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爱面子”的父母往往会把孩子伤害得比较深

文/兰妈谈育儿

“爱面子”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你在外人面前晒了面子,却也无形中丢掉了孩子的信任

网上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的成绩很好也特别聪明,可家里条件比较差,为了供弟弟读书便辍学打工,帮忙补贴家用

随着在外打工的时间越来越久,姐姐也尝到了没有读书的知识苦,她打算继续读书

可是,父母却认为“都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现在没有嫁人本来就是丢人的事,还读什么书”

之后,女孩就在不停的相亲安排里度过了一段焦虑时光

在相亲时还遇到一个条件不错的年轻人,女孩对这个人没什么好感,可她的父母却一眼相中

经常安排对方到家里吃饭不说,为了在外人面前晒面子,还经常“女婿,女婿”地称呼着

这件事情让女孩压力很大,明明没有好感却硬是赶鸭子上架,每次遇到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时,都会被催着问“什么时候结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结婚这件事自己都做不了主了

父母为了所谓的面子,硬是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这种典型的强势私欲明显会伤害到子女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过年?“晒面子”或许是一方面原因

春节返程的路上,女儿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我不想再回老家过年了”

听到女儿的话,当时觉得特别诧异

印象中,过年那几天女儿所到之处,大家几乎都把她当成小公主一样宠爱着

难道是伙伴不够多、还是环境不适应?

女儿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缓缓开口说“奶奶每次带我出去都让我跳舞给别人看,有个哥哥笑我跳得跟熊二一样,他们都不喜欢我”

听完女儿的话,我才意识到,老年人喜欢热闹,也喜欢在人多时比比谁家的孙子才艺好

可是,有对比就会有伤害,尤其是陌生环境、陌生的人,都会影响个人能力发挥

与此同时,对比性的攀比语言,也会给孩子造成“我不如别人”的内心伤害

听完女儿的描述,突然想起网上有人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过年了,是缺乏年味感吗”

我认为,年味淡了是一方面,孩子过年时的感受才是主要的

有一个男孩,期末成绩没考好时一定会被老爸奚落说:“就你这个分数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如果要过年了,还会被特意叮嘱“大家问你考试成绩时,要把分数说高一些,不然我在亲戚面前都抬不起头”

听到老爸这样的声音,男孩并没有觉得“把分数往高说”会开心

他只会觉得,老爸让他把分数往高说,只不过是已经对自己失望透顶了,因为考得太差了、所以只能说谎

于是,每到了快过年的时候男孩都觉得“他不配”,不配穿新衣服,不配吃好吃的,也不配拿压岁钱…

我不知道家长所谓的“晒面子”是为了得到什么?但我能理解,每一个被父母爱面子伤害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份无所适从的心理伤害

家长爱面子的攀比,比鞭打带来的伤害还要大,这不是玻璃心

我一直认为,家长爱面子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有些攀比、强迫、和唇枪舌剑,比起鞭打带来的伤害还要大,这种伤害是在于心理上的无所适从

某学霸女孩谈起父母的教育时,她说起了爸妈喜欢“晒面子”的伤害

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好、性格又听话乖巧,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都会被拿出去比较

慢慢地,爸妈也特别喜欢把她摆上台面,一到人多时候会故意问“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

这件事在女孩看来是特别不好受的,每一次爸妈让她表演才艺、炫耀技能的时候,心里面就像是千斤重一样压得喘不过气

为了不让父母丢脸,维持在大家心中那个优秀的学霸女形象,女孩即便再不愿意也要硬着头皮去迎合众人,还生怕一个不注意就给爹妈丢脸了

女孩说:

“父母那爱面子的攀比,还有众人赤裸裸的期盼眼神,就像是一把刀深深地刺进我的心,成绩优秀了大家赞美不断,若没有达到理想期望,那失望的眼神简直比鞭打还要难受

兴许是因为平时的成长环境压力比较大,以至于女孩后来高考的成绩并不理想,害怕这件事情让父母“丢脸”,还躲在外边不敢回家更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

这件事给我的感触特别深,一直都知道父母“好面子”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不曾想晒面子的背后竟是如此的无所适从

一个长期生活在被家长较量、炫耀的家庭,他们看似承载着大人的脸面,还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荣耀,但这类孩子的内心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表现能力不是那么好的时候,内心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负面情绪,他们会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又给爸妈丢脸了”

而一个孩子如果带着负面情绪成长了,那么他们距离崩溃、和失败边缘就越来越近了

只考虑到自己“面子”的父母,正在慢慢毁掉后半生的幸福

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

“让一个孩子失去自尊的方式有几百、几千种,可是想要帮助一个孩子建立自尊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将会是一个特别困难又缓慢的过程”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只考虑到他们自己的面子,这就是在残忍地摧毁子女的自尊,同时也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后半生幸福

