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世的荣光》-法兰克帝国的分裂

在那个黑暗时代,欧洲后来所普遍实行的长子继承制还没有得到确立,所以即使是强大的查理大帝,打下来再多的疆土,到头来也是要把家产平分给各个儿孙,而儿孙们也会如法炮制。只有死亡才能阻止这个过程。这样一来,后继者的实力免不了会日趋削弱,很少会有能够长期称霸的统治家族。

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在亚琛去世,他被安葬在宫廷礼拜堂内。他生前就将国土分给几个儿子,然而最终只有一个儿子——虔诚者路易(Louis the Pious,814—840年在位)——能够活到查理去世并继承全部家产。

路易也像父亲一样把国土分封给自己的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个活到路易去世。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这三个孙子在经过一番相互角力厮杀之后,在今天法国北部的凡尔登(Verdun)坐下来签署了一份协议,将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

包括意大利和亚琛在内的帝国中部地区由查理大帝的长孙——名义上的皇帝——洛泰尔一世管辖。东部地区分给了日耳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840—876年为东法兰克国王),西部则由“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840—877年为西法兰克国王,875—877年为皇帝)统治。

之后洛泰尔又将他所继承的国土分成三份由儿子们继承,其中继承了意大利的路易二世(Louis II of Italy,844—875年为意大利国王,855—875年为皇帝)得到了皇帝的空衔,洛泰尔二世(LothairⅡ)得到了包括亚琛在内的洛林(Lotharingia)查理(Charles of Provence)则分得勃艮第(Burgundy)和普罗旺斯(Provence)。

在查理和洛泰尔二世先后无嗣而死之后,虚弱的路易二世无力招架两位叔父的魔爪,不得不在公元870年与他们再次签订条约(《墨尔森条约》,Treaty of Meerssen),将整个洛林和部分勃艮第拱手让给叔父们瓜分。伴随着这两次签约,近代法国和德国的雏形开始形成,而对原洛林地区的争夺则埋下了日后法、德长期冲突的祸根。

在三家忙着瓜分法兰克帝国的时候,公元9世纪,新一代“野蛮民族”——北方的维京人(Vikings)和东方的马扎尔人(Magyars)——又开始大举入侵西欧。而居住在非洲沿海的穆斯林撒拉逊人(Saracens)也不断对高卢南部和意大利发动海盗劫掠。

被一再分割而严重削弱的法兰克帝国的继承者们无力抵抗,曾经由查理大帝一度恢复的各级政府组织和秩序再一次完全消失了。在每一个地方,人人都各自为政,较为弱小的势力不得不以附庸的形式投靠较为强大的势力,逐渐形成具有西欧中世纪特色的封建附庸体制。

公元1000年,随着生活在欧洲边缘地带的各个民族逐渐步入定居文明,大规模的“蛮族”迁徙浪潮终于停止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欧社会渐趋安定,经济稳步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新型的自治城市在许多地方开始形成。

到11世纪后半叶时,西欧终于又出现了久违的繁荣景象。黑暗时代仿佛一下子结束了。

在教会的指引下,曾经受尽苦难的人们怀着对上帝无比崇敬和感激的心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各自教区教堂的建设中去。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本笃会修道士格拉贝这样记述道:“当千年后的第三个年头走进之时,几乎各地的教堂建筑都在整修翻新。竞赛之风促使每个基督教团体想方设法拥有比别家更宏伟的教堂。世界焕发精神,脱去破敝旧衣,处处换上了教堂的白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法兰克   帝国   路易   西欧   洛林   意大利   大帝   公元   教堂   皇帝   荣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