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原因竟是冰川融化,汉朝百姓易子而食,古代天灾有多可怕

引言

自然灾异是人类共同的创伤记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异的载录很早,几乎与人类历史的载录同步。

远古时期的灾异记载主要保存在神话和历史传说中,两周及以后记载更加详实,历史散文、诗歌中皆有记载。

及至汉代,对于自然灾异不仅有详细的记载,同时也实行的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汉朝的发展。

一、神话诗歌,诉说古人的话语

远古时期的灾异记载主要保存在神话和历史传说中,两周及以后记载更加详实,历史散文、诗歌中皆有记载。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灾异斗争的历史,绝大多数以神话、历史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

例如著名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都与自然灾异相关。它们既是古代先民与自然灾异抗争的写照,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自然灾异的情状。这些神话、历史传说与水灾、旱灾相关的最多,流传也最广。

原始社会的水灾以降水型灾害为主。此时地球处于间冰期,降水丰沛,气候温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水灾害不断。许多古籍中的神话、历史传说都与水灾有关,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禹治水。

这些神话、历史传说虽然同确切的历史记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至少说明当时是极有可能发生过大规模水灾的。

神话、历史传说中旱灾的记载集中于夏、商、周和春秋战国。原始社会时期有著名的夸父逐日。夸父逐日神话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河渭流域一次严重的旱灾。

神话、历史传说中的灾异书写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首先,它体现了早期文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神话、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普遍兼有人性和动物性特征,且动物性和人性可以互相转化。动物性通常表现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往往能给予人类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以应对自然灾异。

神话、历史传说中的灾异书写体现出人类伟大的拼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神话、历史传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原点之一,以特有的方式载录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参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筑。

无论是遭遇何种灾异,人们都能够积极作为,顽强拼搏,克服种种困难,这种永不服输的韧性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文学的魅力和功用也在神话、历史传说的流传中得以实现,一直激励着、鼓舞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两汉以前诗歌中的自然灾异书写主要保存在《诗经》中,虽然这些诗歌数量不多,但都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是灾异主题诗歌创作成熟的标志。

《诗经》中的灾异书写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自然灾异种类,特别是对水灾、旱灾、蝗螟、饥荒等极具破坏性的灾异记载详尽。

《诗经》中与自然灾异相关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记述自然灾异。另一类通常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以比兴手法,间接反映自然灾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直接反映灾异的诗歌通常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直接发表议论,而间接反映自然灾异的诗歌多采用见物起兴的方式,以散句的形式分布于各个篇章中。

其也可分为两类,一是以自然灾异起兴抒发个人情感,二是祭祀祖先神灵或禳灾颂歌中的灾异描写。

《诗经》常以自然灾异起兴,反映社会问题,抒发个人情感。

如《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以鼠灾起兴,指责统治者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这些诗歌都是以自然灾异起兴,抒发情感。

祭祀祖先神灵或禳灾的祭祀乐歌也是间接反映灾异的方式。与自然灾异相关的祭祀乐歌多是祭祀农神,以求风调雨顺,不要遭遇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的进行。

二、大汉王朝,盛世下的灾异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记录和保存自然灾异的朝代。

水灾是两汉最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降水型水灾和河溢型水灾,前者主要指的是由于持续性降水造成的水灾,后者指的是由于江河决溢造成的水灾。

两汉水灾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多,冬春少。

降水型水灾多发生在夏季五、六月份,六月份最多。河溢型水灾多发生在秋季,次是夏季五、六月份,基本与降水型水灾一致。

其次,年代分布有明显的历时性差异,西汉少,东汉多,并且普遍具有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受灾人数多、破坏性强的特点。

两汉时期,旱灾的发生频率仅次于水灾。

并且汉代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夏季占到年份明确的旱灾发生总数的六成以上。春秋两季次之,春旱的发生概率略大于秋旱。

旱灾往往会造成农作物减产,谷价大贵。农民饥不得食,无法维持生存,成为流民的隐患大大上升。

虽然地震的发生频率小于水旱之灾,但它的发生无规律可寻,瞬时强破坏性极强,因此,地震也是最早引起人类重视的自然灾害之一。

饥馑包括饥荒和不登。农业社会中自然灾异与不登、饥荒如影相随,凡遇灾,往往紧接着就是粮食歉收和饥荒。

虽然汉代农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没有根本改变,受灾后饥荒和不登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西汉前期饥荒较少,中期武帝朝饥荒多发。两汉之交是两汉史上饥荒最为频繁的时期。而到了东汉前中期总体较为平稳。后期自桓帝至汉末为饥荒的高发期,人们甚至易子而食。

