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游记(二)临海古城:江南长城镇东南

#在头条看见彼此#

前言

台州长篇系列第一章写了远离临海市区的【桃渚古城】,这个篇章回到临海老城区——台州府城,这个全国最新一批5A景区;看看北方明长城的建筑蓝本真实模样和历史故事;


千佛塔:元代古塔,多宝千寻

由于临海及台州历史上佛法昌盛,以及天台宗、法眼宗的肇始,因此名寺名塔林立,浙江宁波和杭州都有东南佛国之称,而台州是真正的“海陆佛国”;

【入塔观像】

在介绍临海及台州的古塔前。先简说下“佛塔”的历史;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东汉(公元1世纪),而寺庙佛像石窟等要再晚一点;

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及古建专家宿白老师的讲稿,早期小乘佛教,坐禅成为了“解脱“的功课,专注最重要的一处就是“谛观像(相)好”,由所以佛教石窟由此发展;

从最早的克孜尔石窟,到天梯山石窟、响堂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

而在打坐修行前要礼拜佛像,在禅窟附近纪就要开凿佛庙(早期佛庙就是塔),所以佛经叫做“入塔观像”;

佛塔由佛教发源地印度,供奉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传入我国发展而来;

中国早期寺庙都以佛塔为中心,后面佛塔才逐渐退出c位,甚至建在寺庙外面;

塔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木塔、砖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根据百科资料,我国现存2000多座塔,比较著名的有西安大雁塔、登封嵩岳寺塔、应县释迦塔、大理千寻塔等;

本人走过记录过的也有:泉州开元寺双塔、杭州白塔、保俶塔、松阳延庆寺塔、苏州北寺塔、国清寺隋塔等等;

江南长城和千佛塔同框

【千佛简介】

而临海这座著名的元代千佛塔位于浙江最新5A景区——临海台州府城的龙兴寺内;

七百多年风雨下,依旧是“荧光列宿,满月丽天”的图景;

古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塔为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清代遭火焚;因此现在只剩塔身;

作为临海最高大的古塔,浙江仅存的两座古塔之一,塔身上装饰总数多达千尊的佛像砖,称得上是中国古塔中的精品和一绝,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保;

古塔为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六面七层,高约30米,共有佛像1003躯,故名千佛塔。

而“千佛”之语,在佛教中也有说法,大乘佛教中有“三世三千佛”之称,指“过去世庄严劫千佛”、“现在世贤劫千佛”,“未来世星宿劫千佛”,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大量的千佛形象出现,

【建筑手法】

佛塔各层平座均采用石板出跳的特征颇为罕见;

每砖高浮雕佛像一躯。佛像为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世界教主,西方三圣居中),身着U形衣,高肉髻,后有头光,两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之上,均模制而成;

千佛造型,盘膝交腕,结跏趺坐,若有所思,其神恰似《楞严经》中“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之状;

小知识:元代佛像表现为头大身小,颈部较短,躯干挺拔,健劲有力度,莲座较低矮,呈大梯形,莲瓣多宽肥;这在杭州飞来峰造像也能对比看到;

在近距离观摩这座30多米没有围栏的高塔,却没有让人仰之弥高的生畏之感,傍晚的阳光投射在千佛像上,甚至觉得些许可爱,只是他们的思维凝视,看到了这座古城多少的动荡风云、历史变迁;

所谓过去未来三千,人世浮沉百年,不过是飞天花雨下的拈花一笑;

【巾山塔群】

龙兴寺的千佛塔边是巾山塔群的一部分;

巾山就在龙兴寺和江南长城边上,高百余米,三面临街,南濒灵江上;

相传道教华胥子皇华真人在此炼丹修道,驾鹤仙去时,一阵微风,将他的头巾吹落,飘然而下,变成了巾山两峰。从此,这座山被称之为“巾子山”。

据《台州府志》的记载,是因巾山的两峰系临台风水钟聚的地方;

一山四塔:千佛塔(多宝塔)、东西大小“文峰”两塔(唐代)及南山殿塔(明代);

