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登报指责妻子王映霞红杏出墙,汪静之撰文称:情人还有戴笠

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夏衍

郁达夫是五四运动的后起之秀和中坚力量,也是那个年代赫赫有名的的“颓废作家”,鲁迅先生一生中曾炮轰过无数文人,却从未骂过郁达夫,反而对其敢爱敢恨、率真热情的一面颇为赞赏。


只不过,郁达夫的这种性格却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因此葬送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他曾在报纸上指责妻子红杏出墙。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富春江上的神仙眷侣

“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的这两句诗,是他自身性格的真实写照,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结账时却从鞋底抽出了几张钞票,店小二见此情况捏着鼻子接过了钱。



对于此事他的朋友们大惑不解:

“郁达夫你身上的口袋是摆设吗?为啥要把钱放鞋底?”

郁达夫哈哈大笑道:

“以前一直都是它们压迫我,我现在也要压迫它们!”

对于郁达夫这种人而言,生命不息便会折腾不止,行事随心所欲却又不逾矩。



可惜的是,在婚配问题上他和鲁迅如出一辙,都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千里之外的父母就给挑选好了媳妇,最后只好被迫与之成亲。

郁达夫的原配名叫孙荃,不但貌美如花,而且知书达理并写得一手好字,对郁达夫真心爱慕,陪他四处奔波为其生儿育女,奈何郁达夫只爱想象中的孙荃。

两人一起生活后,郁达夫厌倦了平淡无味的婚姻生活,转而爱上了相貌丑陋但却温柔体贴的烟花女子海棠,除此之外还和不少其他女子有过露水情缘。

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郁达夫的儿子评价父亲)



直到1927年,他才在好友孙百刚家遇到一生挚爱王映霞。王映霞是一位杭州富贵人家的娇小姐,生得明眸皓齿、肌肤胜雪,被誉为“杭州第一玉人”。

她在外公王二南的支持下一直读书读到18岁,是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可以说是才貌双全、德艺双馨。

当时的王二南年事已高,便将宝贝外孙女托付给了好友之子孙百刚,后者和夫人前往上海时把王映霞带在身边照顾。

1927年初郁达夫前往孙百刚家中拜会,初见玉女时他便惊为天人,当即便生出了爱慕之心,而情窦初开的王映霞,也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仰慕不已。



从此之后郁达夫频繁出入孙百刚家中,用富有挑逗意味的热烈言辞,撩拨着王映霞的芳心,这一举动令孙百刚大皱眉头。

因为彼时32岁的郁达夫早已成家立业,和夫人孙荃育有两子一女,且第四个孩子即将出世,他初见王映霞那天才收到待产中的妻子寄来的棉袄。

如此罔顾家庭的渣男,孙百刚怎能放心将王映霞托付给他?所以为了尽到监护的责任,他提前和王映霞串通好,骗郁达夫说后者已经许配于人且下过了文定。

但平时酷爱宅在家看书的王映霞,早就被郁达夫的出众才华所吸引,并且深深为之痴迷着。与此同时,郁达夫也没有气馁,反而展开了异常猛烈的攻势。

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



郁达夫的一封封情书往孙家送,不断敲击着王映霞的内心,内容更是令人脸红心跳,灼热的情话一点点融化着王映霞的心房。

当他向王映霞发誓要和发妻离婚,并保证将王映霞宠成自由女神时,王映霞彻底缴械投降,她不顾孙百刚的劝阻与世俗的异样眼光,勇敢投入了郁达夫的怀抱。

1928年,郁达夫和王映霞在上海东亚饭店完婚,婚礼请到了诸多知名人士,大诗人柳亚子还称赞他们是“富春江上神仙侣”,各界名流的衷心祝贺,让王映霞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他们的婚礼是十分体面富丽的。

婚后郁达夫和王映霞两人曾有过一段如胶似漆的恩爱时光,王映霞的自传里记录了当时两人的日常饮食开销,还打趣说比鲁迅家吃得更好,

但所谓“神仙眷侣”是只存在脑中幻想,就连郁达夫婚前那句让王映霞做“自由女神”的承诺,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化为了虚幻的泡影。

