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黑始祖,春秋战国笑柄,宋国为什么总是被黑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相信大家都学过关于“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智子疑邻”之类的成语。

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类愚蠢的寓言故事主人公往往都是宋国人,同为周朝的诸侯国,宋国何德何能,能够招致这么多人的地域黑呢?

寓言故事里的地域黑

1. 宋人卖冠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逍遥游》

宋国人非常讲究礼仪,对殷商礼仪、周礼都很是遵守,出门前必定要穿礼服、戴礼帽,十分有仪式感。

而越国人则受西南蛮夷影响很深,披发纹身的风俗比较盛行。

宋国人十分善于做生意,在前往越国做生意的时候就发现了越国人披发纹身、喜爱赤膊甚至光着膀子的习惯,就认为这样很不礼貌。

并且也自认为发现了商机,于是就带着宋国的礼服礼帽前往越国去售卖,结果根本就没有人前来购买,结果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

2. 玉为楮叶

“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列子·说符》

宋国的手工业非常发达,有一个宋国人花费三年时间,用象牙雕刻成褚叶的样子,并把它献给了宋国国君。

叶子的脉络细节做得十分精细,甚至连毛刺的各种光泽也都十分逼真,把它混在楮树叶中无法分辨出来哪个是假的,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于是这个人就以这项精巧的技艺闻名宋国,并以此生活。列子听说了这件事,便嘲讽道:

“假如大自然的生物都需要三年的时间才长出来一片叶子,那么树木的叶子也就太少了!所以圣贤凭借的是道德教化而不是智慧机巧。”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宋国不论是礼仪制度,还是手工业都是相当发达的,但还是被庄子、列子等各种“圣人”嘲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发展

这些故事,大多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里面的寓言故事。而这个时期,礼崩乐坏,正是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整个社会都要突破周礼的束缚,解放生产力,周朝公有制的井田制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

所以,有关“陈规陋习”的一切东西都会被抨击,嘲讽。

2.封建社会形成,重农抑商

这个时候铁器出现并且开始应用于农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古代社会“士农工商”的阶级顺序也开始在社会上出现。

人口只有固定下来,才能安心种植,而商人这种游走在各个国家的不确定因素,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更是新兴地主阶级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手工业也只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至于原来那些华而不实的艺术,只要转化不成生产力,通通都是不务实。

所以,这个时候,来商朝那极其发达的青铜器文明逐渐衰落,敬天保民,人们渐渐不事鬼神,而更多的关注人本身的基础需求了。

前朝遗孤,茕茕孑立

周朝在分封的时候,除了自家的姬姓诸侯国,也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国。

如尚父姜子牙分封到齐国,夏朝后裔分封到杞国(当然杞国也经常被黑),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而宋国,则是战败之国,殷商之后。而周边的一圈都是姬姓诸侯国,想想满清入关之后,汉人是如何被压迫的,大概就能理解宋国的处境了。

虽然仍然有一席之地可以生存,但难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冷嘲热讽,至于嘲讽之处,就是宋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各种不同。

1. 礼法不同

宋国的殷人虽然受制于周朝,但仍然保留了殷商的礼法制度,遵守殷礼,而旁边的姬姓诸侯国则是遵守的周礼。

虽然在商纣王和他的父亲帝乙时期,曾经试图冲破祭祀鬼神的礼法束缚,但很显然,商纣王改革失败,众叛亲离,还亡了国。

然后保守派微子启、微仲衍因为做了“商奸”,而受到了册封,被封到了宋国,继续他们的鬼神祭祀,继续供奉商王先祖。

而这就和西边来的周朝习俗不太一样了,在周人心中,鬼神虽然还是存在,但是神地位已经远远不及商朝,他们更突出人的作用,突出王权,而天上的神已经几乎是一种吉祥物一般的存在了。

所以,就在宋人还在“傻乎乎”地造着青铜器,烧着乌龟壳子占卜吉凶的时候,周朝这个暴发户早就拿着王八壳子去炖汤了。

当然,周礼也是根据商朝的殷礼改造而来的,摒弃了其中一些周人不喜欢的东西,加上了周王朝自己的礼法制度。

所以,歧视和地域黑,就在这种差异之间,慢慢产生了。

2. 命虽保全,德行败完

相信不论是谁,都不会喜欢汉奸的,微子启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大“汉奸”(商奸)。