紫阳街视角

长城朝天门视角

东西大小文峰塔,相隔五十多米,塔身为唐代所建造,外檐为清代重修;

南山殿塔早年是明代嘉靖年间,纪念唐代反抗安史之乱的张巡将军所早,则系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所建,塔身至今还保留着不少有铭文的万历塔砖;并刻有 “一片忠心江照胆,千秋浩气塔当头”的对联;

文峰塔

从龙兴寺外走上长城,能近距离看到,而从长城的兴善门到朝天门一线,能看到多塔同框的景象,在古与今、新与旧的对比中,仍能感受中国古建艺术的魅力以及临海当年宝刹林立香烟缭绕的佛国盛况;

龙兴寺:天台圣地,日本祖庭

位于台州临海城内巾山西麓的龙兴寺,有着神龙古刹”之称,是天台宗的重要寺庙,是中日佛教交流史上的名寺;

龙兴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神龙寺"。二年(706年),改名"中兴"。

历史上也称“天宁寺”;龙兴寺在抗战时期即被毁坏,寺庙为现代重建;

【鉴真东渡】

唐天宝年间,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扶桑弘法,在其第四次东渡日本前,曾住锡于此

龙兴寺高僧思托,又随鉴真大师东渡成为台州第一位赴日本的高僧。

日本国宝———招提寺就是鉴真及思托大师在日本奈良主持修造的;

(另一座日本国宝东大寺,则是浙江宁波工匠远赴建造的)

小知识:后来思托在日本传播律宗的同时,积极弘扬创立于台州的天台宗教义;并为天皇以下40人受戒,这为后来日僧入唐求法打开了大门。

【祖庭渊源】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在龙兴寺受菩萨戒;回日本后,创立了日本佛学界最早的门派——天台宗,成为日本的第一个佛教门派。

日本创建临济宗的千光荣西和创建曹洞宗的道元也都曾到此求学;

天台宗成为日本佛教的“母宗”。而中国天台宗是日本的祖庭;

所以我们在谈到中日佛教渊源交流史上,除了天台,临海也不应该被忽视,起到的影响甚至更大;

新建寺庙内,还有日本所捐造的石碑,刻有“传教大师最澄受戒坛迹”;

整座新建造的寺庙,按照唐代木构寺庙形制所建,屋檐起伏和缓延伸平远,斗拱已尽可能简化也非但依旧硕大;寺内钟声杳然,香火不断,僧侣往来,远山苍碧;

而一墙之隔就是充满烟火气的紫阳老街和临海古城;

在千佛塔台基上,纵览古寺古塔古城,寺庙灯笼上只刻着四个字“不问今朝”,颇有圆觉通达之意;

江南长城:东南雄关,城防典范

【戚继光传】
在讲江南长城之前,要重点提到一个人【戚继光】;

光是大明一代就猛将如云,当然也和明朝骄傲硬气的脊梁有关;

历数中国数千年历史,名将辈出,而作为大明第一战将的戚继光,是个人心目中的“武圣”“战神”;是我国历史上文韬武略的真正第一人;

从武功上讲,戚继光南荡倭寇,北击蒙古;兵器专家、军事工程家

在东南,嘉靖年间倭寇之乱最盛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和俞大猷等人领导仙游、福州、岑港等诸多战役,基本扫平倭患,而“台州大捷”更是抗倭中最大最重要的战役;

在漠北,镇守边防重镇蓟州十余年,打的蒙元势力叫苦不迭;

戚继光在义乌、金华以及浙江招募的“狼兵”,所组成令敌人闻风丧胆额“戚家军”,不弱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部队,实在是“捍山易,捍戚家军难”;

除了是优秀的将领,他也是兵器专家、军事工程家、军事谋略著作家,写有传世的《纪效新书》十八卷、《练兵实纪》十四卷本等著名兵书;

