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是冯道、人人皆长乐:赵匡胤驾驭道教,赵光义与之共治天下

在短文“神的朝代:从天之子到祖先是谁到我就是神的大宋朝”中,我从赵匡胤到赵佶的167年中,赵氏从受神的庇护到祖先就是神、最终我就是神这一历史过程,进行了简单地说明。在中国统一性质的大朝代中,宋朝受宗教影响最大。对于这一点南宋赵构编造出“泥马渡江”神话,继承了宋朝的衣钵,继续作为一个割据政权、小个儿的北宋继续存在着。

那么,宋朝为何如此重视宗教呢?

官官是冯道,却不言自己是长乐背后的君权永固难题

“藩镇割据”特别是黄巢起义后的藩镇割据,连同五代十国的混乱,使得中原政权的实力大受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少数人口民族政权的对峙上,又体现在内部权力金字塔的稳定上。

从思想上说,忠君意识薄弱,大凡能在官场生存二三十年以上者,皆是“无父无君无忠诚”之人。世人皆说冯道,却不言冯道前后左右皆冯道这一历史现实。

唯一能让财富、权力精英们记着忠诚的就是“利益”二字。

在此情况下,宋朝的皇帝们想到了两个办法。对官员无论文武都给予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官员物质利益最为豪爽的朝代就是宋朝。对民间采用的是利用自我神化这一形式,切中民间迷信思想,如果百姓服从神的旨意那么今生、来世乃至上天入地就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寄托。因此,从宋朝没有建立前到元朝灭宋政权,赵氏一直在进行着自我神化。

宋朝从一建立到灭亡的167年里,在自我神化过程中共有三个阶段即:

宋太祖到宋真宗前期,是为第一阶段,神的庇佑时期。总体上其他朝代都是将自身的合法性打造为“代天”管理天下。从宋太祖到宋真宗“澶渊之盟”前,守护赵氏的“家神”从神的代言人张守真、黑煞神到北极四圣,神的地位表面上再升高,实际上作为人的皇帝,其不断地自我神化的程度得到加强。

自澶渊之盟后开始,宋仁宗实现三教合一的“共治天下”,赵氏的自我神化达到前人到今人神话的最高阶段。“祖神”赵玄朗的出现就是典型表现。

在与儒家地对抗中,已经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乱世下失去节操的儒生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与道教共同表演了“人神”的形成过程。很显然,这个问题宋朝也是有榜样可参照的案例,唐朝遥拜道家李耳老子作为祖先就是参照物。

宋朝的特殊情况在于,赵玄朗具有神的至高无上,转世为人就是人的偶像之一黄帝。从这一角度讲,后世再以此为自我神化路径的话,已经没有再次超越的可能。既然没有办法超越,那么时间一长,自己的家族就是“神的家族”这一驾驭工具,其效果就会慢慢丧失,为此宋徽宗索性自己成了神霄玉清王、长生大帝君、主管南方的最高神。

宋朝与道教:赵匡胤驾驭道教,赵光义利用道教的同时三种思维势力达成共治共识

自我神化这种事情,需要宗教参与,而在各种学问中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道教,已经形成庞大的理论系统且信众较多,再加上唐朝二百多年的推展。道教在各种学问、宗教的竞争中一直位列三甲。

我们说的宋朝的自我神化过程从宋初就开始,总体上讲宋太祖、宋太宗是不一样的。宋太祖是驾驭道教为我所用,宋太宗则是请求道家为他所用并许以利益。

赵匡胤对于自我神化不算热衷,作为一位军事主观,他更多的是注重军事力量与权力间的利益赐予。例如他对军队自我经营问题的默认、对于文武官员的贪腐和为非作歹的开放性态度等,都充分说明他对于民间的自我神化问题并不在意。在其残存的意识中,仍然对不怀好意者利用神搞事儿带有很强的敌视态度。

赵匡胤的成功更多地靠军人篡权这一百年来的“永恒主题”,其中更多的是权力与阴谋、战功与屠杀。在其过程中,道教、儒家都仅仅是成功的工具。例如苗训这为陈桥兵变的导演,其身份就是亦儒亦道。

苗训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与其师父陈抟(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也即871年)至道三年(997年)先后亡故。前者活了72年,后者活了126岁。陈抟乃儒道双修,甚至三教合一思维。

三教合一思想,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开始就有所涉及,直到南北朝时期形成风尚。再加上五代十国时期,人们苦于每十几年就有一次大的战乱或年年都要遇到武装战事,整个中国大地的每个人都有一颗“祈求神灵保护”的心理。

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与道教

苗训以算命先生求生活,又因懂儒学而进入军中,在赵匡胤陈桥兵变中乃是出谋划策者、形象广告总策划。正是他和楚昭辅表演的“一日克一日,当出新天子”使得信神敬神的普通士兵,与为了自身荣华富贵更胜一层楼的军官们形成了造反心理。

宋朝进行真正的自我神化,是从宋太宗赵匡义,也就是赵光义、赵炅开始。

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的关系,如同历朝历代的皇权争夺战一样。从唐末到北宋的百年历史中,权力阶层已经没有“君权至上”的观念,更何况还是兄弟之间的权力争夺。大家都姓赵,谁当皇帝不一样。所以,什么法理性、合法性,其实当时的人是不太关注的。或者说真正掌权的人是不在意的。只有没有掌权的人才会将其作为口实。

当赵光义有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兄弟二人的矛盾就逐渐显现。在这一关键时刻,“张守真神降”突然出现,张道陵的这位远亲后代张守真以成为道教的门长为壮志,替神说出了“晋王有仁心”之语。

面对越来越神的张守真崇拜现象,赵匡胤非常愤怒,将张守真软禁甚至准备杀之的时候,却突然亡故。这一切背后的历史是怎样运转的呢?我们下文详述。

神的朝代:从天之子到祖先是谁到我就是神的大宋朝

官官是冯道,人人皆长乐:宋朝与道教合作以求君权永固 (视频)

神奇朝代:赵匡胤驾驭道教,宋太宗与其共治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道教   真宗   长乐   藩镇   君权   太祖   宋朝   朝代   祖先   权力   自我   天下   赵光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