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多是“阳明内热”,聊一个方子清热泻火,稳定血压

前几天看到一个医案,感觉挺有意思的,想跟大家分享一看,然后讲讲我对这个医案的认知,希望能帮到各位。

医案是这样的,有一个姓张的工人,患上高血压已经2年了,最厉害的时候,高压超过了200,低压超过了120。

高压和低压同时超过最高值,你说这得多危险。

这2年期间,该患者吃了很多的降压药,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别的好。

后来,经人介绍,转投中医试试。

刻诊,患者脉弦滑有力,舌苔黄,舌质红,尿液发黄,大便干,面红耳赤,脑袋眩晕且胀,心烦意乱,口渴,盗汗

看症状,是不是典型的肝阳上亢?不仅我这么以为,当时的医家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就开了“平肝潜阳”的方子。

结果患者服用7剂后,效果平平,没有什么变化。

按道理来说,不应该不管用啊,于是,医家又重新进行了辨证,这次注意到患者大便干,尿液黄,心烦,口渴,盗汗,脉象有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有一种“胃肠热”的现象,难道是因为“胃肠有热”导致的血压居高不下?

医家随即改方,但见——

知母,石膏,牛膝,麦冬,竹叶,竹茹,葛根,大黄,甘草,薏米

患者服用5剂后,大便通畅了,血压也有所下降,诸症也有所好转。

此后,原方中的大黄用量减少,继续投用3剂,诸证悉平。

在之后,医家改用“滋阴清胃”之法进行善后,一年后的随访,也没有再复发。

这个医案可以说包含的学问诸多,一定要仔细来看:

你看,该患者有头晕头痛,面红耳赤,脉弦且有力,舌质红,舌苔黄,给人一种“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感觉,对不对?

可是,用药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说明没有找到诱发血压升高的“主因”。

那“罪魁祸首”是谁呢,那就是“胃热”,中医称之为“阳明之热”。

从症状上来看:便秘,尿黄,盗汗,烦躁,口渴,脉有力,就是典型的“胃肠阳明有热”的现象。

胃肠有热,热聚则便干,所以便秘。热移于下焦,患者的尿液会发黄。热邪迫津外出,患者就会出现盗汗的现象。热邪伤阴,患者就会口渴。

体内阳明内热强势,就会推动气血在身体内运行,横冲直撞,就会导致血压升高,那么“降热”不就把血压给降下来了。

现在,我就来解一下医家的方子:

知母,石膏,牛膝,麦冬,竹叶,竹茹,葛根,大黄,甘草,薏米。

该方子中的“知母,石膏,甘草,薏米”组成了《伤寒论》中的经方“白虎汤”,知母和石膏清胃热,甘草和薏米养胃生津。

在此基础之上,搭配牛膝,引热下行,搭配大黄通便,排燥,降热气从后门排出,竹叶有利于清热利尿,滋阴。竹茹清胃热,除烦。麦冬搭配葛根,生津液而疏布全身。

这也就是整个用药的思路,以张仲景《伤寒论》的“白虎汤”为基础,进行的一个加减方。

总的来说,面对“胃肠型高血压”,一定要了解清楚,切不可误判为“肝阳上亢”,病情不在肝,而在胃肠。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病的时候,也是非常复杂的,同样的病,病因却有很多种,治疗思路也不一样。

因此,这就是为何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的原则,这也就是“辨证施治”的重要性。还望大家一定要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葛根   竹茹   知母   牛膝   薏米   医家   方子   内热   高血压   大黄   甘草   胃肠   血压   患者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