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有2大失误:放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该放的大将

提起三国,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无论是三顾茅庐、空城计,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总能让人津津乐道。

在大多数电视剧和小说之中,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破除曹操称霸阴谋,帮助刘备匡扶汉室,诸葛亮的形象是近乎完美的。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虽然算无遗策,但是这一生却有两失,一是放了一个该杀的小人,二是杀了一个该放的大将。

一、不该放的杨仪

杨仪,字威公,襄阳城一户望族之后,本是荆州刺史门下的一名主薄。由于长年得不到重用,自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杨仪便投奔了襄阳太守关羽。

在与杨仪共事期间,关羽渐渐发现了杨仪的才华,进而将其引荐给了刘备。

杨仪也是一个懂得捉住机会的聪明人。他在拜会刘备期间,抓紧一切时机与刘备从军国大事到政治得失侃侃而谈。

刘备看他见解独到,又颇有计谋,决定将他收为己用,任命为左将军兵曹掾。

后来,随着刘备称王称帝,杨仪的官职也越升越高。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承担起了匡扶汉室的责任,杨仪也被诸葛亮任命为了参军。可以说,刘备去世后,杨仪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个可以在朝堂上为蜀汉出谋划策的能臣。

不久,诸葛亮北伐开始,杨仪更是跟随左右做计划、集粮草,鞍前马后事事都能办得十分妥当。

杨仪所做的种种,让久经沙场的诸葛亮对他很是信任,甚至临终前都将遗命都一一托付给杨仪。

然而,就是这一次临终托付,诸葛亮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

诸葛亮本知道杨仪是个性情急躁之人,但还是选择将汉室的重托交到他的手中。

谁曾想杨仪除了性情急躁,还是一个自命天高,自私不已的小人。

在诸葛亮离世之后,他更是秘不发丧,带着大军退回成都,留下大将魏延断后。魏延不同意他的做法,杨仪回到成都后便上书诬蔑魏延谋反,并用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将其三族诛杀殆尽。

后来杨仪自恃跟随诸葛亮多年,居功自傲,得罪不少朝中大臣,诸葛亮将大权交到杨仪这样的人手中,实在是失策。

虽然杨仪后来因扬言投靠蜀国不如投靠曹操被告发获罪贬为平民,但他短暂的掌权已经将当时的蜀汉步入了崩溃的边缘。

二、不该杀的魏延

诸葛亮对小人杨仪极度信任,但他却对身边的一名大将极度猜忌,这个人就是死在杨仪算计下的魏延。

和杨仪一样,魏延也是刘备身边的重臣,刘备去世后也追随诸葛亮一起北伐。

但是与杨仪不一样的是,魏延是一个将才,他勇猛过人,善于排兵布阵训练士兵,但却性格高傲、性情极恶,同僚都不太喜欢与他交好。

诸葛亮起初对魏延十分看重,视杨仪魏延为他的左膀右臂。但是由于他的性格原因,又对他处处防备。

北伐期间,魏延多次请求诸葛亮派兵给他,诸葛亮始终不肯。魏延自请带精兵取道子午谷直入长安,又被诸葛亮回绝。

诸葛亮又因为魏延后脑有反骨,就断定他日后必反蜀汉,所以连临终遗命都没有叫魏延前去聆听,还留下了一句“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言下之意,就是魏延如果不从命就可杀。

诸葛亮死后,杨仪等文臣掌握权柄准备将诸葛亮的棺椁运回成都,留下魏延断后。

魏延不同意杨仪的做法,拒不撤军,并将回成都的路堵死了。

杨仪回成都的路被毁,只能与魏延阵前对峙,不料一员猛将魏延却在不经意间被小卒马岱斩杀于阵前。

杨仪见魏延已经身首异处,更是上前踩踏魏延的头颅泄愤。

一代将领没有战死沙场,却遭自己的同僚谋害,实在唏嘘。

三、杀了杨仪放了魏延

魏延死后,蜀汉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如同诸葛亮设想的那样,杨仪等文臣会辅助刘禅顶起蜀汉的一片天。恰恰相反,杨仪不断与朝臣交恶,最后不仅没有帮助到蜀汉,还落得个自杀收场。

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猜忌魏延,没有给杨仪大权留下锦囊授意杀死魏延,而是让魏延杀了杨仪,历史大概会改写。

魏延虽然性格孤傲,但他善于打仗正符合当时蜀汉征战的需求,而他在刘备麾下屡立战功,在军中颇有威望,已无需投靠人才济济的曹操。在北伐期间多次献计也可以看出魏延是一心帮助蜀汉,想做一名中兴大臣的。所以,有战争需要,魏延必定会竭尽全力为蜀汉而战。

反观杨仪,他是一个怀有私心的文臣,虽然比手握重兵的武将好控制,但是诸葛亮忘了文臣玩弄权谋才是最可怕的。

诸葛亮死后,杨仪的野心就暴露出来了,他觉得自己是个老臣,认为从皇帝到朝臣都应对他毕恭毕敬,一有逆他的意就心怀不满加倍陷害,这样的人不谋反比谋反更可怕。

把杨仪杀了,魏延还有可能带着军队继续北伐,蜀汉还能延续20年。

诸葛亮其实并没有亲自动手杀魏延,但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正是诸葛亮的临终锦囊,重用了杨仪,才让杨仪有了可趁之机杀死魏延,使得蜀汉步入末路。

因为此时的蜀汉,五虎将已经死得差不多了,魏延一死,蜀国可以说已无大将可用,只剩一个姜维在硬撑。只能说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四、总结

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归根结底也是一个普通人,在他年老病重又北伐无果之时做出错误的决策是在所难免的。只是这一个决策对于后来的蜀汉来说,确实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功过只由后人评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蜀汉   大将   襄阳   汉室   朝臣   阵前   蜀国   成都   锦囊   临终   小人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