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的骚操作:毁了周王室,肥了郑、晋、秦

西周末年,正如后世的朝代一样,国家的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各个诸侯国虽然暗地里不将周王室当回事,但是明面上还是相当尊重的,但当时的申国国君申侯却自恃强大,当众抗命,让周宣王很没面子,触怒天子的后果就是周宣王带领诸侯与申侯干了一架,结果全军覆没,甚至让周朝边境的各个蛮族犬戎等族混入中原,直接为西周的灭亡埋下伏笔。

不省心的儿子

周宣王讨伐申侯失败后,为了“安抚一下”申侯,让自己儿子姬宫涅娶了申侯的女儿,仇人变亲家,周宣王是懂得拉拢人心的,但姬宫涅不高兴了,政治联姻他一点不喜欢,他喜欢的是褒姒,就是那个著名的不笑美人,而姬宫涅正是日后的周幽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申后是先嫁给周幽王的,生了嫡长子姬宜臼,褒姒后嫁给周幽王的,生了次子伯服,按照周王朝的宗法制,未来继承周王位置的是申后的儿子姬宜臼,周幽王不喜欢申后,自然对嫡长子也不满意,于是找了个借口废了申后的王位,改立褒姒为王后,这也申后的儿子就是嫡长子了,以后他可以继承王位。

但此举引起申侯的不满,当年你父亲周宣王打不过我才联姻的,现在这么拆台,申侯的脸面往哪搁,恰好旱灾爆发,申侯借口周幽王无视宗族礼法,废了废了申后和嫡长子,是上天降下来的罪过,于是带着之前的蛮族,也就是犬戎等部落一起进攻镐京,之前被废的嫡长子姬宜臼也里应外合,伙同外戚申国,直接灭了自己的老爹周幽王,顺带还杀了褒姒、伯服等一干大臣。

申国发起灭了周幽王

犬戎灭西周

二王并立,周王室衰微

周幽王死了,但王位没有落在姬宜臼手上,毕竟他之前已经被废除了,没有资格继承王位,因此王位落在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的头上,申侯本来就是想让外孙即位的,不然不会动这么大干戈,于是联合申国,鲁国,许国,郑国,晋国,卫国以及还没建国的秦人一起响应,拥立姬宜臼,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

但姬余臣也有一干诸侯国支持,这就是褒姒的母国褒国还有东虢国等等,他们拥立姬余臣,是为周携王,周朝一下子出现了两位周天子,但其实都是各个诸侯立的傀儡,在二王并立的情况下,各个诸侯国根本不把周天子当根葱,在诸侯眼里,这俩不是天子,是乱臣贼子,且国都镐京早就被犬戎人破坏的不像样子了,周平王只能东迁洛邑,这一东迁直接彻底毁了周王室,肥了郑、晋、秦。

二王并立

获利最大的郑国

郑国是新的诸侯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受封的时候只是在宗周附近,由于郑桓公在周宣王一朝颇有功劳,深受重用,因此权柄不小,在周幽王的时候,他敏锐的感觉到周幽王废长立幼迟早药丸,于是想要提前谋划避免战乱。

东虢国和郐国

但去哪里呢?郑桓公的太史说不如去洛水以东、河水、济水以南的那块地方吧,当时这块地属于东虢国和郐国的地盘,于是郑桓公备上厚礼说自己家族太大了,地方太小了,能不能给郑国一个地方安置一下,正好东虢国和郐国想要巴结郑桓公,开开心心的送给他十座城池,然后郑桓公将自己所有的臣民以及老婆孩子都搬了过去,这就是的“虢郐寄孥”的典故,寄孥的意思就是托妻献子,将老婆孩子都寄放在对方家里。

局势果然如郑桓公所料,周平王勾结申国和犬戎,杀了周幽王,连郑桓公都战死了,接替郑桓公的是郑武公,他抓住西周灭亡的机会,打着替周平王讨贼的旗号,将新的郑国附近的东虢国和郐国全部吞并,反客为主,反正东虢国支持周携王,周平王很乐意他们被灭。

