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电视剧《伪装者》原型,也是我党历史上唯一一个五重身份间谍!


电视剧《伪装者》剧照

这张剧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出自于一度引爆全网的电视剧《伪装者》,剧照中的角色就是“明家三兄弟”中的大哥明楼。在电视剧中,明楼不仅是汪伪政府要员、军统特工、还是中共地下党一员,而这个拥有三重身份的特工角色,也成了这部电视剧中最大的亮点。而明楼的原型人物更是厉害,是一位身负中统、军统、青帮、日伪以及中共中央特科五重身份的多面间谍,这个男人就是袁殊!

北伐时的袁殊

袁殊,出身于湖北蕲春县的一个没落的名门世家,父亲袁晓岚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殊参加了上海市轰轰烈烈的罢工、罢市和罢课大游行。两年后,满怀热情的袁殊投身北伐。然而,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进步青年遭到迫害。至此,袁殊对国民政府失望之极,随即退出国民党,回到上海。之后,袁殊辗转去日本学习新闻学,期间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

1931年创刊《文艺新闻》时,赞助人合影(后排右1为袁殊)

1931年,年仅20岁的袁殊回到上海,主持创办了周刊《文艺新闻》,并且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积极向共产党靠拢。

在此期间,袁殊不顾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政策和威逼利诱,率先在《文艺新闻》披露了左联五君子被国民党杀害的消息。袁殊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量和气魄,引起了潘汉年的注意。

潘汉年

潘汉年欣赏袁殊的机智干练、有胆有识,于是希望吸收袁殊加入“中央特科”,成为一名情报人员。潘汉年也坦诚表示,一旦加入特科就要“褪去一切色彩,成为灰色人物。”这意味着,袁殊要停办自己呕心沥血创办的《文艺新闻》,退居幕后,开始秘密工作。然而,袁殊没有迟疑,他只对潘汉年说了三个字“我明白”。

潘汉年告诉袁殊,以后王子春就是他的单线联系人,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可以请教王子春。随后,潘汉年就向袁殊下达了第一个任务“打入国民党高层,获取情报。”

怎样才能打入国民党高层呢?袁殊想起了自己的表兄贾伯涛。当年正是靠袁殊父亲的推荐,贾伯涛才进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毕业生,然后进入国民党中并担任要职。

于是袁殊决定利用这层关系联系许久未见的表哥,并请求他代为谋职。在贾伯涛的牵线下,袁殊见到了上海社会局局长、中统特务头子吴醒亚。

吴醒亚

吴醒亚是湖北黄梅人,早年从湖北到上海的时候,曾受惠于袁殊的父亲。正是在袁殊父亲的指点下吴醒亚才去广州投奔了陈立夫,从此官运亨通。所以吴醒亚对袁殊的父亲很感激,就这样,袁殊顺利跨进了中统的大门。

但是凭关系光打入中统没用,还得凭实力站稳脚。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吴醒亚的重用呢?袁殊想到,吴醒亚不是正在搞镇压学生运动和工潮吗?那就写一份关于这个的“工作意见书”交给他。

袁殊

在这份“工作意见书”中,袁殊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行动方案,但是对仗工整、文采斐然,遣词造句又很合吴醒亚胃口,这让吴醒亚乐开了花,直接拿着这篇文章向上级汇报邀功。很快,吴醒亚让袁殊加入了他的秘密情报组织“干社”。为了方便开展涉外工作,他还将袁殊安排到“新声通讯社”当了一名记者。加上袁殊有过留日经历,能说一口流利日语,因此备受重视,常常有机会出席南京政府和日本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在这些会议上,袁殊获得了有价值的内幕消息后总会第一时间传回中央特科。

就在袁殊在中统内声名鹊起之时,一个危险的男人盯上了他,这个人是谁?他是否会威胁到袁殊的安全呢?请继续关注明天的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伪装者   中统   军统   我党   湖北   原型   国民党   上海   剧照   间谍   文艺   父亲   身份   电视剧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