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6岁成为开国少将,不幸受到牵连被免职,晚年捡破烂也要捐钱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几年,是不断摸索,错误频出的时代,许多问题都在同一时间迸发出来,许多革命先驱都因此受到牵连,许多开国功勋们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穷苦出身,为了革命奋斗终生,新中国成立之后授予官职,后来又被牵连贬谪,最后又被拨乱反正,这一生可谓是起起伏伏。

新中国刚成立的一位少将就是如此,但他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许多人晚年被平反后都得到了善终,他的晚年生活,甚至沦落到了捡破烂,他就是丁先国。

丁先国的一生,十分曲折,他将自己的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一九二七年,丁先国还只有十八岁,因为饱受压迫,他义无反顾的加入了革命的队伍,投入了家乡的赤卫队,后来又参加了黄麻起义,这期间他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摒弃糟粕,和众多有志之士一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第二年的十一月,丁先国进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再后来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丁先国的革命事业正式展开了新篇章。丁先国在土地革命期间崭露头角,一路升迁,他没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让他在军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丁先国虽然参与的战役规模都很小,但他仍然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带领的部下屡建战功,多次取得胜利,从未有过懈怠。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丁先国又来到了晋冀军区担任重要职位,为革命事业付出了汗马功劳。

后来经过战争残酷的洗礼,新中国终于成立了,我们不再受压迫,不再任人欺凌了,这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先贤们也都得到了封赏,丁先国成为政委,后期新中国对军队进行了整治和改编,他所在的部队也被撤掉了番号,党中央让他来到了后勤部队。虽然来到后勤部队,丁先国并没有觉得亏待自己,他依然认真对待工作,但是对他来说真正的考验还未开始,直到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丁先国终于发挥了自己的真正才能。

一九五零年,朝鲜发动军队想要武统韩国,韩国请求美国来帮忙,美国军队一路达到了鸭绿江边,苏联不想管事,朝鲜向中国求援,请求出兵。美国打朝鲜,是为了通过朝鲜的地盘间接控制中国,威胁中国边疆领土的安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和他们拼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负责后勤保障的丁先国深谙这一道理,丁先国被任命为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负责后勤的事宜,虽然身为后勤部的人,但他依然来到一线听取将士们的意见,尽最大的努力基于前线战士最大的保障。我们所熟知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都是丁先国负责的后勤部队。因为这次的战绩,丁先国在一九五五年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了少将军头衔,这个时候的他才46岁而已。

只可惜后来的丁先国遭到了污蔑,因为特殊时期来了,丁先国遭到牵连,被免去一切职务,之后的日子,丁先国吃了不少苦,但是他也从不怨天尤人,日子过的穷苦但也很知足。后来拨乱反正,丁先国也获得了平反,但是对于自己官复原职的待遇,丁先国拒绝了,他习惯了简朴的生活,以身作则,厉行节俭,贯彻良好的生活作风。在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丁先国甚至捡破烂,编草鞋去捐款,因为他很清楚穷人的日子十分艰难,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去给百姓带来好一点的生活。


那几年,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日复一日的捡破烂卖钱,但却没有人知道,这是丁先国,是一位曾经立下战功的开国少将军。直到2001年,丁先国去世了,人们将他火化的时候,才发现他的身体里还残留着三块弹片,但是这件事情,他从未和任何人提起,这样一位开国将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拨乱反正   朝鲜   战功   穷苦   少将   新中国   晚年   中国   后勤   战役   部队   不幸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