婚姻生活出现裂痕

现实中的婚姻生活满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枯燥事情,郁达夫的收入十分可观,折合成人民币每年约有几十万元,但他赚得多花的更多。

婚后他不听鲁迅劝告,执意花费一万六千大洋修建风雨茅庐,为此负债4000大洋。



他家里每年都会多个孩子,生活费支出年年攀升,收入的一部分还要寄到富阳,给心灰意冷的发妻孙荃当生活费。

此外他抽烟喝酒的开销同样不是一笔小钱,这一笔笔账算下来,郁达夫一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无奈之下,王映霞只得化身精打细算的管家婆,对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事必躬亲。

而且因为郁达夫身患肺病和肝炎,没法操持家务,王映霞只能自己学习洗衣做饭,有时候她还要重新抛头露面,帮丈夫去催稿费和工资。



1929年时郁达夫在安徽大学教书,但不久后就被划为“赤化分子”,连行李都没顾的上拿就匆忙逃回上海,他最近半年的工资也没结算。

一家老小都在等着这笔工资吃饭,所以王映霞催他尽早过去讨要工资顺便取回行李,但郁达夫却只是通过写信发电报的方式远程催促。

王映霞觉得这样不靠谱,干脆自己跑到安徽办理此事。

然而,以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摧毁了郁达夫头上的文豪光环,真正让王映霞无法接受的,还是郁达夫对发妻孙荃那冷漠的态度。

结婚之前,前郁达夫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跟发妻离婚,但婚后王映霞却发现郁达夫选择了“我全都要”。

他既贪恋自己的年轻美貌,又对为他生了五个孩子且一直温柔体贴的发妻心怀愧疚,暗中和其藕断丝连。

孙荃和五个子女的生活开支全部都是郁达夫在负担,更过分的是,郁达夫经常借口去看孩子,之后便留宿在前妻孙荃的家中,至于发生了什么只有当事人知晓。

王映霞不断催促他离婚,郁达夫也只是找各种借口推辞,忍无可忍的王映霞质问丈夫:

为何说话不算话?



郁达夫却以夸奖的口吻说道:

“你就是我的王朝云啊!”

