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唐朝婚姻嫁娶,是门第至上还是爱情至上?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不可多得的繁荣时代,令无数人神往。唐朝之所以令许多人神往,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它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更是因为它相比于其他封建王朝的开放。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古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的低,就连婚姻嫁娶都不得自主。唯有在唐代,女子的社会才有所提高,并且在婚姻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从我们现代拍摄的一些古装电视剧中,不难发现,那些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大多都发生在唐朝年间。这充分说明了唐朝时有着纯粹的爱情和婚姻,那个年代女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自己的另一半。

那么唐朝为何能够实行如此开放的婚姻制度呢,唐朝的婚姻制度究竟有多么开放呢?唐代女子的婚姻嫁娶是更讲究门当户对还是更倾向于爱情呢?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自从董仲舒把“三纲五常”这种封建伦理道德加入儒家学说,并被汉武帝钦定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之后,男尊女卑的思想就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由于女子社会地位的低下,她们的婚姻大事也不由得自己做主,父母要她们嫁给谁,她们就得嫁给谁。

当时社会上婚姻制度对女性不公平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在古代,婚姻制度一般来说是“一夫一妻制”。但是这个一夫一妻制跟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今天我们的以一夫一妻制,是一名男性只能有一个女性配偶。而在古代的一夫一妻制中,男性虽然只能有一个明媒正娶的正妻,但是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能娶很多个小妾甚至是通房丫头。

并且在一段婚姻中,只要丈夫对自己的妻子不满,就可以用一纸休书随时把妻子扫地出门。男子休妻之后,可以再次娶妻。

而被休的女性就没有这么好了。由于当时的封建礼教,人们普遍认为被休的女性肯定有品德上的问题。因此女性被休了之后,是很难再嫁人的。

这样的婚姻制度,自从汉朝开始就一直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流传了下来,可是在唐朝的时候却发生了改变。

唐朝官方颁行的法律文件《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唐代女子离婚之后,只要没有孩子,就有再嫁人的权利。

唐代婚姻制度变化的原因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大的转变,主要在于唐朝是有着一些“胡人”血统的。要想弄清楚唐代的胡人血统,不妨看一下唐朝的发家史。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他的祖上就是北周的大柱国将军李虎。

北周这个朝代的政权追根到底是从北魏手中篡夺来的。北魏是在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

北周篡夺北魏之后,又被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篡夺了政权。最后李渊在隋末农民起义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唐朝。

所以说唐朝皇帝身上,有着胡人的血统。自然而然地,唐朝的各种风俗,也有着胡人的色彩在里面。就比如说婚姻制度,中原地区人非常注重儒家的传统礼教,认为婚姻嫁娶就必须礼法。

鲜卑人作为游牧民族,就完全没有这一套封建礼教。在鲜卑的部族里,父亲或者哥哥去世后,儿子娶母亲或者大嫂这样被中原人视作乱伦的事情简直是家常便饭。

李唐皇族身上由于有着鲜卑的血脉,自然也就对女性的贞洁和婚姻嫁娶这种封建礼教看得不是那么重。甚至带头干起这种在传统礼教中被视作“乱伦”的事情。唐高宗李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据说武则天在唐太宗的时候,就是唐太宗后宫里的一位才人。

古代后宫中对皇帝妃子的称号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但武则天是唐太宗女人肯定是板上钉钉的。按理来说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见到武则天还得尊称一声“太妃娘娘”。

可是李治倒好,玩起了甄嬛传的那一套,先把武则天送到感业寺出家。后来又对文武百官声称,武则天本来就是自己的妃子,之所以去感业寺出家是受了自己的旨意为国祈福,把武则天接回了后宫,甚至为了让武则天当上皇后,不惜除掉了自己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

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都没有把传统的伦理道德和贞操当回事看,自然的,民间也受到了皇室带头作用的影响,渐渐地不再将传统的那套封建礼教当回事。所以唐代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的同时,唐代的婚姻制度也变得更加开放。

