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届联合国秘书长如此难产?

1996年,时年74岁的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不顾体弱多病及亲友的善意相劝,再次踏上了竞选秘书长之路。

在第一个任期内,加利遇到了一系列乱局。由于正逢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将朝什么方向发展,没人说得清。加利希望抓住机会,提高联合国的独立性,但是却遇到了美国的阻挠,使得联合国的权力被缚住手脚,发挥不出作用,加利的工作也备受争议,人们批评他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未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另外在安哥拉内战期间,加利也未能统一联合国的意见。

加利


加利艰难地走过了5年,虽然被诟病,但是他却秉持着公正之心,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充分维系着联合国的尊严,他的工作也受到许多国家的赞赏。

为了竞选连任,加利先后出访了非洲大陆、法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普遍的支持。种种迹象表明,加利的连任前景一片光明。

1996年6月19日,加利正式宣布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然而就在这时,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美国突然跳了出来,美方常驻联合国代表奥尔布赖特表明美国不会支持加利连任,让他自己“体面退场”。

奥尔布赖特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自居,公开声称要“领导世界”,而加利在任期间的所作所为没能使美国满意,还经常唱反调,此前美国和加利在处理索马里、波黑问题时发生矛盾,而加利对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又提出批评,引起了美国的不满。

为了阻止加利连任,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约翰.克里斯托弗出访非洲五国,软硬兼施。

尽管如此,非洲国家顶住了压力,采取统一的步伐,在11月19日安理会首轮正式投票中,所有非洲国家的代表都把票投给了加利。最后,加利获得了14票同意,只有美国投了反对票。由于美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一票否决权,加利没能获得连任。当时法国为了让加利连任,请求美国让加利再当两年,却遭到拒绝。

为了顾全大局,确保非洲人继续担任此职务,加利主动把位子让了出来,宣布不再谋求连任。随后,非洲国家相继推出4名候选人,包括来自加纳的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科菲·安南,第四十九届联大主席、科特迪瓦外长阿马拉.埃西,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哈米德·加比德和毛里塔尼亚前外长阿卜杜拉。其中最有希望接任秘书长职位的是科菲.安南和阿马拉.埃西。

科菲.安南


美国表示支持科菲.安南,因为加纳是英语系国家,如果安南当选,美国可以通过加纳影响联合国的行动,并有助于自己以“改革联合国”的名义取消许多援助或有益于第三世界的联合国机构。

而法国则表示支持埃西,因为科特迪瓦是法语系国家,自1994年以来,许多非洲的法语系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卢旺达、布隆迪、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发生了内乱、饥饿和惨无人道的屠杀,使得法国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为重振外交、扩大影响,法国希望有位亲法人士担任秘书长之职,而埃西本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曾担任联合国大会主席,比较注意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他曾说过,他会支持保留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有益于贫穷国家的机构,并务必使成员国如美国尽快还债。

12月12日,安理会开始对四名候选人进行了投票,虽然安南的支持率一直领先,但至少有2票反对,其中包括法国的否决票,而其他三位候选人至少遭到两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经过6轮投票依然未有结果,使得秘书长的选举出现了僵局。

安理会表决


在这种情况下,非洲国家开始采取协调行动,本来持反对态度的埃及、博茨瓦纳和几内亚比绍也转而支持安南,法国一时间陷入孤立境地。在第7轮投票后,安南的支持票上升到14张,但法国依然投了否决票。

后来,经过多方协调,在13日中午安理会继续就下任秘书长人选进行讨论时,除安南之外,其他3名候选人相继宣布退出竞选,为避免给人以与非洲国家为敌的印象,法国也只好让步。这样15个成员国未再投票就顺利达成一致。安南成为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安南的当选,确保了非洲人继续担任这个联合国最高行政职务,联合国也迎来了它历史上第一位跨世纪的秘书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联合国   卢旺达   赖特   安南   秘书长   加纳   法国   美国   候选人   竞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