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束鹿县)抗战故事(32)县大队入驻在孟家庄准备反扫荡

第三十二回

日本鬼子策划大屠杀、抗日军民准备反“扫荡”

时间到了1942年,节气已经过了惊蛰,各种爬虫都开始出来活动,最活跃的要数日酋冈村宁次这条法西斯“大毒蛇”。他为了支持太平洋战争,决心将华北变为日本的兵战基地,继“扫荡”太岳、平西之后,又在挖空心思地设计对冀南、冀中大“扫荡”的军事方案。为落实其罪恶方案,他多次召开军事会议,调兵遣将,进行军事部署。


他的虾兵蟹将们也闻风而动,发出“消灭共军在此一举”的叫嚣。盘踞在束鹿的安江、木村又重新打足了气,赤羽、吉田峰太郎更是趾高气扬,俨然以彻底消灭共产党为己任,企图在束鹿大地上实现他们的“王道乐土”。冯梦洲和赵学臣也争先恐后地为其主子效劳,认为这是卖国求荣、升官发财的大好时机。

他们秉承其主子的旨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推行了四次“强化治安”运动,认为只要再有一次大规模的“扫荡”,全县人民就可以成为驯服的羔羊,束鹿县就可以全部成为皇军的天下。于是各据点纷纷增兵,岗哨林立,杀气腾腾,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敌伪军的活动情况和内线传来的消息,使各级抗日政府意识到敌人的企图,反“扫荡”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束冀和束北按着过去反“蚕食”斗争的经验和各县自己的特点,分头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大致抓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进行民族气节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也不能投敌叛变;二是挖地洞、修地道和交通沟,制造地雷,开展地道战和地雷战,三是空舍清野,藏好粮食,封闭水井,困饿敌人;四是建立堡垒户,组织公开的和隐蔽的两套领导班子,以迷惑敌人。

县委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以游击方式坚持地区斗争,与群众生死与共。为了适应反“扫荡”的斗争形势,冀中区党委对束北县重新进行了区划调整,将沧石路南的3个区与深南县的4个区合并为深束县,将沧石路北的4个区与晋县的3个区合并为束晋县,并分别组建了两个县的领导班子,深束县委书记是从深县调来的杨煜,县长是王向峰,县大队长是刁志真,朱康为组织部长兼县大队政委;束晋县委书记由从安国县调来的路达担任,县长是本县程王庄的王锦川,县大队长由从安国县调来的吕万春担任。


两个县刚成立,敌人“扫荡”的开场锣鼓就蔽响了,他们首先拿束冀县开刀。这时,束冀县长陈挹芬早已调到六分区担任教育科长,县长由深县调来的耿青林担任

1942年3月间,束冀县政府和县大队正驻在孟家庄。束鹿城里,辛集、磨头等地的日伪军1000多人联合行动,向孟家庄扑来。县大队和县政府的人员在县长耿青林、县委宣传部长周佩之的带领下,奋勇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向南转移。但敌之骑兵穷追不舍,到了冀县王海庄村南时,敌我相距只有六、七百米。正在危急之时,束冀县六区小队在小队长刘跃民的带领下,从王海庄村南的土窑中突然冲出,一阵枪弹射向敌人的骑兵。


敌人受到牵制,急忙调转枪口对付区小队。束冀县政府和县大队趁机撤至滏阳河边,人们争先抢渡。周佩之手提盒子,大声喊道:“不要乱,先让耿县长和县政府人员过河,县大队战士们沿河堤找好隐蔽地点,准备阻击!"他一边喊,一边组织了20多个持好枪的战士,瞄准了追来的骑兵,只听他一声令下:“打!”一阵排子枪射向敌群,眼看着跑在前边的几个鬼子被打得下马来。敌人受到两面夹击,一时弄不清八路军的力,不敢再追,只好拨转马头向北撤走,后来在南智丘安上据点。这一仗,束冀县没受多大损失,但敌人紧接着又向深县伸出了魔爪。

深束县建立后,因为有了深县的4个区,回旋余地比以前大........

未完待续

辛集老兵视线整理

2023.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冀中   辛集市   和县   辛集   安国   大队   伪军   大队长   县长   骑兵   敌人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