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王安石和《狂飙》徐忠的启示:如何处理上下级的关系

道光三年,林则徐由江南道监察御史(相当于中央派出的正厅局级巡视员)升任江苏按察使(副省级干部),成为江苏一省专职司法的最高长官(也称“臬台”)。可就在林臬台履新后不久,江南梅雨频频,随后泛滥成灾,沿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一带及附近区域颗粒无收,导致淞江府(今上海市)的饥民聚众冲击官府。处理这起突发群体性事件本是按察使“维稳”分内之事。林则徐审时度势,决意采取安抚的政策。但是作为林则徐直接上级的江苏巡抚韩文绮(省长),却执意要出兵镇压,与林则徐意见完全相左。那么,林则徐是如何处理与上级同事的关系,转危为安的呢?

林则徐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处理办法,但是也没有固执地与上级领导起正面冲突,而是单独向韩巡抚直言利害关系。他说若直接派兵镇压闹事百姓,即使迅速平息事件,也不免造成其他府县出现民变,到时远非武力镇压可以了事,同时向韩巡抚表示愿意只身一人去安抚饥民。原本对这位新任臬台不甚了解的韩巡抚,此时对甘愿冒险的他有了敬佩之意,遂即同意了他的请求。最终,林则徐孤身前往淞江府安抚饥民,向百姓郑重作出承诺,妥善解决了这一起突发性群体事件(据《清史稿》记载:“民皆悦服”)。这也令“一把手”的韩巡抚对林则徐刮目相看,在奏折中对林则徐大加褒扬。此后,朝廷对林则徐遂更加器重,为日后林则徐成为江苏巡抚,继而不到两年就升任湖广总督奠定了基础。

因此,下级在面对上级的意见时,应站在上级立场晓以利害,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不能目中无人,也不能一味委曲求全,为了得到上级的认同就全无原则的迎合上级意见。在处理与上级领导产生的矛盾冲突时应换位思考,从对方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担忧来晓以利害,使其逐渐接受自己的意见。更重要的,必须尽量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理念的正确性,这样才能处理好与上级的矛盾,达成顺利合作,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试想假如林则徐面对怒火中烧的上级领导作出的不理智决定,一开始就放弃自己安抚的处理方法,也同意派兵镇压饥民,那么极有可能是更大范围暴动,后果不堪设想。


热播剧《狂飙》中,徐忠来到京海以指导组组长的身份开展教育整顿工作,调查盘踞京海多年的强盛集团黑恶势力。徐忠通过记名问卷,要求写出自身和别人的问题,以及对教育整顿工作的建议,并利用其它途径获得的线索清理对照。随后,通过对安欣的约谈走访,挖掘出安欣这个人才出任副组长,最终彻底实现了工作目标。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能够做到任用德才兼备的下属是上级领导的重要能力。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林则徐重用水师提督关天培,为虎门销烟打下了群众基础。相反,用人不当则会导致工作失败,如北宋名相王安石重用精明事故的吕恵卿。吕恵卿一心想通过变法捞取政治资本,打击其他变法官吏,肆意破坏新法规章制度,对朝廷内外新法施行造成了不良影响,让老百姓对新法逐渐失望,最终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

徐忠、林则徐知人善任,王安石用人不当而变法失败的案例警示上级必须知人善任。对每一个觉得可以任用的下属进行客观的考察,以防止品行、才能不佳的下属蒙蔽上级,导致上级的领导威望受损,不利于上级之后的工作。

总之,任何人要想顺利在工作岗位打开局面,离不开同时与上下级顺利进行合作。这就需要大家以“实事求是”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站在对方立场上采取实际行动,与他人利益保持一致,客观清醒的全方位认识问题,提高同理心,做到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岗位上“开个好局”,才能与上级精诚合作,才能带领下属同心同德、共创佳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晓以利害   按察使   饥民   知人善任   巡抚   上下级   新法   江苏   狂飙   上级   下属   启示   关系   工作   徐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