人类对“灾”的认识最早源于火灾,从字面意思我们也可感受得到。人类最初将自然原因引发的火灾称为“灾”,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则称为“火”。

汉代火灾以庙社宫室火灾为主。这是因为封建社会家国宗族观念十分浓重,庙社宫室火灾代表着已经去世的祖先对现世子孙的遣告。

因此汉代统治者对发生在庙社宫室中的各种灾害都十分关注,而古代建筑又以木质结构为主,最易发生火灾,所以,庙社宫室火灾频繁地出现在正史中。

民间火灾多发生在城市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虽然记录较少,但是远比庙社宫室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疾疫较为严重的时期。

春季气温回暖,各种细菌开始滋生,夏季暑湿难耐,易发生疾疫,冬季气候寒冷,人易生病,加上古代防疫观念和方法落后,也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的疾疫。

耕牛作为农业社会中的主要生产工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以,汉代典籍中除了对人的疾疫较为关注,还记载了牛疫。

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自然灾异多发的国家,灾异的应对措施随灾异而生。

西周时朝廷开始主导救灾活动,经春秋战国的发展完善,两汉已经基本形成了完备的防灾、救灾体系。一是灾前防范,二是临灾救助,三是灾后补救。

汉代的灾前防范措施,一是改良社会条件,如仓储制度的完善和设立常平仓,一是改良自然条件,如水利等技术的发展。

积蓄仓储是改良社会条件中最重要的办法。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亩产量和耕种面积固定的情况下,仓储就成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易行的办法。

中国仓储思想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把多余的粮食积蓄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春秋战国时,积蓄仓储思想和制度进一步成熟,两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汉代仓储制度的一大创造,是设立常平仓。常平仓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

首先,它可以还利于民、平准粮价。常平仓在丰年时增价购入粮食,避免农民大量破产,还利于民。其次,常平仓是朝廷赈灾的有力支撑。

引发自然灾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原因,改良自然条件,是人为干预灾异的首选,也是减少灾异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水、旱之灾是中国古代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异,所以对自然条件的改良,也主要集中在兴修水利上。

水利设施是农业的基础设施。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水利设施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兴修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农田灌溉设施。

西汉注重兴修河渠等大型水利设施,初步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农田灌溉网络,东汉则侧重于修建人工陂塘。

临灾救助是指灾异发生时采取的救助措施。汉代的临灾救助措施较前代更为完备,汉代临灾救助以朝廷为绝对主导,民间辅助。

汉代朝廷主导的临时救灾措施概括为灾情报勘、赈济、蠲缓、抚恤和稽检不法官员。

民间救助主 要是豪绅士族响应朝廷号召输粟或进行小范围的自发救助活动,作为官方救助的补充,在临灾救助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灾情报勘是临灾救助运行机制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救灾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救助成效。

两汉时期,灾情报勘有着严格的规定,各级朝廷必须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灾情,地方上报灾情后,朝廷派遣“谒者”到灾区核实受灾情况,并进行初步救灾活动。

虽然汉代灾情报勘制度十分严格,但职官考核制度中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割裂却使许多地方官吏不得不直面道德和责任的考验,于是铤而走险、瞒报灾情的情况屡有发生,屡禁不止。

无论哪朝哪代,这种作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遇到自然灾异,国家会为了帮助灾民渡过难关而无偿或少偿给与物资,其中包括谷赈、银赈、粥赈和贷赈。这些做法极大地缓解了灾后百姓的生存问题。

在自然灾异极其严重的时候,统治者还对未受灾地区的贫民也有相应的抚恤政策,常见的有大赦天下,免天下半租等。

结语

纵观我国古代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异的斗争史。

无论是原始的远古时期,亦或者是经济发达的封建社会,自然灾异对于其影响从未停止过。

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套对付自然灾异的方法。

虽然当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其中的一些抗灾思想凝聚着古代先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汉书》

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

中国救荒史

灾难文学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易子而食   冰川   大禹治水   两汉   灾情   旱灾   水灾   饥荒   汉朝   天灾   汉代   可怕   时期   古代   神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