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在全世界通用了那么久,会被别的东西取代吗?

前些年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有趣的传说,大意是:有一个比人类文明更高级的外来文明很久以前造访过地球,发现地球上存在一种他们的星球储量匮乏而又急需的东西—黄金!由于条件限制,他们不方便亲自到地球上大规模开采,于是便用”高科技“在地球所有人类的的基因中打上了一种印记,于是地球不同地域的人类都不约而同的疯狂追求获得黄金,最终人类仅获得一小部分用于自己交换的货币使用,其它绝大部分被这个外来文明带走了,甚至还以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三星堆文明等古老文明中的一些未解之谜辅证。我真的担心大家在看了《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后再次对此信以为真。

出土的古代黄金面罩

黄金是一种等价交换物,或者简单理解通用货币。为关于货币的产生,马克思曾有一句最精辟的论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抛开上述传说猜想,我们先探讨一下为什么货币天然是黄金?

人类最初的交换形式是以物易物,但是随着交换的规模品类增大,人们开始考虑用一种等价交换物衡量物品的价值后,用它作为交换媒介来方便交换物品,在探索使用了贝壳、布帛、金银等之后,全世界不同地域的人类都发现了黄金作为交换的独一无二的天然属性优势:稀缺、易分割、易携带、美观、易长期保存、不易损坏等。于是黄金时至今日仍然作为最硬的通货,这是正是马克思之所以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根本原因。

人类从古至今开采和积累了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去了哪里呢?难道真如开篇所讲的被外来文明掳走了吗?其实真相绝非如此!仅以中国为例,其实古代大量黄金只掌握在帝王将相等达官贵族手中,多数民间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黄金长什么样子。家喻户晓的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的故事中“赏五十金”,其实当时的“金”并非今天的黄金,而是黄铜。

1、古代达官贵族为了死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在墓葬中放置了大量的黄金陪葬品,如近年发掘的长沙海昏侯墓中出土黄金达478件,其中金饼385枚,大马蹄金17枚,小马蹄金31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版,总重量120公斤以上。海昏侯墓也仅是古代墓葬用金的冰山一角。2、大量的宗教建筑、雕像等镀金,每隔几年镀一次,每次用量以吨计,另外各种金佛、金经等也颇有消耗。3、历次战乱时,各种达官贵人携带大量黄金等物品出逃,仅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带走的黄金数量就触目惊心吧,据说国民党近年来使用的经费还是败退时携带的巨款,也难怪红了眼睛的台湾民进党发起对国民党党产的查抄。

海昏侯墓出土黄金


宗教建筑金顶


其实从古至今地球上的黄金总量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只是换了一种储藏形式或地点。那么未来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黄金的地位或者具有取代黄金货币地位的潜力呢?我想到了数字货币



因为各国对数字货币的探索使用才刚刚开始,各种需要完善的因素较多,但是数字货币智能技术、云端技术的加持下一经推出就展示了强大的交易和流通效率以及低成本性。数字货币已经成为理解现代经济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可低估数字货币对原来的货币理论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影响。至于能否取代黄金的地位,还要看数字货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马克思   黄金   达官   国民党   金银   货币   古代   地球   人类   东西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