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有不少功绩,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手腕

没有人说武则天不高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手腕。但她没有粉丝说的那么夸张,客观的评价才是对历史人物的尊敬。武则天有不少功绩,比如打击门阀、整顿吏治、明察善断在位期间经济持续发展,其实一般的皇帝能做到如此已经不错了。至于什么亚洲大战、世界霸主那真的是无稽之谈。不是说一个皇帝非要开疆拓土才伟大,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君王霸业。汉武帝够伟大了吧,可史书还是说他穷兵黩武,差点让汉灭亡。

唐太宗的武功也够耀眼了吧。但后世主要称赞的还是他的文治,司马光是标注的武黑,但评价武则天的时候,他还是得说明察善断。他是李世民的粉,但还是吐槽他不会教儿子。写史书的人并不代表他就可以胡乱写,很多历史人物都是有功有过的,并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史书还是客观的,毕竟古代有以史为鉴的说法。资治通鉴,整个史学界都点评女皇可圈可点,这些人觉得自己认知比这些大拿高,觉得武则天要不是女的就是昏君,做的事就是耻辱。

好吧,要是这么论,那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就是耻辱中的耻辱,那康乾盛世里的康熙更是耻辱,连带着汉高祖刘邦都是耻辱,因为他们都丢国土了,我想着你们是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标准要求女皇帝的啊,做不到就是能力不行,现在基础知识普及率高看一段史书都胡乱评论,慈禧都比女皇厉害了,慈禧太后得感谢各位恩公老爷们给她打嘴炮,现在不批判一点历史定论的事情,就感觉自己没观点一样,可惜你的观点根本不配叫观点。

不过,人女皇心胸宽广可能也不在乎,留了块无字碑,让你们随便说,别的我不提,这份心胸倒是在一众皇帝里面独一份,还有什么是开天辟地,什么是历史独一份,别人都没做成你做成了,你就是独一份的厉害,就因为是女的所以评价高?我告诉你,本来就是,怎么慈禧没做成女皇帝,怎么吕后没做成女皇?这就是本事,你别又跟我扯什么吕后当时的历史客观因素,什么吕后是实际统治者,司马迁都给她写本纪了?

但是没有称帝可以是不想,也可以是能力环境各方面还不够,再说女皇帝她难道当的时间不长?她难道在位期间不是国家实际领导者?还是那句话,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天枢,武则天纪功柱,史书上记载,波斯大酋长阿罗撼提议并由各国首领合资修建,还武三思讨好武则天呢。宋真宗封禅纯属不要脸,讲道理,按照武则天的功绩绝对可以称做千古一帝,世界霸主的。但是对于唐朝来说,武则天改宗庙,换国号,这就相当于灭国了。这让唐朝的皇帝以及文人怎么想?肯定是非常仇恨的。

再加上宋朝皇帝基本上崇拜李世民,这就对夺了唐天下的武则天没有好感,最重要的是程朱理学对于女性的压迫,这是根本上使得文人评价武则天的主观臆断。再经过元清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压迫,才真正使武则天被黑得这么惨。别人在疆域这一块评价其他皇帝都是在任期间最大的一次,评价武则天是在她刚刚登基时国内外动荡时期,不曾想武则天登基第五年疆域就达到了1341万平方公里,并且当时世界主要文化的国家比如波斯,罗马,吐蕃这些大国承认的世界霸主。

并且在亚洲大战中,以一敌四,三线开战的情况下都大获全胜奠定亚洲霸主地位。这是那些黑武则天的人口中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我笑了,武则天有黑点,也有亮点。功绩有很多,错事也有很多。我没有刻意说武则天多么多么伟大,但是光记载的武则天所做的利国利民的事就足够伟大。她让男宠霍乱后宫,扰乱朝纲,让武家人掌握大权都是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是,在历史上,她的功绩确确实实被那些文人黑得很惨。土地兼并自古以来盛行,不管是先秦时期贵族体系。