这是一则历史典故,王朝云是苏轼的爱人,虽然她与他两情相悦,但王朝云的地位只是苏轼的侍妾,而且还是低下的妓女出身。

对于自诩新时代女性的王映霞而言,丈夫的夸奖简直是莫大的侮辱。此时的王映霞终于恍然大悟,她托付终身的男人,只是个妄想妻妾双全的自私男人。

她找父母给自己做主,逼迫郁达夫签下保证书,要求对方不再跟前妻纠缠不清,安心守着这个家。



有一次郁达夫和朋友们一起去澡堂洗澡,洗完后他喝得酩酊大醉,在冰天雪地里睡了一夜。

王映霞担心丈夫身体就跟他约法三章,首先郁达夫必须戒酒,其次但凡有朋友请他外出吃饭都必须把他送到家门口。

刚开始郁达夫还听话,可后来却碍于面子视若无睹,多次跟王映霞为此争吵。

还有一次郁达夫的二哥来看望他,席间两人喝了不少,王映霞出言劝阻,郁达夫却觉得颜面无光摔门而出,离家出走跑到了宁波。

结果他喝醉酒睡在码头上,弄丢了手表和钱,只能发电报给王映霞让她来接自己。



此后郁达夫多次离家出走,甚至带着钱跑到富阳去跟孙荃求复合,这才有了王映霞逼他写保证书的事。

无奈之下,郁达夫只有低头认错签了字,但他的心中万分郁闷,觉得自由就像鸟儿离自己远去,以至于此后经常借酒浇愁,带着一身酒气回家,对王映霞冷言冷语。

十二年的婚姻狼狈收场

王映霞觉得他在闹情绪便一直忍让,可夫妻间的矛盾却在不断升级,如此不堪的婚后生活,让王映霞难以忍受,她索性自己走出去,跟随丈夫参加各种社交聚会。

两人曾在家中宴请各界名流,鲁迅、郭沫若和许绍棣等文学界和政界名流都是她的座上宾,就连特务头子戴笠也成了王映霞酒会上的常客。

有时候王映霞在和丈夫争吵过后,也会给各种聚会上认识的好友写信诉苦,谁知许绍棣暗恋王映霞已久,就一连写了三封回信袒露爱意。

当时,郁达夫正在福建躲避戴笠的追捕,忽然有人告诉他王映霞出轨许绍棣,他便连夜赶回家并且找到了这三封信件。

王映霞辩称这是和许绍棣夫人的往来信件,郁达夫自是不信,拿着信找好友郭沫若查验,还给蒋介石写信希望后者能处罚许绍棣。

王映霞一怒之下摔门而去,郁达夫见她离家出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跑到大公报登了一则《寻人启事》,与此同时还将夫妻矛盾公之于众。


这一幼稚冲动的行为让王映霞感到心寒,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郁达夫的风流韵事全部抖出来登到报纸上。

两人的相互“炮轰”一度让报纸卖到脱销,但他们的举动也彻底断送了这段婚姻的根基,

双方最后在亲友劝说下选择妥协,王映霞私下写了保证书发誓绝不会出轨,郁达夫公开发布了道歉信。

谁知不久之后,郁达夫就惨遭好友补刀,成为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1933年,郁达夫和王映霞夫妻俩到武汉躲避战乱,住到了诗人汪静之家隔壁。

不久后,这位邻居发布了名为《王映霞的一个机密》的文章,暗示王映霞和戴笠有染,并曾怀上过后者的孩子,这无疑又在郁达夫心里扎了根刺。

五年后郁达夫前往福州任职,王映霞留在武汉,此时郁达夫又想起许绍棣和戴笠的传闻,怀疑王映霞又跑去和许绍棣,就派人旁敲侧击地打听此事。

王映霞听到风声后心中委屈万分,但当时正逢战乱她又带着孩子,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后来战火蔓延,郁达夫夫妇带着大儿子前往新加坡避难,这时夫妻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在家中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情感上的矛盾也在不断酝酿,1939年3月香港的《大风》杂志刊登了郁达夫的19首旧体组诗《毁家诗纪》,自爆妻子出轨的家丑,夫妻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在这组旧体诗末尾,郁达夫曾用尖锐露骨的笔墨,公开了王映霞和许绍棣间真假难辨的“奸情”。当看到这组诗时,王映霞一度呆立当场,12年来的委屈和不满顿时化作满腔愤怒。

和上次郁达夫发表寻人启事类似,王映霞也在相同杂志上发表了《请看究竟》和《一封长信的开始》两篇文章。

在文章中它用“走兽”“变态”和“无赖”等不堪的字眼,控诉郁达夫对自己的欺骗和引诱,也将两人十余年的婚姻彻底撕碎。



一年后郁达夫和王映霞正式离婚,郁达夫光速投入下一段恋情,爱上了比自己小20岁的有夫之妇李筱英,后者离婚后想嫁给郁达夫却遭到他几个儿子的严厉反对,最终孤身离去。

后来,郁达夫躲避日寇追杀去了印尼,隐姓埋名还与相貌平平的当地华人何丽结婚,直到英勇就义,其大诗人的身份才被曝光。

反观王映霞就幸福得多,辗转回到重庆后她嫁给了华中航运局的经理钟道贤,还为其生下一子一女,摇身一变成为洗手作羹汤的贤妻良母。

王映霞曾说,没有郁达夫谁也不会认识他,两人的关系最后虽然走向泵岁,但她依然对他还是有感情的。

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总的来说,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性格,注定两人无法安稳度过一生。在这段轰轰烈烈的婚姻当中,两人犯下了太多或冲动或幼稚的错误,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后人为之警醒。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郭沫若   富阳   鲁迅   发妻   保证书   红杏出墙   婚后   丈夫   妻子   婚姻   好友   情人   孩子   汪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