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回民起义(43)大理之战

清军占领了姚州和镇南以后,开始集中兵力,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大理。至1872年6月,除了大理,腾越(今腾冲),顺宁(凤庆),云州(云县)外,回军所有占领的滇西要地全部被清军攻克。

6月12日,清军占领大理的南北门户上关和下关。清军一部兵力攻打大理小关邑时(上关,下关,小关邑是三个地方),小关邑的回军首领假装投降,约杨玉科到小关邑礼拜寺中详谈。可能是投降的条件之一,必须是杨玉科亲自来,否则免谈。理由肯定是,除了杨玉科他们都信不过。

杨玉科率领手下亲兵数人亲自前往小关邑礼拜寺,在亲兵之中有一个叫马双元的人。马双元,原是回军将领,曾经在武定俘虏杨玉科,后来把杨玉科偷偷放走了。还有一种说法,说马双元是在永昌(今保山)俘虏的杨玉科。总之,后来杨玉科在上报清廷为马双元请功的时候,说当时马双元在他的劝说下做了内应,并且后来和清军里应外合,配合清军攻下永昌城。

这里明显就是中国式的人情世故,马双元放走杨玉科的时候,回军连战连捷,风头正盛,几乎所有的回军将领士兵都信心满满。

马双元这个时候答应给杨玉科做内应?

他俩到底谁该吃药了?

后来杨玉科当然可以放了马双元,但是他要为马双元请功就必须找个理由,这就有了后来的“约为内应”4个字。

杨玉科进入礼拜寺入座以后,他也是小心提防,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就令人把座位往旁边移了一点,然后重新坐上座位,在那儿继续等回军的头领。可是还是感觉不对劲儿,可能是感觉座位不平,也可能是感觉地面有点松软了。于是再一次令人移动座位。正在移动座位的时候,埋藏于地下的地雷突然爆炸,杨玉科侥幸逃过一劫。在马双元等人的保护下,连杀数人,冲出礼拜寺,随后命令清军攻占小关邑。

在逐步扫清大理外围的碉楼堡垒以后,10月初清军进至大理城下,包围大理城。回军在大理城周围修建了很多地下工事,清军屡次试图进攻大理城,回军都会利用这些地下工事向清军猛烈射击,清军屡攻屡败,但却毫无办法。这可能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地道战吧。

不得已杨玉科只能暂停进攻,和手下将领一起商量,最后决定引苍山溪水漫灌入这些地下工事,迫使回军退入大理城中,这又是一个水淹七军。

清军随后越过回军挖的防御壕沟,在大理城下扎下大营,随后连夜赶工修筑高过城墙的炮台数座,居高临下用大炮对城内日夜轰击。顺宁,云州等地回军多次组织救援大理,但是全部被清军击退,形势对于回军来说日益严重。

12月10日,清军在地道内埋入大量炸药炸塌城墙,从缺口处突入,但是遭到回军奋勇反击,伤亡惨重,不得已退出城外。随后清军连续使用炸药爆破城墙,又从缺口处攻入城内,至12月17日,占领大理城东南,大约半个城吧。

此时的大部分回军已经没有信心再打下去了,清军总兵蔡标率领所部力战一昼夜,从大理城南攻入大理城。突然回军一部拼死突出重围,准备逃向下关。蔡标率领属下清军一路围追堵截,将其全歼,无一漏网。

蔡标,贵州威宁人,自幼家贫,四处流浪,后进入云南,在宜良开了一个小饭店。史书记载,“标,以胆略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蔡标这个人胆子很大,有胆有识。战乱爆发以后,蔡标饭店也开不下去了,为了谋生就加入了当地的汉人团练,从团练兵做起,一路晋升。参加中法战争时,命令属下官兵多挖坑道,躲避法军的炮火,这是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第1人。

昆明发生灯霄之变的时候,临安参将马荣占据昆明城纵兵抢劫,四处烧杀。当时的云南巡抚岑毓英依靠府衙里有限的清兵,紧闭大门坚守。别人躲都躲不及,这位蔡标老兄,领着几十个团练兵趁乱悄悄进入城内,到巡抚衙门去找岑毓英。岑毓英是又惊又喜呀!变故发生的太突然,本来以为九死一生,能不能坚持下去?恐怕他自己都没有信心。

蔡标问岑毓英,府衙里有没有军械,枪支弹药?

