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吴铁城吃过药后随即暴亡,妻子杨氏:蒋介石曾骂他怎么还不死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53年11月18日,65岁的国民党元老吴铁城暴死于台北家中。当家人发现“党国铁老”长眠不醒时,他的枕边只有一盒安眠药,盒中颗粒已所剩无几。即使让一个普通人来看,都会怀疑吴铁城的死有莫大的问题。

吴铁城死后,国民党假惺惺地为这个党国元老举办了一场追思会。在会上,他的妻子杨氏竟说:“几日前,‘铁老’与蒋介石爆发了激烈争吵,蒋介石甚至拿起桌上的茶杯气急败坏地摔在吴铁城面前,怒吼着让他滚。自那以后,‘铁老’自感颜面尽失,活着没什么意思了。”

那么吴铁城到底做了什么,让蒋介石不惜对党国元老破口大骂?而他的死是不是真如杨氏所说的那么“窝囊”呢?

国民党元老吴铁城(右一)

吴铁城坚决“清共”

吴铁城,出生于广州香山。1909年,考入九江文同书院的吴铁城结识同盟会会员林森,遂加入同盟会,成为反清革命一员,秘密联络当地新兵与帮会势力。

辛亥革命时,吴铁城以江西代表身份受到孙中山接见。孙中山对这位23岁的香山小老乡非常赏识,曾说:

“吴铁城以一位广东青年而成为江西光复之前驱,一省之代表,实在是太难得了。”

对于孙中山,吴铁城可谓是忠心耿耿。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北上会见袁世凯时,吴铁城全程陪同。孙中山出走日本后,吴铁城考入日本明治大学,成为首批中华革命党,并接受孙中山指派,前往美国主持党务。

对于吴铁城,袁世凯也表现得极为怨恨。众所周知,袁世凯喜欢为他的政治对手开设悬赏金,而吴铁城就以2万大洋名列榜中。甚至在吴铁城抵达美国后,袁世凯不惜通过外交途径向美国政府起诉吴铁城,然而最终败于能言善辩的吴铁城之手,沦为笑柄。

1917年,孙中山回到广州,吴铁城也紧随其后。在孙中山最后十几年的革命生涯中,吴铁城朝夕相伴。在他最艰难之时,总能大显身手,助他摆平一切。而孙中山最为依赖的精锐部队警卫军,也是出自吴铁城之手。

孙中山与他的幕僚

然而,和蒋介石一样,吴铁城非常不赞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始至终,他竭力反对两党合作。孙中山在时,吴铁城虽有怨言,却从未表现得过于明显。当孙中山在北平病逝后,吴铁城立刻投身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中,与“左派”的廖仲恺为敌,走向反动。

为此,吴铁城积极参与蒋介石策划的“中山舰”事件。可他不曾想到,羽翼未丰的蒋介石在遭遇“左派”人士的声讨和谴责时,竟采取“丢卒保帅”的办法,把他推到了最前沿,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不仅丢失了十七师师长的职位,还被囚禁在虎门反省。

虎门被囚让一心“清共”的吴铁城身心受到极大打击,出狱后,他便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投奔孙科。

中山舰事件

能言善辩之徒

然而,只要蒋介石向他招手,吴铁城便会不遗余力地效忠。南京政府成立后,被“遗忘”的吴铁城主动承担“宁汉合流”的任务,凭借党国元老的身份以及三寸不烂之舌,力促汪精卫、孙科与南京合并。

正是在“宁汉合流”中发现吴铁城还有可利用价值,蒋介石在他的王朝内给了吴铁城一席之地,担任广东省政府委员。

1928年,日军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千方百计地阻止张学良改旗易帜。当时,冯玉祥、阎锡山已投靠南京,唯有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张学良驻扎在东北。蒋介石权衡再三后,放弃国民党内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亲自指定吴铁城前往东北劝降。

在当时的国民党,可称得上“一辩之士”的人才并不多。吴铁城多年跟随孙中山走南闯北,结交甚广,见识也多,是孙中山极为认可的“外交强人”。蒋介石虽然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但对他留下的那些精英人才,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吴铁城促成东北该旗易帜

吴铁城共前后三次前往东北,第一次劝说张学良该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第二次游说中苏双方,缓和“中东路之战“后遗症。第三次拉拢张学良倒向蒋介石,抵抗冯玉祥、阎锡山。