虽然微子启和箕子、比干并孔子称为商末三贤之一,但那是站在周朝的角度,微子启是帮了周朝的忙,损害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微子启在和纣王的权力斗争中败北,自己身为老大,却让老三帝辛坐了王位,本来就心情不爽。

而纣王竟然还提拔底层人才,企图把他们这些老臣剔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这就更加不能忍了。

于是微子启怒火攻心,既然当不了你商朝的重臣,那我就去迎接我的新主子,做周朝的臣子去吧。

然后微子启和周王里应外合,共同谋划了伐纣之战,并且微子启自己封地的微这个地方的势力,也亲自参加了这场浩浩荡荡的伐纣大军中来。

所以,即使是武王的兄弟子孙们,也都看这个“叛徒”、“商奸”不顺眼。

虽然在利益上帮了自家人,但叛徒就是叛徒,说一千道一万也是叛徒,能反叛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然后就类似街坊嚼舌根子之类的,就给宋国打上了背信者的标签,世世代代地骂了下去。

3. 暴发户与贵族之差别

要知道,虽然微子启、微仲衍是商朝地落魄贵族,但人家好歹也是受过殷商第一大学深造过的高等学子。

五百年的商王室传承摆在那里,自小受到高等的宫廷贵族礼仪教导,骑乐礼射样样精通,所作所为岂能是这帮从西边来的暴发户能比的?

所以,像玉为楮叶这种匠人精神打造出来的艺术品,那种艺术追求,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毕竟当时世界上大多数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就别说这些虚无缥缈的艺术追求了,不能吃的统统都是“垃圾”。

审美水平的下降,从青铜器上就可见一斑,整个周朝的青铜器文化的发展,是直线形的下降趋势的。

虽然这和周朝不再重视祭祀鬼神,青铜礼器需求量减少有关。但献给人的艺术品,和献给神的艺术品,做工标准就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没落贵族和暴发户在各种方面都有着差异,一群暴发户围着一个贵族范儿的公子哥,就咋看咋不顺眼,反正旁边几个都是自己人,就他一个是外人,那就嚼舌根子呗,怕啥?

于是贵族小哥宋襄公在会盟台上优雅地端起酒杯,准备好好品尝这杯公元前882年的美酒,旁边的楚成王一个咋呼,大声抱怨今天的肉份量太少了。

对比一出来,歧视就产生了,宋襄公怪成王没教养,楚成王暗骂宋襄公矫揉造作。

以至于到了孔子时期,在他周游列国之时,发现就鲁国和宋国礼制保留的比较完整,宋国是孔子老家,殷商遗民,保留的殷礼。

鲁国是他家,周公旦的封地,保留的周礼。但这两个保留礼法最完整的国家,被一个南边来的不讲理的楚国蛮子二话不说就给灭了,哪儿还管你什么礼不礼的。

那一天,宋国和楚国大战,楚军开始渡过泓水,向宋军冲杀过来,臣子劝他在楚军渡河之前就痛打落水狗,一批一批地歼灭敌人。

但宋襄公受礼法侵染已久,认为自己是仁义之师,要讲武德,不能搞偷袭,怎么能趁人不备呢?要打就光明正大地摆开阵势,一对一单挑。

于是,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不久后就带着他的仁义,去宗庙里,见他的列祖列宗去了。

结语

伟人曾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假仁义。”但是,宋襄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遵循礼法,在他的价值观看来,就是对的。

很早之前,在起初的周战场上,大家都是车队车,兵对兵的对阵厮杀着,后来有了第一个不守规矩的答应了,于是规矩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破坏了。

各种“兵法”也就随之诞生,大行其是。如果体育比赛之上,人人都像韩国队一样,不守规矩,球场恶意踢人,滑冰赛道恶意撞人,那这样的比赛,比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列子   周礼   殷商   商朝   礼法   周朝   宋人   笑柄   暴发户   始祖   春秋战国   鬼神   地域   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