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服简史,先秦时期的老祖宗们都不穿裤子?骑马射箭很尴尬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衣食住行,人生在世四大要事,排在首位的就是衣,衣者,蔽体之物也。

衣服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自文明诞生以来,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各自的服装,并在时间的累积之下演化出了各自的风格。

而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也渐渐的演化出来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赫哲族的鱼皮服、满族的旗袍、朝鲜族的韩服等等,都有着各自独树一帜的特色和各自的历史积淀。

而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自己的民族服饰则在清朝“剃发易服”政策之下渐渐遗失。

以至于很多人在见到汉服之时竟然将其认作日本的和服或者韩国的汉服,不得不说这是中华文化极大的悲哀。

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整体实力也不断壮大,“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大多数人都满足了温饱,奔向小康社会之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随之高涨。

当五十六个民族欢聚一堂,穿着民族服饰欢庆共同的节日之时,我们也对自己的汉族传统服饰开始留意了起来。

自2003年王乐天身着汉服被骂和服事件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汉服复兴运动”在全国各地上演起来,汉服也走到了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当中。

那么我们的汉服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渐渐演进到如今的地步呢?

上古神话时期——始服衣裳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千字文》

在远古社会时期,那时候的中原地区还是相当温暖湿润的,但冬季仍然需要一些衣物来进行保暖,所以就利用各种植物叶子或者野兽皮囊来遮蔽身体。

而由于裁剪切割工具的限制,往往是用整张的兽皮来进行包裹穿戴。

而这种兽皮裹身,无数次自左至右的穿戴习惯,也在后来渐渐演化成了交领右衽的设计,成为了汉服区别于其他服装的重要特征之一。

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交领右衽既方便捆绑,又方便右手从胸前掏取物件)

但毕竟野兽的皮毛获取不便,在温暖的春夏也不适宜穿着,一种脱胎于植物叶子衣服的纺织衣服开始被人们发明了出来——麻衣。

在各种植物制衣材料中,亚麻是最早用于编制服装的,已知最早的亚麻纤维是出现在距今3万6千年前的坦桑尼亚,但中国由于过于温暖潮湿,保存条件不好,并没有出土类似的衣物。

在神话传说里,到了炎黄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技术,并将蚕丝用于编织衣物,这时候中国人才始服衣裳。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不论是中国的一些古籍还是民间的一些传说,都喜欢把一些伟大发明的功劳归功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或者名人亲属。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衣服的传说也只不过是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汇集到了她一个人身上而已。

由于当时的古人丧葬时封闭技术还不成熟,衣物在土壤中很短的一段时间就会被分解掉。

所以并没有出土太多的考古遗存,只能从一些古籍或者神话传说中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服装风貌。

夏商时期——礼仪萌芽

夏商时期的各种鬼神崇拜思想尤为狂热,是古代各朝代之最,尤其是商人,事无大小巨细,都要占卜问取鬼神意见,巫蛊之风尤为浓厚。

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已经出现。(即上衣下衣分开)这一时期的人们刚刚脱离原始社会,进入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国家机器出现。

国家出现之后,阶级分化,礼仪制度也就随之形成。而衣服作为四大要事之首,自然也被纳入到礼制的体系当中。

平民服饰已经和贵族服饰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平民百姓大多穿麻衣,衣领、衣袖等部位为了避免劳作时的磨损,常常做有很厚的镶边。至于衣物颜色多为原色或者耐脏的深色。

而富人家、贵族阶层则使用丝织品绢、罗、锦、纱等来制作衣物,并且已经开始出现染色衣物,颜色多样。

统治者们将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由奴隶主和贵族阶层垄断,平民百姓不能穿这几种颜色的衣物。

此时的冠服制度逐步建立,各种穿衣礼仪也渐渐趋于规范,已经有后代汉服的雏形了。

商朝贵族衣物

周朝时期——从礼法森严到礼崩乐坏

到了 周朝,在夏商礼仪的基础上,服饰制度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

上自天子,下到百姓,穿衣戴帽都要在合适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身份品阶不同,所穿的衣服也有严格的限制,不允许僭越礼制。

周礼和夏商礼仪最大的不同就是帽子——冠冕,周朝时期的冠冕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并且很多人视冠冕为生命。

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子路虽然是一个性格豪爽的粗人,但对老师孔子宣扬的克己复礼非常尊崇。

在一次动乱中,卫庄公命令石乞杀死子路,石乞一击不中,只斩掉了子路的帽子,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

正色说道:“君子死,冠不免”,说罢正襟危坐地扶正帽子,并用绳子系好。就在他系冠的时候被人乱刀砍死,用生命践行了他心中所坚信的“克己复礼”。

虽然仍然存在着子路这样严守礼仪的人物存在,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不仅仅是宗法制度受到了挑战,人们的穿衣礼仪和服装性质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之间相对独立的状态,使得各个国家的思想文化、风土人情、货币、甚至走路姿势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作为人日常所需的衣服,款式也是极大地丰富了起来,而其中最大的变化,要数胡服和深衣的出现。

春秋战国——胡服和深衣

胡服。春秋战国时期和北方游牧民族直接接触的国家主要是赵国和燕国,这两个国家“尊王攘夷”,帮着中原各国抗击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对北方胡人的征战也是最多的。

但游牧民族骑兵灵活性太强,打完就跑,咱们还追不上,这让赵国和燕国士兵很是恼火。

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深知“只有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只有骑马射箭才能真的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但我们当时的汉服都是“上通下达”,下衣“裳”是像裙子一样的存在,没有裤腿,整个裆部都是赤裸裸的面对大地的。

这在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大家都是两条腿走路,没有裤腿反倒是轻松凉快。

而且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椅子,人们都是像现在的日本韩国一样跪坐的,倒也不会有什么尴尬之处。

穿着这种上通下达的衣服,如果还像现在一样的坐姿,反而是一种侮辱。

在荆轲刺秦王的时候,荆轲在刺杀失败,身负重伤之后,曾“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其中箕踞就是我们现在男士们经常会做的动作——岔开腿坐在地上。

我们现在穿着裤子当时然是没什么问题,但在当时这种姿势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竖中指,是一种极其粗鄙的侮辱,是荆轲遇刺之后最后的倔强。

后来韩信的“胯下之辱”也大致和这种侮辱类似,是一种非常粗鄙的性侮辱。

就是这样类似裙子中空的下衣,可想而知,如果穿着我们的传统服饰去骑马射箭那将是何等的“蛋疼”。

所以,如果想要学习胡人骑马射箭,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就需要学习胡人的穿着,穿上有裤裆的胡服才能无伤地骑上战马,驰骋于战场。

赵武灵王说干就干,力排众议,在赵国军队乃至朝堂都推行了一场“胡服改革”

正是这种胡服骑射,让赵国不仅能够向北驱逐游牧民族,更是称霸于诸侯,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而深衣则更是上通下达,直接将上衣和下裳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整块的“连衣裙”样式的服装形式。

“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礼记·深衣》

结语:

从神话时期到西周服饰礼仪的出现,中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演化,最终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穿衣风格。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服饰更是百花争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服饰大变革,中国人第一次为了骑马射箭而穿上了裤子。

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我们的汉服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请大家拭目以待,我们下期接着讲秦汉时期的汉服演变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胡人   时期   游牧民族   先秦   老祖宗   简史   衣裳   衣物   中国   裤子   礼仪   穿着   尴尬   衣服   服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