郑国疆域拓展

因此周幽王被灭,周平王东迁这段时间,郑国借机壮大,把洛阳东边和北边的一大块地都吞了,是诸侯中得利最大的诸侯国。

晋国的获利

郑国之后,第二获利的就是晋国,晋文侯护送周平王东迁之后,直接吞并了山西河南一大片原来直属周王室的地盘,南下切断了成周和宗周之间的联系部分,并且晋文侯杀了周携王,直接结束了周王室长达二十一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我想周平王一开始是感谢的,但后来肯定不乐意了。

宗周和成周

很多人问,什么是宗周什么是成周,宗周就是周人兴起的地方,是周人的宗庙所在地,以镐京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一带都是宗周,而成周是周人的仅次于镐京的第二个核心控制区,是包围宗周的屏障,也是来朝会诸侯的地方,其范围以洛邑为中心的河洛一带,有了宗周和成周,周王室就能控制西起岐阳,东至圃田的疆域,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包括了所有的泾渭河洛地带。

现在晋国侵占了这些原来只属于周王室的地盘,切断了宗周和成周,即便以后周王室缓了过来,想要打回老家,得先问问晋国让不让路给过去。

秦国的建立

秦人本来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以及支持周平王,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国,但周平王自己都块没地了,没地方封,于是开了空头支票,说只要打下关中,这些地方都属于秦国。

春秋初期

秦国也不傻,自己弱小,万一拼命抢回了关中地区,周平王直接要回来,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嘛,于是秦国说只要西边岐山以西的封地,东边的地还是属于周王室的,天子的地盘他们秦国不敢要,也不想要,于是秦国只要了岐山以西的地盘。

因此周平王的东迁直接决定了东周的命运,东边必须仰郑国鼻息才能生存,西边回老家的路被晋国堵死了,而秦国看周王室反正回不来了,直接征伐各个犬戎部落,吞并各个小国慢慢发展壮大,最终笑到了最后。

陛下何故谋反?

周平王能勾结外人灭了周幽王,自然懂得局势,因此位置坐稳了之后就开始搞事情,尤其是郑国,吞并那么多土地,他想要让郑国一点点吐出地盘,在郑武公刚死之后,趁着新的郑国国君君还没即位,就想把卿士(周王朝总管王朝政事的官职)的位置给虢公,而这位没有上任的郑国国君就是左传开篇的那一位郑庄公。

春秋小霸王郑庄公

郑庄公一听,周平王居然悄咪咪地夺了郑国总管王朝政事的官职,二话不说,直接找周平王对峙,周平王自然矢口否认,而郑庄公也不依不饶,最终强迫周郑交质,咄咄逼人,连周天子的最后一点脸面都给掀了。

周平王去世后,郑国已经非常强大,直接无视周王室,连表面工作都不做,直接下地抢收了周王室附近的庄稼,继任的周桓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地里的庄稼被收走。

如果说周平王被郑国撕开了周天子的最后的脸面,那么继任的周桓王直接让周天子的权威荡然无存,直接把周王室带进沟里,彻底被诸侯沦为笑柄。

周桓王是周平王的孙子,他上位后满脑子都想着中兴周朝,但此时郑国强大,咄咄逼人,他决定教训一下郑庄公,且郑庄公老是以卿士身份专权,他不甘心受到郑庄公的控制,于是带领诸侯讨伐郑国,结果在征讨途中被郑国射中了肩膀,箭射王肩,周王朝最后的一点脸面也彻底没了,这下子各个诸侯国真的不把周王当回事了,且后来的周天子想要动诸侯,都点掂量掂量自己,而且周桓王在位期间,本来就不大的土地又被迫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再度缩小。

箭射王肩

从周平王开始,周王室是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和郑国干架失败,至此以后,周天子威信彻底扫地,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从此消失,从郑国开始,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先后崛起,诸侯争霸,周王室的天子之位,形同虚设。

可惜的是,虽然灭亡西周申国最先发起,出力最多,但好处明显都是郑、晋、秦的,不知道申国看到这个局面会怎么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王室   晋国   国君   秦国   关中   王朝   西周   王位   长子   诸侯   操作   周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