朋友媛媛告诉我,她的公婆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媛媛丈夫找了一个搬运工作,月入大概七、八千的样子,为了怕老人唠叨工资太少了,于是就把工资说高了一两千

可有一次,婆婆跟她那远嫁的姐姐、妹妹视频时,聊起了各自儿女的工资收入情况

轮到婆婆时,好家伙,老人家张口就说“月入一万二、三吧”

媛媛当时就觉得太夸张了,但碍于老人的面子没有当场戳破

等到婆婆聊天结束后,媛媛随口说了一句“妈,您儿子哪有那么高收入,一个月拿到手也只有七、八千吧”

本来是希望老人真实一些,不要夸大其词

不曾想,公婆知道后便经常开始唠叨说“就那么点工资够养活谁,干嘛非要一颗树上掉死”

后来的一段时间,媛媛丈夫就遭到了老人的各种语言攻击:

“xxx家的儿子、女儿一月收入多少多少”

“你现在要想办法多挣些钱,过几年我们可是要伸手问你们要钱了”

“干嘛要一颗树上吊死,老家谁谁干工程的,过年买了一辆奔驰”

“我们一年老一年,家里面的人情礼送就要交给你们了”

就这样,一句又一句的挖苦、和暗示,成功激发了家庭矛盾,因为受不了父母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媛媛丈夫已经连续四年以“加班、请不到假”而拒绝回家过年

春节返工那天,媛媛上班就灰头土脸地说“我家那位又跟他的爸妈吵架了,还当我面说来年继续不会回家过年,他爸妈要是不改爱面子的习惯,估计以后的关系怕是很难修复了”

仔细想想,确实也是如此,儿女长大后不比小时候,自尊心也比以前强很多倍,如果父母只考虑自己的面子,而不断地挖苦、讽刺、或干涉,这岂不就是亲手毁掉了后半辈子幸福

有时候也不是儿女长大了不愿意跟父母多联系,更不是不懂得孝顺、感恩,而是拨通了电话迎来的却是难听的挖苦声音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伤害了子女的心,因为它会毁掉孩子对你的信任

教育里家长真正的“爱”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这是幸福感标准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正面管教里有句话特别经典:“好的教育,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只有在好的感觉下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

小朋友的童年成长往往是属于敏感而细腻的,家长随便的一句玩笑话,都可能会成为他们童年里的一道伤疤

也许你觉得孩子是玻璃心了,但从小真正拥有强大心理的孩子又有多少呢?还不是在成长和教育中慢慢积累而成的

而真正的“爱”也是需要父母放下自己的私欲,尤其是大人们最看重的“脸面”

当我们能够真正以平和、舒适的感觉去和孩子相处时,所看到的景色都不会那么糟糕,甚至还可以欣赏到孩子身上的很多优点

不久前,网上一位爸爸呼吁说“过年请不要问我家孩子考了多少分”

在这位爸爸看来,孩子本身对学习就有着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与其继续被没有考好的分数困扰着,倒不如先关心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肯学对学习依然充满积极动力,那么分数迟早会提高

这位爸爸的观点就很有道理,毕竟分数并不是固定不动,它会随着孩子的状态而发生变化

对于一个肯学、肯努力向上的孩子来说,考出好的成绩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又何必为了纠结当下的一次成绩,而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他们对学习仅有一点点念想呢?

记得有一位妈妈曾发帖称:过年带孩子回家老家,爷爷奶奶让我女儿(豆豆)跟亲戚打招呼,豆豆一直没有开口,然后奶奶就有些不悦地吐槽孩子没有礼貌

妈妈听后并没有跟着一起数落她的女儿,而是理直气壮地抱起豆豆对大家说:

“我们豆豆不是没有礼貌、也不是胆小,她只不过是跟各位亲戚还不熟,等到大家都认识熟悉之后,豆豆肯定会一见面就跟大家打招呼”

如此回答、如此维护,就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

试想一下,当孩子处于当众被质疑的局面时,父母不维护、还有谁会维护呢?

而更多时候,孩子的感受就是来自于父母的态度所决定

当孩子没有做错且遇到困难时,给予无条件的信任、尊重和爱护,有了这份安全感作为成长养护,你会发现每一份保持平常心,对孩子耐着性子陪伴的那些岁月里,每一份静待花开都藏着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我们卸下所谓的“面子”后,那些和孩子经历人生中的每一件大、小事,都将是我们对孩子、对成长、乃至对生命最大的祝福

而那些用心的爱、纯粹的爱,也便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爱面子   父母   豆豆   孩子   分数   面子   家长   女儿   女孩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