自汉以来世家门阀,武周之后官僚体系,你告诉我,哪个体系哪个上层阶级没有土地兼并?那你告诉我,古代饥荒,洪水,旱灾以及蝗虫过境,这些哪个是古代农民能够抗下来的?他们抗不下来怎么活?拿什么吃?你真以为古代是土地国有制?和现在一样?虽然天下都是皇室的,但是那时候的理论像现在一样?这个土地就是国家的只能使用转让不能占为所有?想什么呢?这个问题问为什么许多人觉得武则天很差,只是把武则天的功绩讲出来,她并不是没有错。

而且土地兼并问题,这个从古至今都有,并不是一朝影响的,你想想古代农民靠天而食,但是老天又不稳定,遇到个饥荒年农民就没吃的了,只能把田产抵押给地主,这是大环境影响的。古代生产力底下,这个没办法的。武则天在位不依靠外族,摁着那些异族捶,捶到他们给自掏腰包给武则天建通天柱,捶到武周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一百多个国家俯首称臣,李隆基登基以后干啥了,先把柱子给推了,导致130多个国家断交,海外商贸基本上没了。

然后就是推行分封制,这李世民多多少少。然后更好笑的是,你说李隆基开疆扩土,唐的部队战斗力确实厉害,但你知不知道那些战斗力猛的是府兵制的军队,而府兵制的部队的掌控权在节度使手里,等于李隆基把最牛的部队送人了,后面要和异族作战,节度使没人听他的,或者说他指挥不了,这时候,无语操作来了,募兵制,本意是招募30万青壮用于保卫自己,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之前终于感觉自己有危险了,自己部队太少了,就5万左右。

而且还打云南一个附属国打完了,就开始搞募兵制,结果募兵制里的人,全是偷奸取巧的商人和官吏,因为募兵制里的军士可以不用交税,还有高额工资,导致一堆人挂名薅ZF的羊毛,加上无能李隆基,调查也不查,等到大名鼎鼎的杨丞相在云南又送了30万的人头以后,安禄山看见造反的机会了,安史之乱就开始了,这时候李隆基一点都不慌,他自以为自己还有30万的募兵,结果……30万的建制,最后真正用上的就3万不到,那些商人早跑了。

你说李隆基是不是败家子,他接的武则天留下的无敌开局。只要好好按照武则天的治国政策走,绝对在历史上会留下一个好名声,至少不会战绩这么难看,李隆基在位期间,对外战争,自己出手的全输,反而那些节度使能赢,因为厉害的军队都在那些人手里,自己作死。有人说武则天只是一个过渡人物罢了,过渡人也可以是杰出人。而要探讨武则天这个过渡人是否是杰出人,我觉得只用讨论一个问题——她是否确确实实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而个人倾向于肯定的答案。

至于功过,评价一个君王不应该只看她执政期间,还得看对后面的影响。个人认为在四面环敌的情况下,她做出一些改革,尤其是各方面制度性改革,十分具有远见。单凭这个,我个人倾向认为她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皇帝了。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其实我个人并不热衷于推崇阿武,只是有些人充满了纯粹的恶意。虽然说评价一个事情允许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但起码评价时也要稍微客观一点。她执政期间有功有过,但起码在武周时期,唐朝依旧呈发展上升之势,这点总没什么好辩的吧?

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像有些人说的一无是处。为黑而黑要不得。武举在当时确实没有太大意义,但武则天对科举的贡献远不止武举,而且制度创制的意义价值是不能只看一朝一代的。至于有人说什么梁武帝,把相关性和因果性混淆就很无语。就像一个坏人,但他孝敬父母,你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坏人就说孝敬父母是错的吧?人才方面,确实奸臣多,没用的庸臣也多,但人才也多呀。客观一点,不要只提负面。疆域问题,是女皇身上被攻击的主要点。

但是大部分人除了拿地图说话,压根拿不出确凿史实证明,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史学家,为攻击而编造,谈论时抛开客观史实、证据。至于破除门阀等其他制度,一项政策、制度施行肯定是有利有弊,所以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只要不是为黑而黑、或者为吹而吹,我都不反对。可惜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为黑而只提弊端,只字不分析正面。还是那句话,我不热衷于吹捧武皇,我只是看不惯像有些人那样纯粹出于抹黑、打压而评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功绩   募兵制   皇帝   门阀   史书   女皇   耻辱   手腕   毅力   客观   古代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