研发新式步枪、战舰。

这场战争伤亡惨重,但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和野战医院的简陋得不到有效医治而死亡,南丁格尔改善了野战医院的卫生条件,大大提高了伤员生存率。战后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在战后俄罗斯担心北美的阿拉斯加被英国人抢走,因此以720万美元极低的价格将其出售给美国,也想用此遏制英国在北美的势力,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划算的不动产交易。

战争使俄国认识到了自己与英法的差距,促进了俄国加快农奴制改革。


后记

战争不仅爆发在克里米亚半岛,在波罗的海以及高加索地区双方也开辟了战场,后期希腊军团、撒丁王国也派兵参战帮助英法。

这次战争使俄国认识到了自己与其他列强的实力差距,新生的美国也从中获利,极大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国际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克里米亚   俄罗斯   黑海   奥斯曼   英法   俄国   圣地   土耳其   战争   帝国   法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