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席女主播”李修平:42岁再婚嫁大10岁丈夫,至今无儿无女

文/谢小娱

能在央视站稳脚跟的人都是人中龙凤。

李修平自然也不例外。

她在2009年获得了播音界最高奖“金话筒奖”。

在央视工作的26年里零失误,即使是面对临时的长稿件,也能一字不差的顺利播报。

也因此,李修平成了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央视《新闻联播》首席女主播。

可即便在我们眼中这么优秀的人,她也曾三次高考都落榜。

但好在她有一颗不服输的心,越挫越勇,越败越战。

最终,她顺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走上了广播播音道路。

那么李修平后来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她如今还好吗?

三次高考均落榜

李修平从小家境比较殷实,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

这让她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他一走就是一年,每到冬天下大雪的时候,父亲就会回来。

这让李修平一到下雪的时候,就觉得父亲要回来了。

父亲回来的时候,总是会在他的口袋里装满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回到家,一把把小小的李修平抱在怀里,从口袋里变魔术般的拿出,柿饼来。

李修平看到柿饼的时候,眼睛冒出了兴奋的光芒,因为她最喜欢吃柿饼,也因为父亲记住了她的爱好。

每到开年,父亲离开家的时候,李修平心里都是满满的不舍。

有一次,严肃沉稳的父亲在离开前,给李修平仔仔细细的扎了两个麻花辫。

当时李修平的心里就跟灌了蜜似的,甜甜的、很幸福。

等到父亲工作之后,李修平对父亲的思念就有点抑制不住了。

她在日记里写满了“爸爸,我想你了。爸爸,我想你了。”

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李修平的性格越发的温和、沉稳起来。

从小学到初中,李修平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高中,她的成绩却逐渐的下滑了。

当时她很着急,但是越着急成绩越掉的厉害。

高考的时候,她的成绩很不理想。

其实,李修平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

她从小看着妈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至理名言,李修平觉得神圣极了。

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李修平觉得人生瞬间灰暗了。

但李修平的父母却不这样认为:“好事多磨,只要你放平心态,就一定会考上的。”

她在父母的劝到下,又一次的参加了高考,但是那一年的竞争很激烈,李修平还是名落孙山了。

不服输的她,有了想要跟命运抗争的想法。

经过一年的努力,她再次高考,再次落榜。

李修平很苦恼,很烦闷,甚至都有些怀疑自己。

可是,上天在给你关了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李修平等到了她的那扇窗。

1983年,北京广播学院去他们学校招生。

老师本着广撒网的理念,让全班同学都去了。

令人意外的是,李修平在这次的招生中,凭借着清水芙蓉般的面貌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被录取了。

而且,艺术生的文化分相对来说要求没有那么高。

所以李修平很顺利的就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了。

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李修平觉得整个人生都亮堂了起来。

觉得柳暗花明的不只是李修平,还有李修平的父亲。

当女儿拿着她梦寐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李修平父亲的眼睛里有东西闪动了一下。

但他是很传统的老父亲形象,并没有跟她说太多,只是用以往平淡的口气说了一句:“丫头,给我倒杯酒。”

但李修平还是读懂了父亲的喜悦。

开学的时候,李修平的父亲在女儿的行李箱里,放了一张纸条。

“学习要努力,生活要俭朴,做人要正直”

当李修平打开行李箱收拾衣服时,看到了这张纸条。

她拿着这张纸条,细细的摩梭着父亲端正的笔记,一颗豆大的眼泪滑落了下来。

李修平把这张纸条放在了铅笔盒里,这样一拿笔就能看到,可以时刻提醒自己。

这张纸条在铅笔盒里一放就是四年。

在这四年里,李修平学习的很刻苦。

每次念新闻稿子的时候,她都会先查查字典,看看有没有多音字,以保证她念的每一个字发音都是正确的。

气质出众的她,自然得到了很多男同学的青睐,但她都不为所动。

李修平只是一门心思的提高她自己的播音主持的水平。

在1985年的那个夏天,李修平把较真的精神带到了青岛电视台。

她要在青岛电视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李修平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

她一有时间就会跟在台里的“老人”的屁股后面请教一些播音技巧。

对于这些老前辈的话,她总是会用笔一笔一划的记下来。

她觉得,好记性不如赖笔头。

上世纪八九十年达的时候,打印机还不是很普及,所以记者撰写的稿子,都是他们一笔一划的写出来的。

有时候,他们写的比较的着急,字就有点看不清楚。

李修平就会逐字逐句的扣,一遍一遍的问记者。

有一次,李修平因为一个字词跟青岛电视台的一位记者起了争执。

李修平认为记者的这个词汇并不能很好的表达他的意思。

但记者觉得这个词语很恰当。

在反复的争论中,李修平甚至还拿出了字典来。

最后,记者被李修平说服,不仅改了词语,还将这份稿件重新誊写了一遍。

记者也对李修平的较真精神所折服。

也正是因为李修平这种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认真精神,为她踏进央视的大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李修平回到了甘肃电视台工作。

两年后,她凭借着优秀的播音主持功底,被借调到中央电视台实习。

随后便正式进入到了中央电视台工作。

凭借努力成为《新闻联播》首席播音员

进入央视的那一年李修平刚刚26岁。

到央视后,领导就找她谈话,想让她成为《新闻联播》班底里的一员。

虽然当时的《新闻联播》是录播,播报错误之后还有更改的机会。

可那个时候央视很少有其他的新闻节目,全国的观众也更喜欢在晚上七点的时候,围在一起看《新闻联播》。

一想到这里,李修平就觉得她的压力大极了。

但年少时不服输的劲头又告诉她“不能放弃。”