三次出手,不仅为蒋介石收获了几十万东北军,还将南京政府的声威撒播在东北各地。正是凭借如此奇功,吴铁城得到了蒋介石极大的信任,并将上海交给他管理。

然而,在上海任上,吴铁城又遭遇了信任危机。吴铁城上任不久,上海便爆发了“一二九事变“,十九路军的蔡廷锴、蒋光鼐奋力抵抗日军侵略,激战一个多月,得到吴铁城的大力支持。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却在关键时刻逼迫吴铁城与日军签署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议》,将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并同意日本在上海驻军。

《淞沪停战协议》丧权辱国

此举让吴铁城背上汉奸骂名,他本人差点被爱国律师吴迈暴打身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吴铁城第二次前往东北时,他曾留下一句名言:

“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危机。”

因此,当时的吴铁城应该是渴望抗日救国的。可在他的为人底线和利益相冲突时,吴铁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在上海一年多的时间里,吴铁城疯狂迫害爱国党员、取缔抗日组织、镇压学生运动、暗杀进步作家。

而调任广东后,吴铁城又以“禁烟”为名,与曾养甫、余汉谋大搞走私运动,发国难财,以至于日军登陆大亚湾时,三人带着前线官兵疯狂逃窜,不做丝毫抵抗。因此,广东百姓当时讥讽为:“余汉无谋,吴铁无城,曾养无甫。”

丢失广东后,蒋介石看清了吴铁城的真实水平,不再委任他为地方要员,而是着重发挥他的特长,以吴铁城为出访南洋的宣慰大使,联络当地华侨,资助抗战。吴铁城也不负众望,跑遍南洋150多个城市,发表了300多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为中国抗日带来了无数的资金、飞机和大炮。

南洋华侨抗日

狂傲身亡

1948年,专司募捐和调节工作的吴铁城被孙科召入行政院,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向来对政治认识不清的他擅自与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会谈,竟允诺劝说已经下台的蒋介石离开国内,远离政治。

为此,蒋介石大为恼火,怒斥吴铁城忘恩负义。而在背后掌握着国民党军政大权的蒋介石也对李宗仁、吴铁城见死不救,任由广东失守。吴铁城不得不厚着脸皮跑到台湾,以求苟延残。

然而,蒋介石并未对吴铁城采取任何不当措施,反而利用他多年在外培养的声望和人脉关系,频频派遣他出访各国,为台湾争取利益。在韩国、菲律宾、日本等地,吴铁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屡屡成为各国精英的座上宾,甚至在国际上也被冠以“巡回大使”的称谓,风光至极。

在当时的台湾,蒋介石为了蒋经国能够顺利接班,几乎将国民党元老全部排挤出权力核心,唯有吴铁城凭借“一己之力”活跃在台湾政坛,而他对此十分满足,甚至产生了自满之情。

吴铁城在台湾非常活跃

1953年,吴国桢在与蒋氏父子的争权中败北,继任的王世杰打着“救国”的名义同样对蒋介石父子发起攻击。可没过多久,王世杰就被扣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撤职查办了。

王世杰被捕后,与他私交甚好的吴铁城自恃来台后为蒋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竟然跑进蒋介石的官邸为王世杰求情。

这种过分估计在他人心中分量的行为,吴铁城做了不少次。在大陆时,蒋介石之所以容他,在于他还有利用价值。可如今,不识时务的吴铁城大摆元老派头,甚至不惜当面指责和顶撞蒋介石,惹得蒋介石大骂:

“你怎么不去死,党国就是败在你们手里的。”

随即拿起身边的茶杯狠狠地摔在了吴铁城脚下。吴铁城做梦也想到,蒋介石竟一点面子不给他这个“巡回大使”。回到家中,情绪激动的吴铁城越想越感觉颜面尽失,本就患有高血压的他,因为充满了对蒋介石的一腔怨气,久久不能入睡。

1953年11月,自感受辱的吴铁城服下安眠药后,再也没有醒来。吴铁城的死验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不要高估你在他人心中的分量,当有分量时,不过是还有利用的价值,当没有利用的价值时,你将一文不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同盟会   蒋介石   南洋   党国   南京   日本   元老   广东   日军   国民党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