贵族和平民的差异:截然不同的婚姻观念

既然唐朝的婚姻制度如此开放,那么唐朝人的婚姻观念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从我们现代社会来看,也始终存在着门当户对和爱情至上这两种对立的婚姻观念。唐朝也是如此,只不过唐朝婚姻观念的对立,也体现在了阶级的对立上。

在唐朝的阶级社会中,越是那些王公贵族和达官显贵,在婚姻嫁娶上就注重男女之间的门当户对,越是平头老百姓就倾向于爱情至上。

灰姑娘的故事在唐朝是基本上没有可能实现的。在唐朝,属于统治阶级的那批人,在婚姻嫁娶中,十分看中门第。这种婚姻观念和我们现在的拜金观念还不一样。唐朝贵族注重的门第,不是对方家里有没有钱,或者当的官大不大,而在于对方家里是不是所谓的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最早就要追溯到东汉的时候了。《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吧,里面“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就是最早的世家大族。曹魏时期,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后,就形成了“士族门阀”的概念。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垄断国家的选官,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士族门阀在两晋南北朝发展到了巅峰,在唐朝的时候,士族门阀其实已经趋于没落,这些士族在政治上已经不再掌握着国家的中枢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士族门阀虽然在政治上没落了,但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大的声望。

这足以证明在当时的社会,家族的门第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就比如武则天。武则天虽然深受唐高宗李治的喜爱,宠爱冠绝后宫,但是最后李治要把武则天立为皇后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多数朝臣的强烈反对,而且朝臣反对的理由还让李治没有办法反驳,那就是武则天的出身。

武则天的家族是典型的寒族,他的父亲是一名木材商人,因为当时跟着唐高祖一起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赏了爵位,武家才勉强成为了贵族。但是这种靠军功上位的庶族地主,是士族门阀向来看不上的,门阀士族认为这些靠军功上位的庶族地主都是一群“暴发户”。

从武则天封后受阻这件事来看,就能看出来在唐朝的贵族婚姻中,门当户对有多么的重要了。

就连贵为九五之尊的李治,都是经过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后,才消除了士族门阀的干预,让武则天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可见在唐朝的贵族婚姻中,没有门第那就一切免谈。

相比于贵族的婚姻嫁娶来说,老百姓的婚姻就简单纯粹得多了。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基本上不存在谁家的门第多高,谁家的门第多低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普通百姓的婚姻中,更多讲得是男女之间的你情我愿。并且由于唐朝的婚姻制度较为开放,父母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儿女的婚姻。

正是在这样淳朴且开明的风气下,唐朝才诞生了像《题都城南庄》这样唯美的民间爱情故事。这篇故事中主要讲的是:一年春天,书生崔护进京赶考科举。

有一次他外出城外游玩时,看到了正在桃花树下休息的女子绛娘。绛娘的美貌深深地吸引了崔护,崔护不由自主地向着绛娘走了过去。不知道是不是缘分天注定,绛娘也对崔护一见钟情。

可是由于某些原因,崔护不能长久地留在长安,于是他便再次来到桃花树下想和绛娘相遇,可到了桃花树下之后,崔护却迟迟不见绛娘的身影。

原来绛娘刚好跟着父母去了亲戚家,然而崔护并不知情,无奈之下只能留下了一首诗之后,离开了长安。

等到崔护再次来到绛娘家中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绛娘父亲抱着逝去的绛娘在痛哭。

原来绛娘回家后看到崔护留下的诗又后悔又着急,居然一病不起香消玉殒了。崔护看到绛娘的尸体后,抱着她的尸体大哭不止。

不知道是不是崔护的深情感动了上天,已经逝去的绛娘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二人修成正果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从崔护和绛娘的故事中,不难看出唐代老百姓之间的婚姻嫁娶,看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十分淳朴。

结语:

总而言之,唐代的婚姻制度相比于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更加开放。之所以贵族和百姓之间的婚姻嫁娶侧重点会出现偏颇,主要还是和各个阶级之间不同的需要有关。

无论如何,唐代在婚姻制度上的变化,都是具有先进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嫁娶   门第   胡人   唐朝   士族   门阀   婚姻   唐代   区别   制度   女性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