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重大变革时期下私学的演变之路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古代的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封建王朝会以朝廷的名义开展官学,民间的各位教育人士也会以文人学者的名义开办私学。

这两种教育形式完全不同,但是又承担着相同的教育作用。而中国的教育形式也经历过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演变,这一演变正好体现了重大变革时期的私学兴起之路。

相比于官府开办的学堂来说,私学具有更加灵活和更有补充性的特征。在朝廷无暇顾及教育事业时,私学则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满足了贵族阶级争权夺利的需求。

私学的演变之路到底有着怎样的发展?它的形成和创新又有着哪些深刻的意义?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问题。

生产发展,私学萌芽

中国古代社会的私学体系,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天下分裂之时,各个诸侯国的政权明争暗斗,各家思想也百花齐放。

周王朝的统治秩序完全崩溃,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之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基础产生了巨大的不确定因素,私学出现的根本原因就这样形成。

各个国家要想在军事对抗当中占据优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扩充本国的经济实力,提升军事保障力量。所以,发展生产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要求。

由于生产的需要,农业生产技术不断革新,新兴的生产工具也相继出现。社会底层农民依靠众多手段实现了生产力的翻倍增长,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也越发牢固。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意味着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格局整体是封闭的。人们要想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只能通过内驱力来完成,外界带来的刺激是非常小的。

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脑力劳动便出现了。当体力劳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能够完全支撑脑力劳动需要的成本时,社会上并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位置。脑力劳动的职位上,也有了更多的人才出现。

那些从小饱读诗书,并且善于思考,能够总结出个人思想风格的人,也逐渐在那个混乱的社会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私学产生的经济基础就这样形成,而导致私学产生的政治原因我们也不可忽视。

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的地主阶级快速崛起。地主阶级占据着土地资源,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主导者,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传统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必然会跟新兴的地主阶级产生矛盾。

当他们在争权夺利时,大多数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政治生活之上。传统的奴隶主贵族阶层,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官府开办的学堂。所以过往的学在官府的传统现象,如今也在慢慢发生转变。

那些想要进入学堂学习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的人,无法在官府开办的学堂中找到合适的学习环境,所以只能选择私人开办的学堂。于是,私学便有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土壤。

后来随着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交锋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国统治者都越来越重视人才,不同种类的文人学者也能够在不同的国家找到自己的定位。正是因为社会对于文人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想要加入到私学体系当中。

那些开办私学的,往往都是某一种学术体系的奠基人物。比如说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他就在周游列国的过程当中广泛开办私学,他的弟子也遍布全国各地。

国家对于文人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也导致了一个新的阶层出现,那就是士。在后续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士拥有更多的进步空间。这个新兴的阶层,也进一步促进了私学体系的繁荣。

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现象逐渐向学在四夷的现象转变。私学稳健发展,甚至隐隐有成为主流学习形式的趋势。

几经坎坷,得到复兴

私学体系产生于春秋时期,而到达战国时期以后,这一体系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论语》当中有这样的一个描述:“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段话所展现的,正是私学体系兴盛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还专门开办了著名的稷下学宫,这里汇集了天下才子,不同思想学派的人都会在这里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悟,许多未来的集大成者也出自于这里,在这里得到了思想文化的启蒙。

从总体来看,稷下学宫应该算是官府办学和私人办学集合的典范。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学者,自发自愿的聚集在这里,共同享受思想碰撞的火花。而朝廷也会对这里的秩序加以管束,在思想交流过程中强调统治者个人的需求。

后来秦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秦始皇开天辟地,建立了秦朝这一中国首个封建王朝。而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私学经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曾经春秋战国时期鼓励多种思想共同繁荣,不同种类的思想也能够在不同的统治者那儿找到适配性。但是在秦朝,代表统治阶级的思想唯有法家思想。秦始皇提倡严刑峻法,用法家思想来指导自己对于社会秩序的维系行为。