创新性发明空心敌台等城防建筑体系,以台州江南长城为蓝本,更是移植北方明长城,我们现在看到的著名的八达岭、金山岭长城,就是戚将军所领导修建的;

(这部分内容也将在下文江南长城中继续相继展开)

彪炳史册、功勋卓著,使得人们忘了戚继光也是文学修养和水平很高的儒将,早在19岁时,他就写在“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歌及豪言壮语,当然他也用一生的金戈铁马实现了这个少年远望,此等豪情,只怕只有三国曹丞相的可比拟了;

留下的《止止堂集》文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戚继光的诗“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

当然和明代许多将领不能善终的结局一样,挽救大明危亡的一代名将最终也因为政治斗争,被弹劾罢官,

从他被广东罢官的前一年,1583年,一个年仅25岁、建州女真人在东北起兵了,

1588年,戚继光逝世的当年,这位30岁女真人正式统一了女真。这个人叫做“努尔哈赤”;他所建立的政权为后金,也就是满清;

历史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也总是为每一步做足了铺垫,就像那只蝴蝶扇动翅膀所带来的的一场风暴;

【江南长城】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上文已经已提到,我们现在能看到作为景区的北方诸多长城段都是戚继光将军及明代修葺建造;

他们的建筑蓝本,就是位于台州临海的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现存5000余米,城墙高达7米,依山就势,俯视灵江,捍卫东南;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

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在22年7月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长城历史】

江南长城的历史非常久远,始建于东晋,历史上曾多次拆毁、重建及修缮;

嘉靖三十六年,戚继光驻守台州抗倭,进一步改善临海城墙的防御能力。

在桃渚古城所建造的东敌台,小试牛刀之后,戚继光根在临海府城的城墙上修建了13座双层空心敌台。并以此为根据(当然组建狼兵“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戚家刀、火器使用等缺一不可),在台州九战九捷,使得倭寇抱头鼠窜,遭到毁灭性打击败,浙江倭患基本平息;

而后随着戚继光等人调驻北疆而极大影响了北方明长城的建设;

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称江南长城为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当然江南长城的作用和功效不仅于此;

相比于倭寇之乱,治水防水永远是最大的难题;

因为在府城对面就是灵江,每到夏秋之际,上游天台。仙居之水奔涌而来,下游东海大潮回溢而来,使得府城成为饱受水患的“水国”;

六个流线型的“马面”南方城墙独特形制,减少了洪水的冲阻力,使城墙兼具其防洪、抗敌功能双重特色;

兴善门,马面

而正是因为府城的防洪特殊功能,才在元朝时期大肆拆毁全国城墙的时候,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罗哲文先生说道“为了防洪,特意把墙台的迎水一面修筑成半圆形,以利水流通顺,保护城墙安全,可称得上是伟大的创举,全国罕见”;

【两度登临】

由于早年间去过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在辽阔高耸的燕山山脉间蜿蜒的雄壮长城给人以极大震撼,对于江南长城其实没有抱多大“激动”的希望;

在真的登临到这座蓝本长城,又深入了解过这么多故事,就愈发对这座长城肃然起敬了;

长城现存7座城门,都是明代留下来的,惠风(崇和门)、超然(兴善门)、神秀(镇宁门)、靖越(靖越门)、霞标(丰泰门)、集仙(括苍门)、兴公(朝天门);

瓮城

朝天门

个人第一天傍晚,从朝天门上,走到终端了善门(龙兴寺紫阳街附近);

夏日傍晚依然炎热,拾级而上,踱步在长城顶部,望向东北,蜿蜒起伏,锦旗猎猎,西南俯瞰,烽烟已散,战鼓已熄,当年的血色时代都被落日余晖下金光熠熠的灵江所冲洗净化,

仍然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但是府城戚军在,不教倭贼渡灵江” ;

灵江

城墙如一个卫士,包裹呵护着临海古城区,而这篇保存完好的古城街巷千百年来依旧是充满着繁华热闹的烟火栖息;

