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普惠:聚焦新三农、新市民,数字金融开启 “第二曲线”

岁末年初,数字金融经历一整年的创新嬗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透过六大关键词,带你一同回看数字金融行业的2022年,展望新一年发展方向。

第四期,我们以“精准普惠”一词回顾2022年数字普惠金融的精准化发展趋势。

进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第十年,数字金融覆盖在乡村等薄弱环节的覆盖更为深化,考量标准已经从“有没有”迈向了“好不好”。过去一年多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服务新市民群体的政策出台,引领培育普惠金融的“第二曲线”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丰富技术的进步也在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纵深发展尤其是在新三农、新市民群体领域,数字普惠金融的精准滴灌成为关键词

政策引领“精准配置”

今年以来,为引导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央、地方金融监管陆续发布多项政策,2022年初,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本年度金融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及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弥合地域间、群体间、机构间的数字鸿沟。

紧接着,针对乡村等薄弱环节特定客群的支持性政策也陆续发布。2022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接连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针对性提出强化金融服务要求。4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

县村域金融显著普及

在政策引领下,各类市场主体开始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培育起普惠金融的“第二曲线”。当前,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得到持续改善,普惠金融可得性显著提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当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超过98%的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基本覆盖所有的行政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13.7%;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4.15万亿元;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

近期发布的《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2022》还显示,数字金融成为县域农村金融有效补充。由于数字普惠金融的逐步普及,县域及农村地区居民获取金融服务的笔数占比较高,被调研的居民超过一半获得过贷款,信用贷款占比73.4%。其中,互联网贷款获取笔数占比最高,占57.5%。其他渠道为来自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以及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贷款。

新市民金融健康引关注

2022年,“新市民”成为新经济、新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目前新市民人口数量在3亿左右,为促使这一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在城市安居乐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出新市民群体专属产品。

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推出专属新市民的金融服务体系,具有覆盖面广、场景多样等特点,在服务费率方面也有相当优惠,形成了有效投放。数据显示,已有1800多家银行共推出近3万款产品,从住房、医疗、教育等多方面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由于新市民群体的易受波动影响的金融风险属性,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对此,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建议,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新市民群体要倡导他们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结语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新三农产业转型升级、新市民群体不断扩张,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精准滴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优化政策支持力度,也需要金融机构强化技术投入,完善多层次、差异化、有温度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研究员:熊润淼林芯芯

设计:何欣林泳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精准   高息   市民   数字   金融   金融机构   曲线   乡村   贷款   群体   重点   领域   政策   银行   农业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