有,数量还不少,但是寡不敌众,没有兵。

我去为您募兵。

随后蔡标返回宜良招集旧部千余人,领着这些人,趁乱迅速进入昆明城巡抚衙门内。岑毓英依靠这支有生力量,支撑到了马如龙的援军赶到。与马如龙合兵一处击溃了马荣。

蔡标这个人就是晚清版的李云龙。

清军占领了大理城东南角,但是大理城还有个内城。回军拼死抵抗,清军只能再次挖地道连续爆破。杜文秀决定拼死一战,所以打开城门率所部倾巢而出,杨玉科亲自指挥清军将杜文秀击溃。下面有两种说法,而且都有记载。

一种说法是杜文秀战败以后退回到大理内城,心想反正自己难逃一死,就喝了毒药,随后亲自走到清军大营,希望以自己一人的死换得众人活命。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合理,因为对于清廷来说这些人都是叛逆,都是死有余辜。除非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反正,立个功,或许还可以考虑免死。但是我不是杜文秀,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总是觉得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智商最起码应该比我高吧。

第2种说法是,杨荣和蔡廷栋两个人害怕了,产生了动摇。杜文秀回来以后被二人逼着喝下毒药,然后让人送给了清军,并表示愿意投降,希望杨玉科能过来谈一下。据说杜文秀被送到清军大营,依然气息尚存,被清军割下头颅,送往昆明。

这里要重新提一下这个蔡廷栋,这个人在回军东征昆明的时候,就已经投降过一次。就是大司马寇李芳园,大司马平马兴堂挟持杜文秀的女儿杜凤杨降清那一次,他也在其中。据说献出不少钱粮,官印等等。当时马如龙抱病出城与岑毓英一起严阵以待,成功迫降回军5000余人。后来蔡廷栋逃回了大理,继续在大理做他的大都督。还是锦衣玉食,娇妻美妾,风光无限!

岑毓英随后亲临前线,蔡廷栋再次乞降,并请杨玉科到府中详谈。清廷的记载,蔡廷栋在府中埋下地雷,准备炸死杨玉科。但是通过一些关于蔡廷栋的记载,基本上可以知道这个人贪生怕死,争权夺利,首鼠两端。为了活命他应该不会这么干,他请杨玉科来,为的是以回军余部放下抵抗为条件,求得活命,别人是死是活他不管,但是和杨玉科在礼拜寺的情况绝对不一样。

这里有人想活,所以什么都干,有人不想让他活,所以什么都写。这句话有点绕,大家自己理解吧。

杨玉科按照约定来到了蔡廷栋大都督府,突然转身和手下亲兵一起占领一处炮楼,然后大声呼喊。在马上就要胜利的情况下,以身试险,九死一生,可见杨玉科的英勇。

岑毓英已经派兵偷偷的埋伏在城外,估摸着杨玉科已经到达了蔡廷栋的都督府,立即命令清军趁着黑夜用云梯登城,双方随即展开巷战。一连激战数昼夜,回军除了少数人拼死突围以外,大部被歼。杜文秀和蔡廷栋的家属130余人被俘。至此大理的杜文秀政权彻底被清廷剿灭。

这场战争里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就不一一重复了,只说一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马如龙出征有个习惯,到地方后先派一名手下,去,告诉某某,我来了,让他投降。结果呢,很多回军还就真投降了。牛人!

李惟述是个大老粗。

夏毓秀多次身受重伤,1871年率领清军进攻东沟,被回军重重包围,因为山路难行,只能弃马步战,这一战仅身上的刀伤就有十几处,后来被马如龙率领的援军救出。回到大营以后已经昏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的军校士卒都在落泪。夏毓秀说了一句,大丈夫以身许国,能死在战场上是一件高兴的事,你们哭什么?此人廉洁奉公,后来身居高位几十年。家里人吃的是青菜豆腐,穿的是土布衣。关于他的记载,大多是某月某日克什么地方,很简略,只能说越是简略越不简单。

张保和,这个人勇冠三军。回军东征昆明时,率领所部清军历经大小一百多次战斗,从来没有败过。很多回军看到他的旗帜就跑。

还有很多人,篇幅有限就不写了。这场战争历时十七八年,也是非常的惨烈。广西,云南,贵州这些地方山高路远,生活环境恶劣,地图上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但是真的走起来可能需要三四天,甚至更长。全国哪个地方的人战斗力最强?不好说。但是如果论战斗意志,这些地方的人绝对名列前茅。这也是造成这场战争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下一期我们接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大理   宜良   下关   团练   所部   亲兵   清廷   昆明   回民   云南   座位   礼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