夕阳的光泽柔和地,照在这座古朴雄壮却不失灵动的巨大建筑体上时,感受到的是代代国人为保家卫国、护佑民生所产生的斗争和智慧,及文化历史建筑多种珍贵遗产的自豪和荣耀;

走到兴善门时依然暮色苍茫,蓝紫色的天空下,群鸟略过古城上空,飞向层峦叠嶂的远山;

第二天一早奔赴到了府城的常规正大门——揽胜门;

这座雄镇东南的大门以高耸陡峭的九百级阶梯而闻名,能俯瞰东湖公园;

揽胜门

东湖公园

其实走上去也没有那么累,再去到长城的制高点——白云楼,临海古城一览无余;其他段就没再走了;

见过南北两座长城,更见过江南长城的晨与昏,十分有幸;

——江南长城攻略——

【路线指引】整个长城近6公里,早晚走了两次都没走完;

总路线:兴善门-平海楼--镇宁门—朝天门--望天台--白云楼--揽胜门--东湖

1、兴善门入口:停车方便,靠近紫阳街和龙兴寺,坡度和缓;

2、揽胜门入口:停车麻烦,坡度陡,但【白云楼】俯瞰东湖及县城视角最佳;

【开放时间:】

8点-17点30分;

17点开始清场不让进,17点半后可以免费爬部分城墙段(兴善门-朝天门段)

【门票】

55元,长城+东湖联票60元;

紫阳古街:古城烟火,市井人间

穿过江南长城的兴善门,就到了临海市第一古街——【紫阳街】;

紫阳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号称台州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更被誉为是‘浙江第一古街’;

全场1000余米的紫阳街,被包围在台州府城内,南邻古城墙的【兴善门】,右边是之前介绍过的台州首寺-龙兴寺和巾山塔群,西北到【朝天门】而止;

这条古街原来是有街无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为了纪念南宋道教始祖紫阳真人,才命名“紫阳”(这位紫阳真人在天台县的【桐柏宫创立】中国道教南宗,天台长篇中有讲到;)

古街的古井是一大特色,目前保存完好的有紫阳井和千佛井,“以水克火”,保一方平安;

另外的特点就是坊墙,“坊”是高三余丈的“防火墙”,现存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5座;

其他的古迹及看点有紫阳宫遗址、五凤坊、郑广文祠、前店后坊“三位一体”的古民居群等;

虽然古街是知名景区,但走开头的小吃街,再往里走,无论是在城墙下乘凉低语的老人,街巷边休憩的居民,坊门下执手相看的游客,还是往来的电瓶车及傍晚升腾起的炊烟,在此刻,英雄之气已散入寻常百姓家,化作绕指柔;

让人感受到一条“活态生动”的老街所展示出来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

临海真的很难不让人流连忘返;

紫阳街的昼与月

兴善门视角

后面其实还去过括苍山,但大雾弥漫什么都没看到。所以就不加多言了;

——临海两天攻略 ——

【亮点推荐】

桃渚古城: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距离临海城区60公里;15元

江南长城: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明代抗击倭寇的重镇,戚继光在此建造的空心敌楼成为北方明长城的蓝本;55元

龙兴寺:始建于唐代的神龙古刹(现为新建),台州首寺,天台宗圣地,中日佛教交流重要场所;

千佛塔:元代古塔,连同附近的大小“文峰”两塔(唐)及南山殿塔(明)组成“巾山塔群”;

紫阳老街:浙江第一古街,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括苍山:浙东第一高峰,风车王国,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照射地

【路线】

D1:桃渚古城-龙兴寺-巾山-台州府城

D2:府城-东湖-括苍山

【长城游览建议】

1、兴善门入口:停车方便,坡度和缓,入口就是紫阳街和龙兴寺,逛完可登长城

2、揽胜门入口:停车麻烦,坡度陡,但【白云楼】俯瞰东湖及县城视角最佳;


后续将带来台州第三个专题

【仙居】的山野古村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台州   江南   府城   紫阳   天台   佛教   佛塔   长城   日本   城墙   古城   城镇   东南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