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下的中国


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一系列的斗争。

1947年3月12日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杜鲁门还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发表了讲话。由于杜鲁门主义直接援助希腊、土耳其,以金钱援助其政府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被视为干涉别国内政,因此,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对苏联地区的威胁。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战争中崛起的美国;另一个是二战胜利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开始了冷战之路,由美国代表资产阶级阵营,苏联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现实迫使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二者必择其一。中国尤其如此,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虚弱状况使中国对冷战既无法逃避又无法免受其害。

建国初期的50年代是奉行一边倒政策,全面与社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60年代,同苏联关系恶化,与各华约国家关系冷淡下来,于是搞输出革命政策,援助各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游击队,以及阿尔巴尼亚。

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初步确立了“联美抗苏”政策,同阿尔巴尼亚和越南关系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广泛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0年代中后期,同苏联关系缓和,与西方国家进入蜜月期直到1989年。   

90年代,苏东剧变,华约解体,冷战结束。

美苏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顶住了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的压力,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地位有所提升。

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的结束客观上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但是,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均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既为中国提供了机遇,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


现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经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发展得越来越强大,与人民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关系。如今的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独属于自己的光亮。

我相信未来之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如期实现。那时候的中国必将是一个更加奋进的中国、更加强盛的中国、更加美丽的中国。

我们虽然没有太阳的光辉

却有火柴的温暖

我们没有大海的壮阔

却有水滴的力量

只要每个中国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定能够完成祖国母亲的愿望

加油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杜鲁门   阿尔巴尼亚   冷战   中国   华约   苏联   美国   阵营   年代   关系   美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