他也不断强调中央集权,强调统治阶级对于权力的掌控程度。所以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社会各界的学子都应当进入到一个规定的学习体系当中。民间出现的各种私学体系,自然也就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打压。

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思想领域的表现是非常极端的,他不能容忍与自己所提倡的统治思想相悖的思想体系出现和流行。所以私学既然有可能向其他学子传播其他种类的思想,那他就绝对不能允许这样一个隐患出现。

不过还好中国地大物博,秦始皇虽然有意打压,但也没有彻底把私学体系摧毁。一些遗留下来的火种,又在汉朝得到了复兴。

汉朝刚刚建立后,统治者开始推崇道家思想。尤其是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时期,他们希望整个国家能够休养生息,于是开始把无为而治作为自己的统治原则。

统治者不愿意在社会生活当中过多的进行干涉,所以代表进步和自由的私学又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各地的私人学堂相继开办,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到学堂,学习不同种类的思想和文化。

尽管汉武帝后来为了追求统治思想的一致,搞起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一套,但他也并没有抑制民间私学的发展。他还通过被朝廷认可的儒家大师授意,让民间的学堂与朝廷开办的学府配合,共同宣传和推行儒家思想体系。

后来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增强,私学又有过短暂的沉寂期。不过来到宋朝以后,受到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影响,私学又重新发展起来。

总的来说,学在官府和学在四夷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方向。官府办学越兴盛,民间私学就越没落。相反,当私学发展到相对旺盛的阶段时,官府开办的学堂对于文人学子的吸引度也就更低。

这两者此消彼长,但又同时存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长河当中。事实上,在教育历史之中,学在官府和学在四夷往往共同存在着。只不过在某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其中一种形式会占据主流而已。

但是一旦遇到变革时期,民间私学就总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私学影响,不容小觑

相对于官府开办的学堂来说,民间私人开办的学堂似乎没有那么高的公信力。但是从中国整个教育界的发展变革来说,民间私学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

私人开办的学堂,打破了官府对于教育资源的垄断,也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学习的机会。

官府开办的学堂往往更加注重学子的社会阶级,贵族家庭的子弟注定比平民家庭的子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当他们在更加优越的环境中学习时,他们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于是社会阶级就会固化下来,寒门学子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但是私人学堂不一样,他们一向秉持着孔夫子所指导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平等的面向每一位愿意学习的学子开放。不管你是贵族子弟还是寒门子弟,你都可以因为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在这里受到重视和培养。

当寒门学子也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时,他们往往会创造出众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后期占据主流的科举考试制度,其实也需要各种私学形式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来参加。相比起从官府学堂中走出来的学子,他们往往更加全面,更加具有同理心,在处理政治事务时也更加灵活周到。

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角度来说,私学发展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大量法家学说之外的思想体系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是私学仍旧在民间发展,只怕其他学说体系的智慧结晶完全没有办法传承下来。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儒家经典、墨家经典,或许在秦朝时就会完全断绝。

到了后来,私学也成为了不少学说思想的集大成者们最开始走出去的地方。像我们后人熟知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他们都曾经在私学教育体系中接受过学术熏陶。最关键的是,他们写下的种种著作,也都在私人开办的学堂中广为流传。

有时候官府开办的学堂限制颇多,某些言论是没有办法被放在明面上讨论的。但是在私人学堂里,学术思想交流和讨论的氛围是相对开放的。所以更多的思想火花会从这里诞生,更多的文明结晶也会向世人展示私学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形式经历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演变过程,私学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时至今日也依旧存在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社会中的私立学校,也是对古代私学形式的一种延续。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百家争鸣的思想就从变革中诞生。当官方无法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之上时,民间教育体系便油然而生。

私人学堂的开办,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上层阶级对于教育资源的垄断,也对教育公平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因为私学的存在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史记》

2.《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官府   学堂   学子   战国时期   私人   时期   形式   民间   体系   思想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