三次高考落榜磨练出的韧劲,让她更毅然的接受了这个挑战。

大学四年打下的扎实功底,让她很快的适应了《新闻联播》的播报形式。

1989年10月13日,李修平永生都难忘的一个日子。

这是她首次播报《新闻联播》的日子。

那一天,她早早的就来了到电视台做准备。

化妆师给她化妆的时候,她还在心里默念着播音稿件。

后来,她有邢质斌带领着进到了播音室,跟张宏民搭档播报当天的新闻。

对稿件已经滚瓜烂熟的李修平,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

可当她看到《新闻联播》的节目标时,她的心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她感觉自己都有些喘不上来气了。

邢质斌察觉到了她的紧张,便拉着她的手,轻轻的在她手上按了按,“别害怕,你可以的。”

当新闻联播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李修平很快就进入到了状态。

在这三十分钟里,她的精神高度紧张,但因为有着扎实的功底,对稿件又是极致的熟悉,所以她一个错误都没犯。

新闻联播面向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所以它主持人的要求也就多一些。

当时,台里规定女主持人播报新闻的时候是不能带任何首饰的。

但有一次节假日的时候,李修平带了一条项链去上班。

节目快开始的时候,李修平怎么也摘不下来这条项链。

当时急的她满头大汗,正当她打算把项链硬拽下来的时候,台里的领导看见并阻止了。

她就这样带着这条项链上了节目。

李修平当时的心可谓是七上八下,生怕节目做不好,生怕因为这条项链影响观众对《新闻联播》的评价。

可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观众对她是一致好评。

这也让她那颗悬着的心,落尽了肚子里。

从26岁到52岁,李修平播报了26年的《新闻联播》。

在这26年里,她的发型从来没有变过,一直是齐耳的短发,给人一种庄重温柔的感觉。

也在这一年一年的流逝中,李修平凭借着她超强的能力,坐上了央视首席女主播的宝座。

可是风光如她,在这背后她也有着难言苦痛。

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再婚嫁大10岁丈夫

1992,刚进央视没多久的李修平,回家过年的时候被父母催婚了。

他们觉得女儿的事业已经稳定,年龄都快三十了,应该赶紧找个对象成个家。

在父母的安排下,李修平遇见了工程师范宇。

他跟李修平一样出生在兰州。两个人刚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在父母的撮合下,李修平很快就跟范宇领证结婚了。

刚结婚的时候,他们两个人也是你侬我侬,甜蜜的不行。

李修平在北京工作,范宇在兰州工作,他们时常会打电话关心对方。

“你今天吃的什么饭?”

“今天的工作累吗?”

节假日的时候,范宇也会去北京陪伴李修平。他们也常常会逛逛王府井,看看北京的动物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遥远的距离还是成为了相爱的两人最大的阻碍。

李修平的工作越来越忙,工作的时候她又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回到家的时候,李修平常常疲惫的不想说话,更别提给范宇打电话了。

而范宇的工作任务也不轻,他也常常忙得没白天没黑夜。

以至于经常会忘了关心李修平。

慢慢的两个人的感情变淡了。

他们理性的分析了彼此的优缺点之后,发现他们彼此并不合适。

于是他们和平的结束了这段婚姻。

离婚后的李修平更是把自己沉浸在了工作里。

她想用工作来忘记这段失败的婚姻。

在那几年里,亲朋好友看她单着,也曾给她介绍过很多高质量的男性。

但李修平都比较谨慎,她不想再重蹈第一次婚姻的覆辙了。

直到2005年的时候,她遇到了比她大10岁的二婚丈夫。

李修平当时已经42岁了,她曾一度认为自己可能要一个人过余生了。

她跟二婚丈夫也是通过台里朋友的介绍相识。

见面的时候,李修平也曾忐忑过,但当他们沟通起来的时候,李修平的顾虑就被打消了。

他们两个人无论是对时事新闻,还是人文地理,都有着相似的见解。

也或许是因为李修平的二婚丈夫比她大10岁的缘故,他总能以包容、理解的心态对待李修平。

他知道李修平工作比较忙,有时候会接不到他的电话,所以他从不介意。

他知道李修平因为录节目的关系,胃不是很好,他会给她准备好小米粥,等她下班回家吃。

一切的一切,让李修平觉得他似乎是对的人。

于是,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李修平已经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她的丈夫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但跟第一段婚姻不一样的是,他们彼此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结婚后,李修平也曾想过要个孩子,但当时她已经属于是高龄产妇,又是头胎,可能会有危险。

李修平的丈夫听了医生的话,连忙摇头“咱们还是别要孩子了,你的身体最重要。”

李修平听了丈夫的话,心里暖暖的。

也因此,如今已经59岁的李修平身边没有一儿半女。

虽然这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相反他们的感情越发的深厚甜蜜起来。

在2015年的时候,李修平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丈夫。

每天晚上吃完饭,他们两个人总是手挽着手在小区里漫步,享受着微风,享受着爱的陪伴。

结语

也许有人会觉得,李修平这么好的基因不要孩子太可惜了。

可能还会有人觉得,等到他们步履蹒跚的时候才知道没有孩子的苦楚。

但对于李修平来说,那是她自己的人生,她想怎么选择旁人无权干涉。

并且,没有孩子的日子里,她把爱都给了她的丈夫。

他们一起出去旅游,一起看书,一起爬山,生活也是很恣意潇洒。

至于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谁的清呢?

有孩子就一定不会孤寂吗?也未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央视   丈夫   柿饼   新闻联播   北京   项链   首席   稿件   父亲   父母   电视台   婚姻   记者   节目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